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當越來越多的藏家熱衷于收藏古玩,、郵票、票證等玩物時,,卻有一部分市民悄然收藏文具,,成為了收藏大軍中的“異類”群體,。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小商品系列中變化最大的莫過于文具向玩具化演變,,不少文具盒設計制作成了“變形金剛”、“公共汽車”,、“房屋別墅”,、“收錄音機”等,,同時從單一型發(fā)展到了多用型,,里面有夾層,可以放三角尺,、放大鏡,、鉛筆刀,、橡皮擦、口訣表等,。其中,,鉛筆刀的款式也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如“留聲機”,、“木桶”,、“水壺”、“提琴”,、“水果”,、“蔬菜”、“雞心”,、“卡通動物”等,。而橡皮擦的花樣也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如“甲蟲”,、“蝴蝶”,、“小車”、“奔馬”,、“葉子”,、“燈泡”……還有圓珠筆、小剪刀,、筆記本等的創(chuàng)意設計也是標新立異,。正是這些文具的演變,使得一些市民萌發(fā)了收藏的念頭,。
上海浦東新區(qū)周浦鎮(zhèn)的沈先生,,可以說是近年來收藏各類文具的大家。沈先生從1991年至今,,共收藏了1800多只各種類型的文具,,其中,文具盒有500多只,,鉛筆刀有200余把,,橡皮擦有280多塊,學生尺有150余個,,圓規(guī)有130多只……這些林林總總的文具系列都被他分門別類地收藏在一個自制的木柜里,。
沈先生稱,收藏這類文具,,投資不多,,品味也不低,且頗有童趣,,何樂而不為,?他透露,,和他一樣有著這般收藏興趣者真不少,僅他居住的小區(qū)里就有10多位,,每個月這些文具收藏者都要相聚多次,,相互交流各自的收藏心得,通報各自的收藏情況等,。另據(jù)了解,,當下為數(shù)不少的中小學生也有意或無意地收藏各種文具。不過,,他們的收藏方法比較簡單,,舊的文具如果不用時,不再像以前那樣一扔了之,,而是收藏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18年前所生產(chǎn)的“變形金剛”文具盒,,當時每只售價約在50元上下,現(xiàn)已升值到了300元左右,;一塊“藍精靈”彩色橡皮擦,當時售價在1元上下,,現(xiàn)在也升值到20元左右,。這些文具隨著時間的推移同樣能顯示它們的身價,難道不令人刮目相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