上周,,一掛非同尋常的翡翠朝珠在香港出現(xiàn),它規(guī)格極高,,由108顆老坑玻璃種翡翠串成,,其中最大的一顆直徑達1.2厘米。更引人關(guān)注的是,,這件寶貝來頭不小,,據(jù)傳它曾是慈禧太后生前舊藏,,后經(jīng)由光緒帝轉(zhuǎn)贈珍妃,,最終因戰(zhàn)禍流落民間。由于此說法的存在,,這掛朝珠被不少人視為舉世罕見的“慈禧翡翠”,,拍賣行當即決定:以1.8億元起拍。
1.8億無疑是天文數(shù)字,,但對于拍賣行而言,,這個起拍價十分保守,甚至有些低了,。之說以這么說,,是因為在兩個月前,一件相信是來自清末宮廷的27珠芭芭拉·霍頓舊藏翡翠項鏈就以2.1億港元成交,。拍賣行方面認為:按照這個價格計算,,“慈禧翡翠”少說也值8億元。
而與拍賣前的萬人爭睹相比,,此寶6月9日上拍后卻無人競價,,最終流拍。盡管同場出現(xiàn)了以幾千萬成交的瓷器,,但拍賣方仍為“慈禧翡翠”的流拍而感到“不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