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歐洲更是平的,。
從辦理簽證的那一刻起,就能夠感受到,。申根簽證——申根(Schengen)是盧森堡東南端一個人口不足450人的小城,。1985年,,德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五國在這里共同簽署了《關于逐步取消邊界檢查的條約》,,即《申根協(xié)定》,。加入條約的國家簡稱為申根國家,取得申根國家的簽證就是申根簽證,。條約規(guī)定:成員國中的公民可以任意出入成員國的國境而不需要辦理簽證手續(xù),成員國以外的外籍人士,,只要取得了成員國中一個國家的簽證,,便可在簽證有效期內(nèi)自由出入各成員國。如今申根國成員已擴大到歐洲25個國家,,即在整個歐盟,,除了英國和愛爾蘭外,基本都已覆蓋,。
這不僅是指手持一個簽證就可以走遍歐洲25個國家——可以想見,,當年沒有申根時,對于沒有免簽待遇的中國人,如果想前往歐洲各國,,僅辦理各國簽證就是一件多么麻煩的事,。因為申根簽證可以通用,這更為簽證辦理提供了便利,。如果德國,、法國比較嚴謹、傲慢,,不太待見你,,那么還有葡萄牙、波蘭,、匈牙利等可以選擇,,畢竟對這些國家而言,中國還算是可以的,。簽證比的不就是國家尊嚴和誠信嘛,!像希臘那樣,窮得快要破產(chǎn)了還保持那份傲氣,,無視中國人消費力的總歸是少數(shù),。
當然,如果你的申根簽證發(fā)出國和入境國不一致——比如,,你要去法國,,但考慮到簽證的難度或者其他原因,簽證發(fā)出國是葡萄牙,,那么,,你則需要提供從法國前往葡萄牙的行程說明以供檢查,包括交通,、住宿等信息,,否則你還是有可能在入境時被當做非法入境者而被關入小黑屋扣留或者遣返。如果你就是因為簽證難度才不得已而為之,,那么,,就去網(wǎng)上打聽一下假行程單如何做吧!
一旦邁入歐洲大地,,就可以體會到所謂一證在手,,走遍歐盟的便利。國與國之間沒有明顯國界,、沒有關卡哨所,、沒有士兵警戒、沒有邊防檢查,。
不僅人如此,,車也一樣,。你可以開著法國牌照的車通達申根簽證內(nèi)任意國家,中途不會有任何檢查,、盤問,,甚至開一輛非申根國牌照的車,比如中國或者俄羅斯牌照,,只要當時和人一樣,,完成了入境手續(xù),也可以毫無壓力地在申根大地暢通無阻,,再無任何國別稅費,,因為申根實行關稅同盟。需要注意的是,,這可能不適合帶少年兒童前往,,否則,如果他問道:為什么外國車都可以隨時在歐洲開,,中國的北京,、上海卻不允許外地車通行呢?你該如何作答,?
在申根國內(nèi),,貨幣基本也是統(tǒng)一的——歐元。否則鑒于歐洲各國一個個彈丸之地,,如果每到一個國家就需要更換當?shù)刎泿�,,那么其繁瑣程度估計不亞于簽證。當然,,因為各國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差異——依照歐元區(qū)穩(wěn)定和增長協(xié)議,,各國財政赤字必須控制在GDP的3%以下。所以歐元區(qū)≠申根國,,比如波蘭,、拉脫維亞是申根國,但卻不是歐元區(qū),。瑞士則是剛好相反的原因,,經(jīng)濟太好,不想以一國之力救助歐洲其他國家,,所以一直拒絕加入歐元區(qū),。作為永久中立國的瑞士,也沒有加入歐盟,。
歐洲是平的,除了表現(xiàn)在這些“表面”現(xiàn)象外,,更主要還表現(xiàn)在理念和普世價值的統(tǒng)一,。
比如他們對歷史的尊敬和保護,。古羅馬斗獸場的保留倒不足為奇,就像中國再怎么拆遷也不會把故宮推倒一樣,,標志性的建筑有時候可能并不完全代表歷史,。走在歐洲街頭,隨時可見一處不那么有名的城門,、古堡,,有著數(shù)百年的歷史,橫在馬路中間,,甚至阻擋交通,,但它就是能一直矗立在那里。問他們?yōu)槭裁匆A暨@樣的古建筑,,回答很值得思考,,“既然我們還沒想清楚該怎么辦,那就留給后人處理好了,�,!闭渭乙獮闅v史負責任的思維深入其中,因為一旦拆了,,后悔就無濟于事了,。
就連希特勒——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主角,希特勒應該是全體歐洲人最為痛恨的對象,,可他依然被作為歷史保存著,,在他的家鄉(xiāng)維也納到處留有希特勒的影子:一環(huán)路上至今還保留有希特勒檢閱部隊的軍禮臺;位于維也納皇宮前的英雄廣場歷史博物館,,1938年,,希特勒曾站在陽臺上對30萬士兵發(fā)表演講……作為納粹形象,雖然也曾有過拆除的爭議,,但最終還是以歷史之名——這是最好的反思和警示——得以留存,。
歐洲的歷史還不只是存在于博物館中,雖然這是歐洲人除教堂,、咖啡館外的三大生活中心之一,,他們更奉行在歷史中生活的最高境界。
