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記者
黃本強/攝 |
記者近日從佳士得拍賣行獲悉,,香港佳士得2011秋拍亞洲現(xiàn)當代藝術共錄得7.05億港元總成交。佳士得宣布,,加上該類別的本年度春拍成績,香港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拍賣創(chuàng)歷年新高,。
本屆秋拍會上,東南亞藝術與亞洲20世紀及當代藝術的整合備受關注,。
按照慣例,,在亞洲舉行的拍賣會上,東南亞現(xiàn)當代藝術通常作為獨立類別,,與中國,、印度、日本及韓國藝術齊頭并進,。此次,,香港佳士得首創(chuàng)將全亞洲各地的現(xiàn)當代藝術融合為有機整體,與該拍賣行在西方拍賣會上的主要藝術類別取得一致,。
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國際董事張丁元解釋說,,如是整合得益于亞洲藏家日臻提升的跨文化及區(qū)域購藏、鑒藏水平,,將完整涵蓋與呈現(xiàn)亞洲各地現(xiàn)當代藝術的獨特視野和發(fā)展,,進一步促進亞洲各地藝術發(fā)展與市場特色的相互融合。
整合后的亞洲現(xiàn)當代藝術拍賣共有4場,,分別為26日晚間的“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和“新中國的自畫像:中國當代藝術重要私人收藏”,,以及27日白天的“亞洲二十世紀藝術”和“亞洲當代藝術”,共有540余件拍品,,總估值逾5.5億港元,。
26日舉行的兩場晚間拍賣“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和“新中國的自畫像:中國當代藝術重要私人收藏”,共錄得3.97億港元的總成交額,,以項目計算成交率為74%,。27日舉行的兩場日間拍賣“亞洲二十世紀藝術”和“亞洲當代藝術”,共錄得3.07億港元的總成交額,,以項目計算成交率為76%,。
此前備受關注的趙無極作品大放異彩,5件作品“躋身”兩天拍賣各自列出的成交前十名目錄,,成交價皆高于估價2至3倍,。其“甲骨文時期”代表作《風箏和鳥》以3538萬港元成交,拔得頭籌,。日本現(xiàn)代藝術家藤田嗣治,、奈良美智,韓國新生代藝術家崔素榮,,印尼當代藝術家米斯尼亞迪等人的作品也備受買家青睞,、頻現(xiàn)高價。
張丁元評價說,,本屆秋拍創(chuàng)造了佳士得史上最高的平均拍品成交價,,7.05億港元的總成交佳績也說明嶄新的整合性平臺已獲得跨區(qū)域,、跨文化的價值認同,。
今年春拍上,,重頭戲“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3場拍賣的總成交額逾7.62億港元,其中“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夜間拍賣以逾4.93億港元的佳績創(chuàng)下該類別拍賣的全球最高成交紀錄,。
據(jù)悉,,本次秋季拍賣會從25日持續(xù)至30日,3600多件拍品涵蓋中國書畫,、瓷器及工藝精品,、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珍貴名酒,、瑰麗珠寶,、精致名表等6個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