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愉情电影免费看_真人一对一免费视频_揉我奶?啊?嗯高潮健身房苍井空_男人?少妇A片成人用品_丰满人爽人妻A片二区动漫_丰满的寡妇HD高清在线观看_我丰满的岳?3的电影_强行糟蹋人妻HD中文字_国内精品少妇在线播放短裙_喂奶人妻厨房HD,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看,VA在线看国产免费,撕开奶罩揉吮奶头
返回首頁
|
經(jīng)參·財智
|
經(jīng)參·思想
|
經(jīng)參·讀書
設(shè)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經(jīng)濟參考網(wǎng)讀書頻道
第一節(jié) 兩位帝王的成功故事
市場就像神,,法則是自助者天助,。但是市場又與神有所不同,,市場不會容忍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 ——沃倫·巴菲特 索羅斯擁有扣動扳機的天才能力,扣動扳機不像對市場進行分析和預(yù)測,,而是一種本能,,是一門藝術(shù)。這種能力不像科學,,不是通過學習可以掌握的,。 ——德魯肯米勒 通過研究兩位投資大師的成功我們能夠?qū)ふ业揭粭l成為投資家所要走的路。與普通投資者相比,,索羅斯與巴菲特在股市的成功既有相似之處,,也有完全不同的地方。與世界眾多其他富豪相比,,兩人最明顯的特征是他們的財富是通過金融市場賺得的,,他們通過投資致富,投資領(lǐng)域并沒有什么限制�,,F(xiàn)在回過頭去看,,兩人的成功堪稱傳奇。雖然巴菲特和索羅斯在各自投資道路上都經(jīng)歷了痛苦與挫折,。 有一種說法,,所謂成功者都只是很好地順應(yīng)了自己所處的那個時代而已。這種說法恰恰證明了巴菲特和索羅斯具有一種能力——讓周圍環(huán)境朝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fā)展,。巴菲特帶著自己的想法回到故鄉(xiāng),開始了投資之路,。索羅斯的職業(yè)生涯在英國起步,,最后漂洋過海到了美國才抓住機會,。身處不同的環(huán)境,但索羅斯和巴菲特一直努力,,從不懈怠,,都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投資哲學和投資原則。 巴菲特是世界公認的價值投資大師,,顯然他還具有杰出的洞察力和眼光,。例如,收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之后,,巴菲特立刻又買下了國家賠償公司進入保險業(yè),,用保險公司提供的現(xiàn)金進行再投資,顯示出對金融行業(yè)超出常人的洞察力,。 索羅斯也被認為是具有杰出洞察力的投資大師,,而且索羅斯的企業(yè)分析能力絲毫不遜于巴菲特。正是依靠高超的企業(yè)分析技能,,索羅斯的基金才能保持長期的高收益率,。 接下來這一章將分析索羅斯和巴菲特投資路上成功與失敗的事例,找出他們身上值得學習的地方,。 1.職場生活是如何開始的 最開始時巴菲特和索羅斯都度過了一段職場生活,。索羅斯在英國,巴菲特在美國,,兩人開始了各自的第一份工作,。工作一段時間之后,兩個人又作出了類似的選擇,,成立自己的投資組合,。如果說兩人有什么區(qū)別的話,索羅斯的第一份工作屬于金融業(yè),,巴菲特最初從事的工作則屬于證券業(yè),。不管怎么說,巴菲特的起點更有優(yōu)勢,。 ◆巴菲特,,在奧馬哈開始自己的職業(yè)生涯 以歷史最好的成績從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畢業(yè)之后,巴菲特想進入老師格雷厄姆的投資公司——格雷厄姆-紐曼公司——工作,。盡管巴菲特提出愿意義務(wù)工作(不拿薪水),,但還是被老師拒絕了。格雷厄姆想把工作機會留給自己的猶太同胞,。巴菲特只好回到了故鄉(xiāng)奧馬哈,。