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資料照片 |
|
醫(yī)學研究突破不斷,不少成果已經(jīng)造�,;颊�,。8月期亞洲版《讀者文摘》采訪一批頂尖醫(yī)生和研究人員,,介紹他們眼中十余項“最令人激動”的醫(yī)學研究成果,。
抗擊癌癥
癌癥是難以治愈的頑疾,,但近年來開發(fā)的新藥、新疫苗和新療法為抗癌斗爭增添希望,。
尚在開發(fā)研制階段的新藥物PLX4032即為其中之一,,可能成為黑色素瘤的“克星”,。黑色素瘤是抗藥性最強的癌癥之一,,身患此類癌癥的晚期患者存活幾率相當?shù)汀P滤幬颬LX4032針對引發(fā)這種癌癥的基因突變“對癥下藥”,。
醫(yī)生先前對付黑色素瘤的辦法是用化學療法殺死癌細胞,,而PLX4032這種新藥“瞄準”的是引起癌細胞增長的基因變異。初步實驗顯示,,81%晚期患者服用這種藥物后腫瘤縮小,。
這種藥物第三階段實驗已完成,眼下仍未確立為治療黑色素瘤手段,。原因在于一些患者服藥后腫瘤縮小,,一段時間后又重新增長,。
不過,,澳大利亞專家格蘭特·麥克阿瑟認為,,這種新藥出現(xiàn)的意義在于:“我們現(xiàn)在推開了治療黑色素瘤的門,過去這扇門一直關著,�,!丙溈税⑸诘陌拇罄麃喣珷柋颈说名溈ɡ漳钒┌Y研究中心負責開發(fā)研制這種新藥,,他是該項目科研團隊的負責人,。
一種名為Provenge的治療性疫苗是抗癌領域傳來的另一喜訊�,;熀头派浏煼ń�(jīng)常用于治療癌癥,卻因副作用重讓患者痛苦,。Provenge疫苗則不同,,能調動患者自身免疫系統(tǒng)對抗癌癥,,副作用不大。
使用Provenge療法,,將首先采集患者血液白細胞,,送到藥廠與一種融合蛋白一起培養(yǎng),,生成疫苗,再注入患者體內,。一旦接受注射,,這種疫苗將刺激患者身體對癌細胞產(chǎn)生免疫反應,。
接受Provenge治療的患者迄今為止都是癌癥晚期患者。他們靠這種療法平均延長生命4個半月,,其中甚至有人多活了3年,。
Provenge療法最大的缺點是費用高昂,,一個療程需9萬多美元,。美國癌癥學會副首席醫(yī)療官倫·利希滕費爾德卻認為這不失為治療癌癥的重大進展,,因為該療法顯示,,人類能夠激活人體免疫系統(tǒng)抗擊癌癥,。
去年,Provenge獲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用于治療激素難治性前列腺癌,,不久后,這種治療方法獲得非營利機構“全美癌癥綜合研究網(wǎng)絡”優(yōu)先推薦,,用于治療這種癌癥,。此外,還有一種治療惡性淋巴癌的治療性疫苗正在接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審查,。
在對抗癌癥的新藥和療法問世之際,,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一些已經(jīng)臨床應用相當長時間的藥物可以抗癌,。
四項大型研究表明,,每天服用較少劑量阿司匹林可降低最多35%死于結腸癌風險。另外一些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糖尿病藥物二甲雙胍可以預防肺癌和結腸癌,。
研究人員警告不要特意服用這兩種藥物抗癌,以免受副作用傷害,。不過本來就需要服用這兩種藥物的人可以因它們的防癌作用獲得些許安慰,。
人造器官
利用器官移植治病已有歷史,卻因為捐贈器官有限而難以滿足患者需求,。越來越多科研人員因此“另辟蹊徑”,,寄希望于人造器官。例如,,“打印”皮膚用來修復傷口,。這聽起來不可思議,,卻并非遙不可及。
美國韋克福雷斯特再生醫(yī)學研究所人員正在開發(fā)“生物打印機”,。它可以用激光掃描傷口,,獲得大小、形狀,、薄厚等數(shù)據(jù),,接著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釋放皮膚細胞,直接噴到傷口,,就像噴墨打印機把細小墨滴噴到紙上,。
負責“生物打印機”研制的安東尼·阿塔拉說,可以在實驗室里培養(yǎng)和繁殖傷員皮膚細胞,,裝填進“打印機”,“或許8個星期就能培養(yǎng)出覆蓋全身的皮膚細胞”,。
老鼠實驗顯示,,“打印”皮膚可以使傷口愈合時間縮短兩星期。研究人員預計大約3至5年后可以用人體測試“打印機”的性能,。
相對“打印”皮膚,,人工角膜移植更接近現(xiàn)實。
