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16億元天價創(chuàng)下古籍拍賣紀(jì)錄的“過云樓藏書”,近日又簽下5億元保單,,再次創(chuàng)造藝術(shù)品之最,。它的轟動讓市場再次重新評估古籍善本的價值,。明清時有“家財萬貫,不如宋書一頁”之說,,為何到了今天古籍卻成了小眾收藏,?
“字畫可以讓別人看,書籍收藏需要財力和品位兼?zhèn)�,,要懂目錄學(xué),、版本學(xué),還得懂印章,,了解什么朝代有什么著作,。因此,門檻變得很高,。
”市收藏鑒賞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金石專家袁慧敏認(rèn)為,古籍善本一直屬于價值洼地,,過去在拍賣市場上卻并未被更多地關(guān)注,,從2009年起才開始突然強勢爆發(fā),2001年嘉德春拍古籍善本專場成交額不過280萬元,而在2010年同一專場成交額卻高達4579萬元,。即便今年整體市場遇冷,,被視為小門類的古籍善本卻沒有低迷,十余家拍行舉辦專場,,成交率基本與往年持平,,甚至略有增長。
本月27日開始的朵云軒秋拍中,,一代金石大師陳介祺輯錄古璽印譜《十鐘山房印舉》成為明星拍品,。作為中國篆刻史里程碑之著,該書集秦漢古璽印過萬方,,數(shù)量巨大,,又是集大成之作,對后世具有重要影響,,是今天學(xué)習(xí)印章的必備工具,。此次上拍的四函24冊,是陳介祺60歲生日時集拓的最初版本,,從日本回流,。它與北京國家圖書館收藏50冊體例大體相同,皆為壬申本,。為什么印譜能成為古籍收藏突破口,?袁慧敏表示,印譜集鑒賞,、臨寫于一體,,是研究史學(xué)、文字學(xué),、篆刻發(fā)展史不可多得的書籍,,也是收藏家佐證書畫真假的有力憑證。
古人為追求一個善本不惜重金,,隨著“過云樓藏書”影響力擴大,,今天的古籍善本價位也漸有抬頭之勢。由于古籍善本買家,,對拍品的研究和熱愛常勝過以投資為目的的書畫,,一旦買進,輕易不會再轉(zhuǎn)手,。經(jīng)過市場消化和轉(zhuǎn)手,,很多真正意義上的古籍善本已經(jīng)越來越難尋覓。為此,,專家建議,,新手收藏不可貪大求貴,,明智做法是買自己喜歡的和價位合適的,比如可從低價位的清代,、民國印本入手,。以印譜為例,2010年明末胡正言《印史初集》15萬元起拍,,78.4萬元落槌,。作為“海內(nèi)孤本”,這本印譜總價不高,,相較估價,,成交價翻了好幾倍,,足見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