奧馬哈國民銀行為他提供了一份工作,但他拒絕了,,他更樂意去父親的巴菲特-福爾克公司工作,。1951年,,巴菲特開始在父親的經(jīng)紀公司上班,并一直工作到1954年,。 在父親的公司工作期間,,巴菲特研讀了大量的金融書籍,并且忍受長途顛簸之苦往返于奧馬哈市和林肯市,,只為能夠一字不落地全文閱讀保險公司的統(tǒng)計資料,。巴菲特很有眼光,他沒有關(guān)注股票經(jīng)紀人的分析報告,,將精力集中在未加工的原始材料和數(shù)據(jù)上面,。 巴菲特當時偏好價格便宜的股票,認為股票價格便宜自有便宜的理由,。普通投資者剛開始投資時總會犯一系列常見的選股錯誤,,巴菲特也經(jīng)歷了類似的過程。本書前文提到過,,巴菲特后來將之比喻為“雪茄煙蒂投資法”,。用我們的話說就是“便宜沒好貨”。 在父親的公司,,巴菲特一邊工作,,一邊閱讀材料。巴菲特將學校里學到的投資知識與實際市場結(jié)合起來,,將老師教授的基本投資方法應(yīng)用于市場的實踐,,選出真正有用的部分。巴菲特后來回憶說,,找到優(yōu)質(zhì)的中小企業(yè)股票并不容易,,先要分析股票的平均每股收益,再分析股價,,如果價格足夠便宜,,才值得買。為了找到好股票,,巴菲特把所有能夠取得的公開資料閱讀兩遍以上,。這段期間的經(jīng)歷對后來巴菲特再次回到故鄉(xiāng)開始自己的投資事業(yè)有很大幫助。在父親的公司工作期間,,巴菲特掌握了證券市場最基本的投資方法,,他邊學習邊在故鄉(xiāng)講授投資課程,聽課的學生很多后來成了巴菲特最早的一批投資人,。 ◆索羅斯,,開始時毫不起眼 索羅斯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經(jīng)營時尚用品的公司找到的。那家公司位于倫敦,,管理并不規(guī)范,。索羅斯不得不既干生產(chǎn),,又干銷售,都是些無聊,、乏味、無意義的工作,。在多個部門輾轉(zhuǎn)之后,,索羅斯最后的崗位是——手提包推銷員。 在倫敦漂泊了幾年,,索羅斯最后卻成了一名手提包推銷員,,負責給街上的雜貨店供貨。那段時間還發(fā)生了一件事,,與索羅斯交往的女孩進入劍橋大學讀書,,然后把索羅斯給甩了。索羅斯認為自己再次陷入了最悲慘的境地,,索羅斯很想家,,又想到父母肯定會對自己感到失望,索羅斯后來回憶說自己內(nèi)心很糾結(jié),。為了換工作,,索羅斯給倫敦所有的銀行經(jīng)理們寫信,請求給自己一個面試的機會,。 一個名叫辛哥爾?弗雷德蘭德的匈牙利人給了索羅斯一個實習生的機會,,工資是每周7英鎊。就這樣,,索羅斯在投資銀行有了新工作,。公司一開始給索羅斯安排的是些很簡單的整理賬簿、核對數(shù)據(jù)的活兒,,索羅斯不是個細心的人,,工作中沒少出錯,常常受到上司的批評,。 在公司多個部門待過之后,,索羅斯最后去了套利交易部門。索羅斯的座位與研究部門離得很近,,他與研究部一位同事走得很近,。這期間索羅斯從親戚那里借來幾百英鎊開始了自己的投資。匈牙利同事先透露給他消息,,然后索羅斯就以那些信息為基礎(chǔ)進行初步的套利交易,。不久之后,索羅斯為與哥哥見面去了一趟巴黎,,結(jié)果因為飛機沒能按時起飛導致周一無法趕回公司上班,,工作也丟了,。 2.在華爾街的生活 華爾街是美國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市場的風向標,。巴菲特和索羅斯都曾在華爾街工作和生活過,,但是后來一個人選擇留在華爾街,另一個則決定遠離華爾街,,回到1800千米以外的故鄉(xiāng)奧馬哈,。最終兩人都獲得了成功。巴菲特回到故鄉(xiāng)也許是因為不喜歡每天接觸陌生人,,不喜歡華爾街的喧鬧,,也可能與不愿透露自己的投資組合有關(guān)。有意思的是,,索羅斯也說自己不喜歡每天接觸陌生人,,并盡量避免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巴菲特離開華爾街回到故鄉(xiāng)奧馬哈之后,,索羅斯走進了華爾街,,兩人在華爾街的時間沒有重疊。