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至23日,,第27屆歐洲藝術與古董博覽會(Tefaf)于荷蘭馬斯特里赫特舉行,。博覽會期間,阿姆斯特丹新銳藝術家組合Lernert&
Sander在位于市中心的Kiki Niesten店鋪展出了名為Last
Season(上一季)的系列作品,,以別出心裁的創(chuàng)意和強烈的視覺效果吸引了眾多關注,。 創(chuàng)作的過程其實相當簡單:將Prada、Chloé,、Céline,、Jil
Sander的毛衣拆開,并且還原為一個毛線球,。而且這些毛線球的售價高達750歐元一只,,隨之贈送原衣被拆解過程的照片(據說Prada和Jil
Sander的線球已經被收藏者搶購,好吧,,我只能把他們理解成是Lernert&Sander的狂熱粉絲)。 Lernert&Sander這樣描述該展覽的緣起:“為了為新一季的貨品騰出更多的空間,,我們把2013年秋冬款的毛衣給拆了,。”這還真是大實話——以代理眾多世界知名女裝和女包品牌著稱的Kiki
Niesten委托Lernert&Sander用上一季的毛衣為材質設計富于創(chuàng)意的櫥窗展品,,以呼應世界首屈一指的藝術盛會在本市舉行,。再說了,來參加Tefaf的大多是有錢人,,他們最有可能在這個店里血拼新裝,;至于2013年秋冬款嘛,還真找不出比把它們拆掉更能吸引眼球的處理方式,。 對于這個展覽的內涵,,Lernert&Sander只是說希望借此探討“服飾、設計與人之間的關系”,,此外他們還表示:“渾圓的毛線球是希望與抱負的象征”,。至于長度為1分38秒的錄像,也不過是以富于美感的方式記錄了兩人是如何肢解那幾件毛衣的過程而已,。 有意思的是,,不同的人對于這樣一個展覽有完全不同的理解。拜物教的圣徒堅持認為:“盡管失去了作為毛衣的使用價值,,但標簽和毛線本身的高端質地依舊讓這些毛線球帶有一種大牌的威望”,。亦有人在看錄像的時候因為心疼脫口而出:“放過那件Prada!” 當然,,也有不少人將它意會為直指頂級品牌售價過高:的確,,無論是Prada、Chloé,、Céline,、Jil
Sander還是別的什么大牌,,拋掉那些炫目的形象廣告、有腔調的包裝盒……當一件售價900多歐元的毛衣被拆開,、還原,,最終都只是一個毛線球,而已,。 至于那些拒絕名牌,、倡導理性消費和簡約生活的“NONO族”,他們看這個展覽的時候很可能會意一笑:“對啊,,所謂的大牌時尚算個球,。”然后再次對自己堅持“都市新節(jié)儉主義”的明智心生自豪,。 或許,,這便是一個展覽的成功之處吧:從品牌到代理商到各類消費者,大家都能接受,,都認為自己看懂了——雖然他們詮釋大相庭徑,。而那一對鬼馬的藝術家聽到這些風馬牛不相及的評論,在保持淡定而莫測的微笑的同時,,很能在心里偷著樂,。 話說Lernert&Sander這一對藝術家組合確乎熱衷于以出人意表的方式對頂級品牌的商品進行再創(chuàng)作。例如去年他們曾經推出一款特別的香水:其實就是收集了市場上新近發(fā)售的約1400
瓶各種品牌的香水,,把它們全都混合在一個巨大的瓶子里,,然后把這瓶容量為1.5升的新香水命名為everyt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