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波瀾再現(xiàn),暗潮涌動,。
10月底,,銀行理財市場一改往月拐點的瘋狂,發(fā)行數(shù)量及規(guī)模出現(xiàn)驟減,。
11月初,,理財市場新端倪再現(xiàn),。質押貸款重現(xiàn)江湖、實物黃金套現(xiàn)貸款,、引入“安全墊”機制等搭售現(xiàn)象層出不窮,。
理財產品該何去何從的問題,,再次被推向市場的風口浪尖,。
質押貸款再現(xiàn),,理財產品可變現(xiàn)
“在理財產品市場上,只有不斷開發(fā),、創(chuàng)新,才是生存之道,�,!币患彝赓Y行的財富管理部總經(jīng)理告訴理財周報記者,。
銀行需要在理財產品的市場上作出一定的創(chuàng)新,,這樣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但有的時候,,銀行的理財產品創(chuàng)新,,卻是換湯不換藥,。
目前的理財產品市場上,,可質押的理財產品成了香餑餑,,幾年前一度暫停的理財產品質押貸款業(yè)務再次席卷而來,。
理財周報記者通過走訪發(fā)現(xiàn),,在多家銀行發(fā)布的最新理財信息中,,不少在售的理財產品都附加了“質押”功能,。
浦發(fā)肇嘉浜路支行的理財經(jīng)理告訴記者:“產品類型為保證收益的匯理財系列產品,,不管是投資期限是1個月,、3個月還是6個月,,都具有產品質押功能,,但最低投資額為30萬元,只能貸投資金額的80%,,還需客戶支付抵押貸款的利率,。
無獨有偶,民生銀行發(fā)行的投資期限為一年期的理財產品,,起購點為10萬元,,也具備這種“質押”的功能。另一家股份制銀行最新發(fā)售的半年期產品,,認購起點200萬元,同樣可以申請質押貸款,。不同的銀行,,最高質押率不同,同一家銀行的不同類型的理財產品,,最高質押率也不完全相同,。如以上所提到的兩款理財產品,,只要攜帶理財產品持有證明,就能辦理質押貸款,,前者最高質押率為85%,,后者最高質押率為90%,。
調查中還發(fā)現(xiàn),多款提供質押貸款的產品,,普遍可享受基準利率7.05%,,認購起點超過300萬以上的產品,還能享受少量的利率折扣優(yōu)惠,,或者有其他附加的增值服務,。
興業(yè)銀行上海分行的一位理財經(jīng)理表示:“質押貸款,并非適合任何理財產品,。一般來說,,貸款期限多在一年以下,且不超過理財產品期滿日,,貸款利率則視客戶資質和資金大小而定,,多數(shù)都不超過基準利率,�,!�
質押貸款類的理財產品早在2008年就已經(jīng)有銀行推出,當時由于客戶需求不大且知名度不高,,在市場上并沒有掀起熱潮就被銀行勒令下架了。今年與以往不同的是,,在銀根緊縮,、民間借貸需求旺盛等諸多原因下,,讓這一類型的理財產品具有貸款功能,銀行不僅賺取了貸款利息,,還吸收了存款,,可以說是存貸款雙收。
“所謂的銀行理財產品質押貸款,,是指借款人以本人名下,、在某家銀行銷售的本外幣理財產品受益權設置質押,,從該行取得人民幣貸款,,到期歸還貸款本息的一種信貸業(yè)務,。不過,,絕大多數(shù)銀行只接受保本型理財產品進行質押貸款,,額度也通常為所買理財產品本金的80%~90%,�,!鄙鲜鋈耸糠治�,。
四大行黃金也可變現(xiàn),“安全墊”機制進入市場
不僅是理財產品可質押,,在目前的市場下,,實物黃金也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功能,,成為銀行“拉攏”客戶的又一工具,。
但是,并非任何黃金品種都適合質押,。不同的銀行給出了不同的規(guī)定,。
農行允許質押貸款的黃金包括實物黃金和記賬式黃金,。其中,實物黃金包括該行自營或代理買賣的實物黃金以及非該行銷售的實物黃金,;而記賬式黃金質押目前僅限于該行開辦的記賬式黃金業(yè)務,。中行的黃金質押貸款僅限于中銀品牌金和代理品牌金,工行則可為自有品牌“如意金”和金交所的標準金提供質押,。
為了能在理財市場上與同行抗衡,四大行也是花招百出,。以中國銀行為代表,近期推出了帶10%“安全墊”的分級陽光私募組合基金,,這款引入“安全墊機制”的陽光私募組合基金,,尚屬國內首創(chuàng),。
與傳統(tǒng)的銀行理財產品不同,,陽光私募組合基金引入了“安全墊”機制。為充分保證投資者收益,,投資顧問將共同出資12%,,先行承擔產品10%以內的虧損,。也就是說,當理財產品的凈值在1元至0.9元之間時,,虧損部分由投資顧問承擔,,凈值在0.9元以下的虧損由投資者按照比例承擔。比如一位投資者購買該產品以后,,凈值從1元跌到了0.9元,,則該投資者的本金不會受到損失,但是也沒有投資收益,。
理財市場切忌病急亂投醫(yī)
不可否認,,銀行理財產品發(fā)行已略顯疲態(tài)。
多位銀行理財師建議投資者:“待售的可質押的產品不多,,現(xiàn)在還沒有太多的客戶,。但銀行的產品從來不愁賣,以后這種產品或許走俏,,也不無可能,。但它僅適合于手頭持有中長期理財產品、急需用錢但的確沒有其他渠道可以解決燃眉之急的客戶,�,!�
提及黃金質押貸款,一位大行的理財經(jīng)理表示:“雖然黃金質押貸款手續(xù)簡單,、質押率也能達到90%,,但投資者也要付出比國家基準利率高出10%-20%的利息,加上黃金本身具有不穩(wěn)定性回報的風險,,投資者在選擇的過程中仍需謹慎,。”
一家大型銀行的分析師一針見血地指出:“用于質押的理財產品多為保本型,,收益率不會太高,,多半會出現(xiàn)收益難敵貸款利息的情況。投資是為了獲利,,如果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還不足以抵消貸款利率,,這筆買賣并不劃算�,!�
有存在就有需求,,明知有風險,仍然抵擋不了投資者對各類理財產品狂熱追求,。理財周報記者對數(shù)十家銀行網(wǎng)點走訪中發(fā)現(xiàn),,很多理財產品剛開始發(fā)售就被一搶而空。在貸款額度十分緊縮的當下,這種順勢而起的產品,,前景如何尚待討論,,但隱藏的風險卻讓不少業(yè)內人士擔憂。
利用客戶的錢,,再將錢貸給客戶,,以實現(xiàn)利套利的目的。雖然具備質押功能,,但每款理財產品質押貸款的適用性,、質押比例、利率,、期限,、還款方式均不同,由于貸款利率高于收益率,,如若用于超短期資金周轉,,或許可以一試,如果質押貸款期限太長,,銀行客戶將會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