但是,,在投資方面,,兩人有共同點,巴菲特和索羅斯都同意套利交易是能夠產(chǎn)生收益的重要交易方式,,并且都對套利交易很感興趣,。 ◆巴菲特,與老師一起在華爾街工作 事實上巴菲特是不得已才回到奧馬哈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沒能在華爾街謀到一份工作,。由于兵役問題,按規(guī)定,,巴菲特當時不能離開家鄉(xiāng),,所以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yè)之后巴菲特只能先待在奧馬哈。1954年8月,,老師格雷厄姆終于同意給巴菲特一份工作——那家巴菲特愿意不拿報酬也要去工作的公司(格雷厄姆-紐曼投資公司),,巴菲特終于如愿以償有機會去工作了。 格雷厄姆-紐曼投資公司是格雷厄姆與紐曼兩人1926年合伙成立的,,他們的投資組合一直維持到1956年,。格雷厄姆給巴菲特的年薪是12,000美元,同時推薦巴菲特去附近學校講授與投資有關(guān)的課程,。在公司里,,不論是一般性的投資還是對沖基金投資巴菲特都有參與。當時兩個部門合起來交易,規(guī)模約為1200萬美元,。正是在老師手下工作期間,,巴菲特領(lǐng)略了套利交易的魅力(當同一種商品同時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市場交易時,從價格較低的市場買進,,在價格較高的市場賣出獲利),。 在巴菲特的投資生涯中,他不斷強調(diào)套利交易的重要性,。但也有人批評說,,套利交易是一種差額交易,與收購和經(jīng)營企業(yè)不同,,套利交易是純粹的投機行為,與巴菲特投資原則的基礎(chǔ)相違背,。 格雷厄姆1956年宣布退休,,同時解散了自己的投資公司,所以巴菲特只在華爾街工作了兩年,。當時的巴菲特有些急性子,,與他人對話時總是搶過話頭,但他充滿激情和活力,,身上有賺錢的野心和欲望,。巴菲特也得到了格雷厄姆身邊所有人的認可,大家都認為他將是格雷厄姆的繼承人,。 ◆索羅斯,,走進華爾街,抓住機會 幸運之神果真是悄悄來到身邊嗎,?為了與哥哥見面去了巴黎的索羅斯,,因為飛機延誤周一沒能趕回公司上班,上司就對索羅斯下了驅(qū)逐令——“這份工作干脆別干了”,。心情糟糕透了的索羅斯當天與公司一位實習生一起吃飯,,實習生告訴索羅斯,自己的父親在華爾街有一家名叫F.M.梅葉的小經(jīng)紀公司正在招聘進行套利交易的員工,,并讓索羅斯考慮一下,。因為曠工被公司開除的索羅斯抓住了這次去華爾街的機會。因為索羅斯剛滿25歲,,要拿到護照需要等幾個月,,所以索羅斯沒有立刻起程趕往美國。 確定去美國之后,,索羅斯的膽子變大了,。在等護照的那段時間,索羅斯通過對福特汽車股票的套利交易賺了一筆錢,使自己擁有的投資額達到了5000美元,。投資福特的成功讓索羅斯重新找回了自信,。從那以后,索羅斯開始尋找屬于自己的投資風格,。 1956年9月,,索羅斯穿越大西洋走進了機會之地——美國金融中心華爾街。索羅斯當時的想法是希望自己能在未來5年掙夠50萬美元,,然后返回英國做一名獨立學者,,繼續(xù)自己的哲學研究。到達華爾街后,,索羅斯立刻在F.M.梅葉公司開始了自己的工作,,索羅斯負責的是對國外有價證券進行套利交易,以及買賣與黃金和石油有關(guān)的股票,。F.M.梅葉公司不是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會員,,而是一家場外交易公司。索羅斯剛工作不到一個月,,幸運之神便再次光顧了他,。市場上的石油股票突然變得活躍起來,索羅斯抓住機會,,利用自己在歐洲的關(guān)系獲得合約,,然后在粉單市場(Pink Sheets,紐約進行場外交易的場所)賣出,。索羅斯那段時間非常忙,,以至于父母從匈牙利來到紐約都是委托哥哥去接的。 不久之后,,1959年索羅斯跳槽到維特公司,,繼續(xù)進行歐洲證券的套利交易。維特公司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會員企業(yè),,正是在維特公司期間,,索羅斯確立了自己歐洲證券分析專家的地位,財產(chǎn)也遠遠超出了當初預(yù)想的50萬美元,。