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和2011年,,滬綜指分別下跌了14.31%和21.68%,;截至今年12月24日,,滬綜指累計下跌了1.84%,,目前距離今年年K線翻紅僅有40個點的空間,在2012年最后的5個交易日中,,滬綜指仍有機會年K線收紅,。不過,,上周以來A股持續(xù)滯漲,地產,、建材等主力板塊上攻乏力,,市場面臨一定的調整壓力,短期而言,,在政策層面沒有出臺超預期利好的情況下,,A股年K線三連陰的可能性仍不能排除,,不過對于投資者而言,,由于決定本輪反彈的基本面因素并未改變,中期強勢格局仍將延續(xù),,因此不妨在短期市場休整之時,,擇機建倉,把握市場風格的轉變,,實現(xiàn)收益最大化,。
A股2012表現(xiàn)“墊底”幾成定局
當美股不斷創(chuàng)出新高、港股持續(xù)反彈,、歐洲股市震蕩走高的背景下,,A股仍在努力“填坑”。放眼全球股市,,A股在2012年恐怕將再度面臨“墊底”的尷尬局面,。據(jù)統(tǒng)計,截至12月24日,,滬綜指與深成指年內分別下跌1.84%和3.22%,,在全球重要股市中表現(xiàn)殿后。
相較之下,,歐美股市以及亞太其他地區(qū)的股市表現(xiàn)均遠好于A股,。根據(jù)wind資訊,截至本周一,,德國DAX指數(shù),、孟買SENSEX30指數(shù)、南非富時綜指,、恒生指數(shù)和日經225指數(shù)年內分別上漲29.46%,、24.50%、22.32%,、22.28%和17.56%,,在全球主要股市中漲幅居前。美國三大股指道瓊斯指數(shù),、標普500指數(shù)和納斯達克指數(shù)分別上漲7.97%,、13.72%和15.96%,表現(xiàn)也遠好于A股,。
可見,,即使在歐美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乏力,、日本甚至面臨經濟負增長的情況下,A股仍然難以跑贏上述地區(qū)主要市場,;即使與同為金磚國家的印度,、俄羅斯、巴西和南非相比,,A股也遜色不少,。顯然,上市公司盈利硬著陸疊加市場制度存在明顯缺陷,,都對A股表現(xiàn)形成了明顯的掣肘,。因此,即便A股末程發(fā)力,,也難以改變墊底全球的尷尬局面,。
短期存在休整需求
盡管A股反彈趨勢尚未發(fā)生改變,但短期來看,,無論是近期持續(xù)上漲所累積的獲利盤壓力,,還是年底資金面的緊張,都對A股近來的持續(xù)反彈形成明顯制約,,這也是近期大盤持續(xù)橫盤震蕩的主要原因,。從12月17日至今,A股已經連續(xù)6個交易日橫盤整理,,同時伴隨著成交量能的持續(xù)萎縮,,“久盤必跌”的魔咒再度彌漫在A股上方。
從指數(shù)表現(xiàn)來看,,12月4日反彈至今,,滬綜指已累計上漲了10.17%,而在12月14日90點長陽之后,,滬綜指在6個交易日內僅上漲了0.39%,,呈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高位滯漲局面。從量能表現(xiàn)來看,,滬市單日成交金額自12月14日后便逐日遞減,,昨日滬市成交金額僅為679.7億元,為上周以來的最低水平,。技術指標上,,KDJ、SKDJ,、RSI等常用技術指標均現(xiàn)超買跡象,,可見,僅從技術角度來看,A股的確存在短線回調的需求,。
此外,,從資金面和基本面來看,A股短期出現(xiàn)震蕩也在所難免,。首先,,年底股市存量資金博弈加倉的快速階段面臨結束,近期場外資金入場步伐顯著放緩,,“恐慌性搶籌”局面并沒有持續(xù)出現(xiàn),。其次,自2010年以來,,A股市場每年都會面臨年底實體經濟流動性緊張的局面,,“學習效應”的存在令投資者對2012年底產生了同樣的憂慮,,加之考慮到疊加2013年初開始的大小非解禁以及當前投資者對經濟回升力度的分歧,,短期內出現(xiàn)一定幅度的調整并不意外。
總體而言,,在政策層面并未出臺超預期利好的前提下,,場外資金不太可能在當前點位入場搶籌,多方在當前并不具備持續(xù)“逼空”的能力,,而A股也有可能暫時以退為進,,短期內震蕩整固,為后市的反彈積蓄力量,。
淡看收官之戰(zhàn) 著眼中期布局
