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近期報道稱,,瑞士、美國等國監(jiān)管機構正對一些銀行高級交易員涉嫌操縱外匯進行調查,,其證據是詳細的客戶下單指令記錄,。據知情人士透露,摩根大通,、花旗銀行,、瑞士銀行和巴克萊銀行等機構的交易員涉嫌私下傳遞信息,操縱WM/Reuters匯率基準,,以獲得利益,。
操縱方式:
交易數據顯示,外匯市場每日的平均交易額達5.3萬億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交易市場,。據國際清算銀行稱,收盤前60秒,,外匯交易商的交易額則高達數十億美元,。而收盤前60秒前的外匯交易決定著WM/Reuters基準匯率,這個基準匯率則被用以評估3.6萬億美元指數基金的價值。
知情人士透露,,涉嫌操縱市場的交易員會共享他們之間的客戶下單信息,,以便統(tǒng)一協(xié)調,使匯率向自己希望的方向波動,;由于基準匯率是收盤前60秒所有交易的中值,,他們把大單分為小單,以增加操縱成功的概率,。
串通途徑:
外匯交易員即時通訊群是此次監(jiān)管機構調查的重點,,群的名字諸如“卡特爾”、“強盜團伙”和“黑手黨”等,。據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表示,,交易員通過這些群交換客戶下單指令信息,討論在收盤前60秒如何交易,;有些交易員可能同時是數個即時通訊群的成員,。
據悉,“卡特爾”是重點調查的一個即時通訊群,,這個群的成員有摩根大通的Richard
Usher,、花旗銀行的Rohan Ramchandani和曾經在巴克萊銀行和瑞士銀行工作的Matt
Gardiner,而Usher是這個群的管理員,。據知情人士透漏,,交易員在聊天室中使用專業(yè)術語、通過開玩笑傳遞信息,,而圈外人則看不明白,;一些交易員商討何時執(zhí)行客戶下單、以最大程度地使基準向自己希望的方向波動,。這幾個銀行2012年控制著逾40%的外匯交易量,。
據外媒報道稱,進入銀行交易員的聊天群,,對于非成員人士而言,,是夢寐以求的事情;由于其影響巨大,,進入聊天群被視為黃金入場券,。監(jiān)管機構在調查,這些交易員是否通過操縱基準來提高銀行利潤和交易員自己的獎金,。
除了通訊工具外,,私下交流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即期貨幣交易一般是在一個小圈子里進行,。他們住得很近,,有時候還在一塊兒吃晚餐,、短途旅行或者打高爾夫球。交易員表示,,即時交易只涉及貨幣買賣,,不需要復雜的數學技巧;交往,、人際關系就顯得非常重要,。卡斯商學院教授Spicer表示,,這個圈子關系非同尋常,,里面的人以前都認識,關系非常好,。
據目擊人士透露,,曾經一個交易員向另一個交易員塞了一個塞滿錢的信封;這樣的交錢交易很普遍,,通常在埃塞克斯的酒館停車場也能會出現,。外媒在11月便曾報道稱,據目擊人透露,,一些交易員為自己個人賬戶下單牟利,,或者告知朋友下單,換取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