索羅斯具有與眾不同的洞察力,,能夠發(fā)現(xiàn)市場的矛盾之處。 索羅斯的洞察力從他參與加拿大一家礦產(chǎn)公司的股票發(fā)行就能看出來,。當時,,索羅斯制訂了一個計劃,將礦產(chǎn)公司的新股購買權(quán)證和新股購買分開出售,。也就是說,,索羅斯通過導入權(quán)證,,建立了權(quán)證市場。 舉例來說,,當公司發(fā)行新股票時,,證券經(jīng)紀人向新股承購者提供一種憑證,約定在特定的時間可以以一定的價格交易股票,,承購者在交易之前也可以將憑證拿出去和他人交易,。 當時發(fā)行新股還沒有同時發(fā)行權(quán)證的市場,所以可以說索羅斯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因為權(quán)證能夠在市場上股票價格波動時降低風險,。當時正在流行的企業(yè)并購交易都存在風險,索羅斯從這種現(xiàn)象中想到了這種變通的方法,。這其實不是索羅斯獨創(chuàng)的,,索羅斯這時全身心忙于自己的工作,并沒有成為富豪的想法,,而是專注于利用哲學思想解決問題,。 3.兩人取得了什么成就 直到今天,索羅斯和巴菲特仍然繼續(xù)著他們的投資活動,,兩人在金融市場上所創(chuàng)造的長期高收益率仍未被超越。雖然索羅斯和巴菲特都是通過金融市場賺到財富,,但方法有所不同,。巴菲特是一個堅定的價值投資者,恪守自己的價值投資原則,,購買優(yōu)質(zhì)企業(yè)并且長期持有,,伯克希爾?哈撒韋已經(jīng)成了一家投資集團公司;索羅斯則是在復雜的金融系統(tǒng)中通過多樣性投資戰(zhàn)略獲得財富,。 ◆巴菲特,,在奧馬哈開始偉大征程并最終獲得成功 與老師格雷厄姆一起工作的過程中,巴菲特發(fā)現(xiàn)實際上兩人在投資觀念上存在差異,,有些地方甚至是相對立的,。比如巴菲特希望更加深入地分析企業(yè),格雷厄姆卻不愿意那么做,。當格雷厄姆1956年決定退休時,,巴菲特覺得,與其去別的證券公司繼續(xù)工作還不如建立自己的投資組合,。 巴菲特回憶說,,格雷厄姆追求的是能夠為投資者提供安全的簡單的投資方法。在挑選股票時,,格雷厄姆傾向于選擇那些價格便宜的股票,。格雷厄姆不關(guān)注企業(yè)的內(nèi)在價值和未來價值,不愿意深入進行企業(yè)的基本面分析。但是巴菲特認識到,,自己不僅僅是希望低價買入股票,,還要考察企業(yè)的運營狀況,以及將來成長的可能性,。 巴菲特不僅嚴格遵守價值投資原則,,從數(shù)據(jù)著手,列出表格,,對照分析與企業(yè)競爭力有關(guān)的市盈率,、利潤率、資產(chǎn)回報率,、增長率等指標,,還關(guān)心所投資企業(yè)的成長預(yù)期。 巴菲特弄清了自己對投資的獨特想法,,1956年他決定挑戰(zhàn)自我,,回到了故鄉(xiāng)內(nèi)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巴菲特決定在故鄉(xiāng)定居,,因為內(nèi)布拉斯加州有清新的空氣,、較低的犯罪率、好學校,,還有美國中西部獨有的職業(yè)倫理,。 為了使經(jīng)費降到最低,巴菲特還要節(jié)省開支,。巴菲特的想法最初并沒有獲得大家的一致認同,,但巴菲特并沒有氣餒,他首先說服了姨媽投資自己,。到1956年年終,,巴菲特最終成立了自己的投資組合,邁出了偉大成長的第一步,。建立投資組合時,,巴菲特對投資者們說過的話讓人印象深刻。 “我會像掌管自己的錢一樣管理大家的投資基金,,有了利潤大家分,,有了損失大家一起承擔。只有一條,,我不能向各位公開投資資金的操作方法,。” 巴菲特第一次闡明了他的投資原則:誠實運用資金,,不公開投資方法,。在他的報告公開之前,,連投資人是誰都沒人知道。他拜訪了奧馬哈的醫(yī)生,,還有他的親戚和朋友們,,請他們投資自己,最后巴菲特一共募集到105,100美元的初始啟動資金,。 投資組合1969年被巴菲特解散,,解散時的資金總額令人咂舌,高達104,429,431美元,。