盡管目前滬綜指距離“翻紅”僅有40點,,在剩下的5個交易日中,不排除滬綜指尾盤發(fā)力的可能,,但考慮到此前A股并未出現(xiàn)“像樣”的技術調整,,此時一味“逼空”反而不利于行情的可持續(xù)性,因此本周滬綜指大概率維持震蕩整固格局,�,?紤]到本次反彈的根基并未改變,即經濟持續(xù)回暖,、改革紅利持續(xù)釋放,,中期而言,市場的強勢格局仍將延續(xù),,只是反彈的過程很難一帆風順,。
從市場運行格局來看,A股或已度過了快速上漲期,,后市或進入震蕩分化期,,市場風格有從權重股向小盤股轉換的跡象。周一,滬深兩市震蕩加劇,,黑色金屬,、采掘、有色金屬,、建筑建材等周期性板塊表現(xiàn)平平,,而醫(yī)藥生物、電子,、信息服務,、交運設備等行業(yè)板塊漲幅居前,滬綜指昨日僅上漲0.27%,,創(chuàng)業(yè)板指則大漲1.75%,。從市場風格表現(xiàn)來看,申萬活躍指數(shù)漲幅居前,,而大盤指數(shù)則表現(xiàn)殿后,。
有分析指出,短期而言,,權重股拉抬指數(shù)的階段已經結束,,市場有望重歸題材為王的節(jié)奏。首先,,經濟數(shù)據(jù)的密集公布期已經結束,,投資者對經濟回暖的預期此前已得到較為充分的釋放,短期內基本面因素對市場的提振作用有限,。其次,,年末各個公司的結賬壓力或使資金會有一定程度的收緊,而基金公司的業(yè)績考核壓力也令投資者在最后一周的出手更為慎重,。因此,,權重較大的周期股短期內缺乏持續(xù)上漲的動能;不過,,由于反彈的主導因素并未改變,,因此即便是獲利的投資者短期內也不會輕易離開A股市場,市場的強勢格局也仍將延續(xù),。在此背景下,,以主題投資為代表的結構性行情有望在市場震蕩期展開。
從歷史經驗來看,,A股短期由周期主導向小盤股輪動轉換的概率也比較大,。回顧近十年A股表現(xiàn),,無論是2006年后的歲末年初行情,,還是2007年,、2009年、2012年的行情,,與本輪反彈均有類似之處,,先是上證50領漲,且銀行股有不俗表現(xiàn),;隨后,,小盤股開始輪動,且持續(xù)的時間甚至比年初的春季躁動行情還要久,。
中期而言,,當前國內上市公司庫存水平較低,庫存去化過程基本完成,,未來隨著第二庫存周期的展開,,我國經濟料將溫和回暖。按照歷史經驗來看,,第二庫存周期將至少維持在10個月以上,,盡管本輪宏觀經濟層面的反彈力度遠弱于2009年,但企業(yè)較低的庫存水平決定了未來公司在盈利方面的改善具備可持續(xù)性,,因此支撐本輪反彈的基本面因素可能超出市場預期水平,。這與2012年1月份在流動性放松背景下經濟見底的預期所推動的階段性反彈存在著質的區(qū)別,在此背景下,,投資者對于本輪反彈的高度和可持續(xù)性不必過于謹慎。當然,,反彈也不會一路向上,,其中必然伴隨著指數(shù)的反復。因此,,如何把握期間出現(xiàn)的震蕩機會令投資收益最大化或是投資者最應當考慮的問題,。
從具體投資思路來看,本輪市場反彈的核心推動力既然來自于經濟基本面的回暖以及改革紅利釋放下的投資偏好提升,,那么其主線——具備低估值優(yōu)勢的周期行業(yè),,如水泥建材、地產,、交運設備,、非銀行金融等,將在本輪反彈中反復走強,。投資者不妨利用上述板塊盤中震蕩的機會逢低建倉,,時刻緊跟反彈主線行情。
此外,,投資者也應察覺到,,在大盤橫盤震蕩期間,,部分題材股將存在顯著的超額收益機會,該類股票一般具有股價不高,、市值不大,、機構不多、股性較活的特征,,且其主營業(yè)務多與政策導向相一致,。因此,投資者不妨留有部分倉位參與題材股的博弈,,不過,,鑒于題材股“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特性,不建議投資者輕易追漲,,未來更應逢低布局題材股以“守株待兔”,。
當然,對于真正的長期投資者而言,,在把握周期板塊反彈主升浪的同時,,也可以考慮在低位建倉大消費類股票。食品飲料板塊受白酒股拖累持續(xù)下跌,,其中不乏被錯殺的優(yōu)質股,;醫(yī)藥板塊面臨機構資金調倉的壓力,近期表現(xiàn)平平,,但在2013年,,醫(yī)藥生物行業(yè)個股業(yè)績增長具備確定性,近期的調整反而提供了低位建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