角膜結疤或混濁易導致失明,,解決辦法是以正常角膜替換發(fā)生病變的角膜,。不少地方因為缺乏角膜捐獻,患者往往需要等相當長時間才能接受角膜移植手術,。針對這種情況,,瑞典林雪平大學研究員梅·格里菲思與同事花10年時間研制成功人造角膜。
“我們提取酵母細胞產(chǎn)生的合成膠原蛋白,,做化學處理,,然后按正常人類角膜大小和形狀塑形,”格里菲思說,。他們設法讓細胞和神經(jīng)“長回到”人造角膜,,形成正常、健康的角膜組織,。
目前,,已有10名患者接受人造眼角膜移植。醫(yī)生清除他們一只眼的受損角膜組織,,植入人造角膜,。患者無一發(fā)生器官移植中常見的排異反應。其中6名患者視力改善,。
人造角膜移植仍處于臨床試驗階段,而人造心臟已經(jīng)臨床應用多年,,性能不斷改進,,幫助眾多患者恢復正常生活,。
安杰洛·蒂加諾現(xiàn)年50歲,去年8月由醫(yī)生摘除心臟,,植入人造心臟,,是澳大利亞接受人造心臟移植第一人。這顆人造心臟每分鐘可泵血9.5升,。正常成年人安靜狀態(tài)下心臟每分鐘約泵5升血。
蒂加諾接受手術前走幾步路就要停下大口喘氣,,吃飯和睡眠都困難,,術后恢復良好,重拾園藝和烹飪的愛好,。“選擇他移植全人造心臟是因為不這樣他可能連兩個星期都活不過,,”蒂加諾主治醫(yī)生保羅·揚斯說,。
澳大利亞有80多名心臟病患者像蒂加諾一樣需要接受人體心臟移植,卻由于人體心臟捐贈數(shù)量有限不得不等,。揚斯說,人造心臟好似一座橋梁,,幫助患者在接受人體心臟移植前渡過難關,,改善生活質量。一些患者如果不用人造心臟或許支撐不到接受人體心臟移植,。
快速檢查
快速診斷對治療疾病作用重要。但診斷罕見的基因疾病往往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
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2009年發(fā)現(xiàn),只檢查外顯子組,,即基因組包含2萬至2.5萬個蛋白質編碼基因的部分,換句話說,,檢查全部基因的2%就可以診斷,無需檢查整個基因組,。縮小檢查范圍意味著可以更快,,以更低成本發(fā)現(xiàn)罕見的基因變異,。
結核病如果及時診斷出并加以適當治療完全能夠治愈,。然而,在一些衛(wèi)生條件落后的國家和地區(qū),,診斷結核病最長要3個月并且結果未必準確。目前推出針對結核病的新檢測方法Xpert MTB/RIF準確率達99%,,只要100分鐘就能出結果,,現(xiàn)階段正在全球推廣,。
美國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結核病項目負責人彼得·斯莫爾說,新的檢測結核病方法有助于更有效地治療這種疾病,,以至根除,。
遺傳性兒童疾病不常見,卻是20%嬰兒夭折的原因,。澳大利亞維多利亞臨床遺傳學研究機構負責人戴維·阿莫爾說,準備生育的男女可以接受一種新型遺傳學測試,,篩檢他們的孩子是否有可能患上嚴重隱性遺傳性兒童疾病。先前測試只能篩檢幾種隱性遺傳性兒童疾病,,新型測試能篩檢500多種,有望明年投入使用,。
此外,,新研制的數(shù)碼測孕方法能更準確地顯示懷孕時間,。女性與男性發(fā)生親密行為后如果“老朋友”未如期而至,往往先用測孕試紙自行檢查是否懷孕,。這種新型數(shù)碼測孕計不但比測孕試紙更靈敏還能清楚顯示已經(jīng)懷孕多久,。
動物治病
為挽救人類生命,,研究人員放眼其他物種,,汲取治病靈感,。
“小強”能救命,?英國諾丁漢大學研究人員答“是”。他們發(fā)現(xiàn),,蟑螂和蝗蟲大腦含抗菌物質,,可以殺死90%細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致病性大腸桿菌等能致人死亡的“侵略者”,,不會損害人體細胞,。
研究人員去年在英國普通生物學學會會議上介紹上述發(fā)現(xiàn),,認為這可能催生針對抗多種藥物細菌感染的新療法,預計5至10年后用于臨床,。
新西蘭研究人員嘗試用能產(chǎn)生胰島素的豬細胞補充糖尿病患者體內失去的這類細胞。
20名I型糖尿病患者腹部接受豬細胞“移植”后,,大部分得以減少每日胰島素用量并更好地控制病情發(fā)展,。兩名患者停止使用胰島素最長時間達8個月,。
“我們還發(fā)現(xiàn),,低血糖癥——一種20%糖尿病患者會患的并發(fā)癥,,減少或消失,”新西蘭研究I型糖尿病專家羅伯特·伊利亞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