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藝術品秋季拍賣正在進行,,沒有億元拍品,,沒有再創(chuàng)新高的天價,,當代藝術名家作品頻頻流拍,,藝術市場似乎又進入了新一輪的調(diào)整期,。當代藝術,、瓷器,、書畫,,當這些傳統(tǒng)的主力收藏品市場表現(xiàn)不好時,,一些相對比較冷門的拍品卻表現(xiàn)出強勁的市場抗跌性,,甚至創(chuàng)出了成交新高,比如銅鏡,、銀票,、煙斗、郵冊,,甚至老地圖等,。本期重慶晨報《藝術周刊》,我們將帶讀者領略小眾收藏品中蘊藏的大市場,,聽重慶的收藏達人們,,講述他們的冷門收藏經(jīng)。
市場表現(xiàn) 小拍品賣出高價
銅鏡,、銀票,、煙斗、郵冊,、老地圖……這些看著很小的物件,,如果告訴你能賣幾十萬甚至上千萬,你信嗎,?就在今年藝術品拍賣市場整體表現(xiàn)走低的大環(huán)境下,,這些小拍品卻有非常搶眼的表現(xiàn),。12月2日在北京進行的保利秋拍“郵品錢幣銅鏡專場”中,一枚“光緒三十年河南豫泉官銀號銀圓票壹圓”以72.45萬元成交,。在同一場拍賣中,,一本“國際足聯(lián)世界杯舉辦國家和冠軍國官方郵集”也以58.65萬元的高價成交。
在今年北京榮寶的秋拍中,,一個泰迪·克努森(Teddy
Knudsen)手工制作的光面煙斗,,以28萬元成交。此外,,老照片在今年秋拍中也有不俗表現(xiàn),,其中梁思成、劉敦楨等人在1932至1939年間拍攝的古建筑資料照片《中國營造學社考察古建筑照片集》(948張),,以69萬元成交,,而另一本《1930年代民國上海生活相冊》,也以40.25萬元成交,。
除了老照片之外,,老地圖也在近年的拍賣會中受到關注。在今年北京保利的春拍中,,一幅《大清國臺灣府海陸布防全圖》,,以17.25萬元成交。而早在2007年的北京保利秋拍中,,一幅《巡臺御史白瀛呈供乾隆皇帝御覽手繪臺灣全島圖》以336萬元的高價成交,,也是目前內(nèi)地拍賣市場上老地圖成交的最高價格。
專家說法 稀缺性影響價值
這些看似平常的小眾收藏品,,為何也屢屢能拍出高價,?重慶市收藏家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唐肇新認為,這種小眾藏品,,正好符合了收藏品“物以稀為貴”的特質(zhì),。“如果這些小眾藏品,,存世都有成千上萬,,那肯定就不會拍出這么高的價格了�,!碧普匦略诮邮苤貞c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小眾藏品往往能在大家都不注意的時候,有著良好的市場表現(xiàn),。
那是不是所有的小物件都能成為收藏品呢,?唐肇新認為,不管是小眾藏品,,還是常見的主題藏品,,都必須有藝術價值才能有市場價值,。“一個東西是否值得收藏,,首先是要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另外,物品的材質(zhì)和題材也是兩個很重要的方面,�,!碧普匦陆榻B說,像金幣,、銀幣等藏品,本身材質(zhì)就具有一定價值,,而物品本身如果記錄了某一事件或人物,,或成為了某一時期的代表,也具有了收藏價值,�,!白詈筮要看這個物品的制作工藝,是否是大師制作,,工藝難度高低,,都影響其流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