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用化學膠水,、化學漿糊,、玻璃膠紙等修補古籍,。
中國古籍的紙張,,多采用天然原料的手工制紙,而現(xiàn)今通用的化學膠水,、化學漿糊及玻璃膠紙對中國式紙張具有極強的腐蝕力,,一般不隔多時,,便會使紙張變質黃脆,觸手即碎,,故而絕不可用,。正確方法應為采用天然面粉漿糊,調以麝香,、花椒,,可達到修復與避蟲雙重功能。如果藏家一時無法具備以上條件,,也應寧可暫時不修,,待請到行家里手,再行修復,,絕不可倉促濫修,,加厄典籍。
忌用洋紙夾襯古籍,。
許多民國版本的拓片,、字帖、紙墨拓工皆屬精良,,可版面之上卻是黃斑累累,,令人扼腕。這是因為民國時期的一些書賈作坊,,貪求省惜工料費用,,采用了一種叫作“油光紙”的紙張(當時流行的一種廉價的西式工業(yè)法制紙),作為字帖的襯紙,。由于西式紙酸堿性不合量,,具有一定腐蝕力,以致許多民國舊帖慘遭“黃斑之厄”,。這一遺憾,,也使得當今的古籍藏家得出了一條教訓,即:中國古籍必須遠離一切西式紙張,,二者隔離,,方為上策,。
忌用化學殺蟲劑防殺蠹蟲,。
一些新手藏書家,因為懼怕蠹蟲蛀毀古籍,,便時常使用一些化學殺蟲劑噴灑書櫥,,結果蠹蟲猖獗如故,而古籍卻反遭其害,,黃斑遍布書身,。慘痛之余,,古籍藏家們也悟出一點,傳統(tǒng)古籍的紙張極為“嬌貴”,,受不得任何化學品的侵害,,而化學殺蟲劑的腐蝕只會造成“愛而毀之”的結果。傳統(tǒng)的正確防蟲方法應為:在書櫥中放置麝香,、蕓香或花椒(也可采用質量上乘的印度奇南香),,以香氣驅殺蠹蟲,效果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