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的《人體蔣碧薇女士》贗品事件讓收藏界波瀾四起,,這從一個側(cè)面說明,,書畫板塊天價頻出,作為市場最大的熱門品種,贗品比例也最高,。由于書畫的特殊性,,其投資風險遠遠大于其他品種,,所以,,在進行書畫收藏和投資前,必須先做好避險工作,。
近日收藏專家呂立新(微博)在《百家講壇》開講的《寫實徐悲鴻》節(jié)目中談到,,近年拍場上的5000件徐悲鴻作品,僅5%是真跡,。換言之,,只有25件是真跡,其他都是贗品,。在“贗品占八成”的書畫拍賣市場,,即便是老玩家,有時也很難保證不失手,。
書畫收藏是高門檻收藏,,把書畫簡單地當股票和基金之類的來炒,是膚淺和錯誤的,。這兩年,,一些人看到書畫行情快速飆升,天價不斷,,受到誘惑,,覺得
買幅畫既高雅又能升值,,于是紛紛進入這個市場,,企圖分一杯羹,。但書畫絕不是類似于股票、基金之類的普通投資對象,,沒有專業(yè)的相關(guān)知識和專業(yè)的鑒別眼光,,買
來的往往是三流的贗品,蘊含著很大的風險,。
普通收藏者主要應(yīng)從哪些方面去鑒別書畫呢,?簡單來說,有以下幾點,。
第一,,書畫家的藝術(shù)風格。一個書畫家長年累月所形成的筆法習慣,,無論其作品題材如何變化,,總能看到他的筆法軌跡和風格特征。
第二,,書畫的時代風格,。書畫作為文化藝術(shù),既有其自身的積累和師承,,也有自己發(fā)展的歷史,,同時也受當時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物質(zhì)條件及生活習俗的影響和制約。
第三,,書畫的落款和印章,。書畫作偽者常利用無款字畫或殘破字畫,在落款和印章上做手腳,,有的偽造簽名,,有的偽造印章。
第四,,畫紙畫絹,。書畫所用的紙和絹,因朝代不同也有所不同,。宋,、元所織的絹,無論精細,、色度都有差別,;一些朝代的造紙用料也有不同,如隋唐五代都用麻造紙,,北宋時期用樹皮造紙,。
第五,,畫面表現(xiàn)的內(nèi)容。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的審美標準不同,,如在人物畫法上,唐代仕女多體態(tài)豐腴,,而明清仕女多弱柳扶風,、典雅清秀等。
書畫收藏者除了要具備鑒別書畫的基本知識外,,還應(yīng)棄熱求冷,,遵循“不怕買貴,就怕買假”的原則,。
首先,,書畫收藏需要投資者棄熱求冷,收藏非熱門畫家作品,,追求中長期回報,。道理很簡單:現(xiàn)在越是熱門的,贗品往往就越風行,,比如你不是研究齊白
石的專家,,還不如去選擇二、三線名家大師的作品去收藏,,李苦禪,、吳作人等,他們也是大師,,而且目前價位,、行情還不是很高,收藏風險相對較小,。不要眼睛老盯
著齊白石,、徐悲鴻這些超級大熱門,何況那也是精品難求,。對書畫收藏了解不深的新人,,棄熱求冷,收藏非熱門畫家作品,,追求中長期回報,,是更好的避險選擇。
其次,,一定要遵循“不怕買貴,,就怕買假”的原則。一件齊白石的畫只要是真跡,,多花了幾百萬沒有什么,,將來畫還會升值的,。但買張假畫,就分文不值,,錢就打了水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