歐洲街頭隨處可見擁有數(shù)百年歷史的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建筑,它們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在如今依然發(fā)揮它們的使用價值,。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歷代皇朝的皇宮,,如今已改為市政廳,;還有為慶祝布達佩斯建成1000周年時建立的地鐵,,這條僅次于倫敦的歐洲第二古老地鐵,至今仍在正常運營,;匈牙利還以咖啡聞名于世,,早在19世紀,布達佩斯就有“五百咖啡館之城”的稱號,,其中最著名的非“茜茜公主最愛的咖啡館GerbeaudCafe”莫屬,,從1858年開業(yè)至今,吸引了無數(shù)當?shù)鼐用窈褪澜缬慰湍矫巴�,;拉脫維亞首都里加一座建于1293年的餐廳及愛沙尼亞首都塔林一家建于13世紀的藥店都依然營業(yè)至今……
正是因為對歷史的保護和繼承,,它們的老城區(qū)都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只有華沙,,是在“二戰(zhàn)”后一片廢墟的基礎上完全重建,,聯(lián)合國出于其特殊的歷史意義,至今唯一一次為新城破例評選,。這顯然又是一段活著的歷史,,涉及波蘭、俄國,、德國三國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淵源,。有興趣的人不妨去了解一下,波蘭人是恨在二戰(zhàn)中侵略他們的德國,,還是更恨保護他們的俄國,?卡廷慘案及華沙起義是怎么回事?希特勒為什么下令把華沙夷為平地,?勃蘭特之跪又是什么,?
再比如車和人之間的關系。機動車始終避讓行人,;高速公路上右側(cè)堅決不超車,;輔路一定避讓主路;在后續(xù)有來車的情況下,,不強行并道……
如果是第一次在歐洲駕車,,甚至有可能因為這種和中國完全不同的路況而發(fā)生交通事故——主路車輛不會因為輔路有車進入而減速,因為交規(guī)規(guī)定,,輔路必須避讓主路,。而中國人開車,通常從輔路直接就并道到主路,。當然,,歐洲人的高素質(zhì)也不是天生的,都是依靠嚴厲而完善的法規(guī)“罰”出來的。另外,,也和歐洲人性化的道路交通規(guī)劃有關,。比如,無論高速公路還是城市交通,,從輔路通向主路路口時,通常都有一公里的加速帶或隔離帶,,讓以較慢速度行駛的輔路車輛先在加速帶上達到一定速度后再并入主路,,從而不影響速度較快的主路通行。反觀中國的道路設計,,輔路進入主路時,,立即就遇到公交車道、公交站臺或者應急車道,,導致車輛必須往其他車道行駛,,而通常輔路進入主路時,速度都是緩慢的,,這就導致了主路后續(xù)車輛的擁堵,。堵車,不只是和車輛多少有關,,也和道路規(guī)劃,、設計聯(lián)系在一起。
中國人惟一感到欣慰的是,,這種高素質(zhì)除了和教育有關外,,可能還取決于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因為在歐洲能明顯感受到,,德國,、瑞士最遵守規(guī)則;到了法國,、意大利,,不僅偷搶多了,停車時也會遇到橫跨兩個車位的情況,;東歐的街頭,,車輛并道可能就不那么禮貌了;而俄羅斯,,相互搶著通行的情況可能僅次于中國,。但無論東西歐,有一點是共通的:車總會避讓人。
不過,,相比于歐洲,,中國可能也有特殊國情。人多,,車多,。在歐洲,,從匈牙利開始,一路向北,,直至北歐波羅的海三國,,這一路沒有高速公路,包括俄羅斯,,就連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之間,,無論歷史地位還是政治、經(jīng)濟,、文化地位都堪比中國北京,、上海的俄羅斯最重要的兩座城市,依然沒有高速公路連接,。中國有一句俗話“要想富先修路”,,顯然,公路水平的滯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東歐諸國在經(jīng)濟活動方面的低迷,。行駛在東歐及俄羅斯大地時,,通常數(shù)百公里范圍內(nèi)遇不到一輛車,特別是大型貨車,,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這種判斷,。而反觀中國,哪怕是在遙遠的新疆,,哪怕是目前仍稍顯落后的西南部,,哪怕是沙漠、戈壁等復雜地貌區(qū)域,,幾乎都能保證全程高速公路相連,。中國這些年來在基礎設施方面的建設成果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而一路上汽車穿梭,,貨車滿道,,更是證明了中國經(jīng)濟的活力。
這樣的繁忙和快節(jié)奏可能也導致秩序較難遵守,。另外,,不是還有人說道路太寬導致行人易闖紅燈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