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開在木材市場里的店家主營福建莆田風(fēng)味,,有的食材都從莆田當?shù)剡M貨,可以吃到與市面上不一樣的食材,,以及南方漁村人家那種久違的古早風(fēng)味,。 入夜的龍豐木材市場就像落幕多時的戲臺,暗淡蕭寂,,加上冬日陰雨,,只想快速找個地方溫暖起來。前方殘光處尚有煙火氣,,走近看,,興龍酒家的招牌像是春聯(lián)的橫幅,小得有點過于低調(diào),。撥開曳地的膠條擋風(fēng)門簾,,熱鬧氣息撲面而來,。
一尺見方的門廳里,
每個人都無可避免地與其他人擦身而過,,巴掌大的前臺像是某個鄉(xiāng)下煙酒雜貨店的一角,,三歲小孩在樓梯上下奔跑玩耍,還沒學(xué)會走路的則正在娘的懷里面哭鬧,。端著菜的姑娘黑衣長辮,,熱氣騰騰的蒸魚炒蟹吸引每個人掉過眼球來看,姑娘一手撥開饞客的眼光,,同時要平衡菜盤防止湯汁流出,,還要照顧腳底下安全,來去倒也輕巧利落,。 入門右側(cè),,貨架上一大袋青橄欖,是很奇特的餐前零食,,對面貨架上放著做福州名菜荔枝肉的備料,長腳花菜和碩大芋艿相當顯眼,,帶殼的香菇豆放在最下一層,,全是平時不太見到的食材。而真正比較厲害的部分則是往里走的海鮮檔,,真鯛,、古筍魚、血鰻,、血蚶,、瀨尿蝦、鱸鰻,、八爪魚,、膏蟹等生鮮活物各踞一個水箱,每天從莆田湄洲灣長途貨車運達,,這一點是與每天從銅川路海鮮市場上進貨的海鮮店大為不同的地方,,酒家用自己的渠道保證了食材的品質(zhì)與獨特性。 直接上二樓,,滿滿當當?shù)目腿朔谧狼敖活^接耳,,像是正在開席的盛筵,相當簡陋的環(huán)境,,簡陋到它看起來像是個臨時的地方,,然而奇特的景觀是,那些背Maison
Martin Margiela或Jil
Sander包包的人與穿著卡奇色工裝的人共處一室,,讓他們看起來如此和諧的,,就那些堆滿了食物的餐桌,以及每個人的面前那蔚為壯觀的骨殼小山,這其實就是一個室內(nèi)版的排檔,,每個人只關(guān)注一件事,,那就是吃。 的確是跟吃大排檔一樣,,沒有菜單,,你就站在樓下那個轉(zhuǎn)身都有點麻煩的門廳里,先點好菜再上樓,�,!盀|尿蝦要怎么做?白灼還是椒鹽,?”“八爪魚要怎么燒,?美極還是醬爆?”“血鰻泡飯,?建議你吃象拔蚌煮粥或者膏蟹粥,,血鰻用來鹽焗比較好�,!比绻錾侠习尻惡@びH自點菜,,他會很細心地給你推薦各種食材的烹飪方法。 福建莆田人陳海坤已經(jīng)在木材市場生活了10多年,,他完全按著老家排檔的方式經(jīng)營著這個食堂——興龍酒家早期其實就是龍豐木材市場的食堂,,來吃飯的都是在里面工作的福建人,所以做的菜全是根據(jù)福建人的口味而來,,包括食材的部分,,從莆田來的貨達80%,除了作為主要食材的海鮮,,連一些蔬菜也是從那邊供貨,,我第一次來還喝到了讓我久違多年的福建惠泉啤酒。而現(xiàn)在這里依然可以說是食堂,,只不過來蹭飯的,,除了在附近工作的福建老板和他們招待的客人,還有不少外面慕名而來的食客,。 因為實在是有點偏遠,,能下決心過來吃飯,一定是對吃這件事足夠重視,,同時也是完全信任這里的味道,。八爪魚是必點菜之一,白灼是最常見的海鮮吃法,,加了八角,、姜絲入味,,口感更為提升,而美極的味道和白灼差不多,,因為材料足夠新鮮,,烹飪的時候沒有加工到全熟,吃口顯得更為生脆鮮嫩,,用福建說法就是”甜“,。
瀨尿蝦是另一種必點食材,白灼的鮮甜同八爪魚一樣經(jīng)得起任何挑剔,,而椒鹽吃法無疑更適合下酒,。血蚶也算這里的重點食材,這是屬于愛的人大愛,,不愛的人怕得要死,,在外面不太能吃到,所以至少是我的心頭好,。血鰻的做法我吃過兩種,,一種是泡飯,湯汁的濃郁鮮美令人印象深刻,,另一種就是陳海坤推薦的鹽焗,,“我們老家最平常的下酒菜,就是一盤鹽焗血鰻,,和鹽水豆腐�,!蹦躯}水豆腐是在上海從來沒有見過的,,也只有莆田出產(chǎn),稍微炸過,,看起來像煎蛋,,吃在口里,卻是入味三分,,果然和鹽焗血鰻一樣是至好下酒菜,。 最招牌的湯鮑魚老鴨湯,這組合夏天吃來清涼,,卻又可作為大補的冬日之選,。就像那招牌的海鮮鹵面一樣,湯底用了鮮,、干海蠣,、肉絲、蟶子,、芥菜,、白菜,、香菇等燒出來,鮮濃的味道四季吃來都很惹人喜歡,。燒芋頭適合人多的時候點,,因為巨大一盤,怎么吃也消減不了的樣子,,不過口口粉嫩,,還是很值得一試。青菜中的必點菜是花菜,,那種莖很長福建長腳花菜看起來不如上海市面所見花菜那么肥胖,,
像是變異的人類長了細長的脖子,
吃口卻是相當脆,,相比較于清炒,,我推薦小腸炒,這里的小腸不是普通的小腸,,而是用套腸的做法,,就是說小腸里面套小腸,然后用來鹵,,切片之后看起來就像是素雞,,和花菜一起炒,為脆嫩的花菜帶來豐富的口感,。
魚的種類不算多,,鯧魚,真鯛等等,,古筍魚是特色,,清蒸尤佳,一上來簡簡單單,,但就像是海邊漁村人家日日餐桌上的那道菜,,水準從來不會失手。對,,整個菜吃下來的感覺,,就如我在廈門吃慣了的那種農(nóng)家風(fēng)味,不談精致,,缺了角的餐具,、泛著油光的餐桌,甚至家徒四壁,、墻體有剝落痕跡的空間都沒有關(guān)系,,誘人不住前往的是真材實料的扎實,還有那種久違了的古早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