巴菲特管理投資組合的10余年中,,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年平均收益率達到道瓊斯指數(shù)的兩倍,實際投資組合年平均收益率為29.8%,。這個數(shù)字在巴菲特掌管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之后依然保持在年平均20%以上,。 10年而已,解散投資組合時白手起家的巴菲特總資產(chǎn)已經(jīng)高達2500萬美元,。這是一筆非常巨大的資金,,按今天的購買力計算約為4.6億元人民幣。巴菲特本人成了美國股票市場上的明星,。1969年,,巴菲特宣布解散投資組合,之后美國股市便陷入長期低迷,,直到1973年~1974年才又重新復蘇,,足以看出巴菲特選擇時機的精明。 比較之后,,26年間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和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的年收益率,巴菲特只有9年落后于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在股票市場上獲得長期收益的投資者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論發(fā)生什么情況,永遠堅守投資原則,。巴菲特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索羅斯,有洞察力的投資 索羅斯對競爭有著超越一般人的執(zhí)著,,這種強烈的競爭心理來自父親的教誨,。父親提瓦達對兩個兒子保羅和索羅斯的教育是以培養(yǎng)競爭意識為核心的,兩個孩子從小就要相互競爭,。雖然比哥哥小兩歲,,但是小索羅斯的競爭意識被激發(fā)了出來,網(wǎng)球,、游泳,、滑雪……或者超過哥哥,,或者只比哥哥差一點點。 在索羅斯看來,,對任何人而言,,競爭都是必要的。勝利時充滿歡喜,,失敗了坦率承認,,然后反省自己的失誤,是一個人應(yīng)該有的正確態(tài)度,。后來因為要埋首工作,,業(yè)余時間減少,索羅斯開始用賺到的錢填充渴望競爭的心,。 由于對沖基金的特性,,索羅斯無法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節(jié)奏隨心所欲地操作旗下基金。現(xiàn)實的制約讓索羅斯逐漸形成了盡可能速戰(zhàn)速決,,追求短期獲利的投資風格,。 巴菲特選擇那些價值被低估的企業(yè),買下它并且持有數(shù)十年,,幫助解決企業(yè)遇到的問題,,靠企業(yè)的業(yè)績增長獲利。索羅斯則不然,,他瞬間進入,,又在瞬間抽身而去,只關(guān)注自己的利潤,。換句話說,,索羅斯喜歡那些能讓自己獲利的企業(yè),但是碰到讓自己遭受損失的企業(yè)時,,索羅斯會反省自己,,而不是去詛咒那家企業(yè)本身。 這一時期的索羅斯也開始研究股票市場上的參與者們——他們的心態(tài),,以及市場的反應(yīng),,索羅斯開始擁有了自己獨特的洞察力。索羅斯整理出了反射性理論的頭緒,,通過觀察和分析人產(chǎn)生謬誤并且影響股價,、股價又和市場相互影響的現(xiàn)象,以及市場的偏離和自身強化,,最后形成泡沫和泡沫破裂的過程,,建立了自己的投資模型。 4.他們的投資總是成功嗎 盡管被稱做投資天才,,巴菲特和索羅斯也并非永遠都是成功的,。從1982年到2000年,,巴菲特的表現(xiàn)有9年落后于道瓊斯指數(shù),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價也有6年是下跌的,。1987年美國股市崩盤,,索羅斯基金損失慘重,市場一度盛傳索羅斯將退出基金行業(yè),。研究兩人投資失敗的案例和失敗后又是如何反省的很有意義,,因為他們的反應(yīng)和一般投資者有很大區(qū)別。成功的投資家和普通的投資家最大的不同在于:如何面對失敗,。 ◆巴菲特也會失手 有關(guān)巴菲特承認自己投資失敗的新聞報道并不難找,,巴菲特敢于承認自己犯的錯誤,尤其是整個市場不景氣,,股市下跌的時候,。 巴菲特最近幾年自己承認的失敗案例有好幾個,對醫(yī)療健康產(chǎn)業(yè)股票的投資就是其中之一,。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公開自己過去25年所持有的股票記錄的同時,,清算了身處健康產(chǎn)業(yè)的偉彭醫(yī)療公司(WellPoint)和聯(lián)合健康集團(UnitedHealth Group),巴菲特賣出這兩家公司股票的價格低于買入時的價格,。2009年巴菲特承認投資康菲石油是個錯誤,,他選錯了買入的時間點,2008年國際油價處于最高水平時巴菲特大量購買了美國康菲石油公司的股票,,結(jié)果損失慘重,,成為巴菲特投資失敗的又一案例。關(guān)于這次失敗,,巴菲特在給股東的信中坦言“2008年我犯了嚴重的投資錯誤”,。還有一個巴菲特和芒格都承認的失敗,雖然今天的伯克希爾?哈撒韋作為一家控股公司是成功的,,但是當年巴菲特買下它的決定顯然是錯誤的,。 1966年,巴菲特對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評價令人鼓舞,,他將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票納入了自己的投資組合,。 “1962年,,我們以每股7.62美元買了一些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票,。我們很幸運,公司里才能突出的管理者都還在崗位上,,即使不計算設(shè)備等的價值,,每股所包含的純資產(chǎn)也有19美元之多�,?傊�,,伯克希爾?哈撒韋是一家讓人眼紅的好企業(yè),。” 巴菲特提到的那位有才能的管理者名叫肯?大通(Ken Chase),。然而,,當巴菲特控制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經(jīng)營權(quán)之后,企業(yè)經(jīng)營卻陷入困境,。進入1970年以后,,美國紡織業(yè)收益就開始急劇下降,然而巴菲特直到1985年仍然沒有關(guān)閉所有的紡織廠,。巴菲特后來檢討自己的錯誤時稱伯克希爾?哈撒韋是一個“抽剩了的雪茄煙頭”,,巴菲特說自己沒能認清紡織產(chǎn)業(yè)面臨的日趨嚴酷的競爭,紡織廠在行業(yè)其他企業(yè)的攻擊下沒能產(chǎn)生收益,,拖了公司后腿,。 1961年,巴菲特通過自己的投資組合大量買入了一家名叫Demister Melds的公司股票,。巴菲特對公司進行了詳細分析,,并且定期訪問那家公司,結(jié)果很短時間之后巴菲特就將其賣出了(1963年),,原因是不必要的浪費和庫存拖累了公司業(yè)績,。這讓巴菲特第一次意識到了組織的惰性。對一家公司來說,,遠景非常重要,,但是,像經(jīng)營自己的企業(yè)一樣管理公司的經(jīng)理們和短期投資者之間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1987年,,索羅斯遭遇巨虧 索羅斯第一次經(jīng)受考驗是在1962年,他在斯圖德貝克公司的股票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套利機會,。這家公司正在發(fā)行“A”股,,這種股份將在一年后變成普通股。它們的交易價格比普通股低得多,。于是索羅斯買進“A”股并賣空斯圖德貝克普通股,,以期賺取價差。他還預(yù)計普通股一開始會下跌,。如果確實如此,,他打算平掉賣空頭寸,只持有“A”股,,等待他預(yù)期中的價格反彈,。如果普通股不下跌,他覺得他可以穩(wěn)賺已經(jīng)鎖定的價差,。但是沒想到,,斯圖德貝克的股票開始瘋漲,,更糟糕的是,價差并不是鎖定的,,因為A股的漲速慢于普通股,。 索羅斯承認自己無法保持超然態(tài)度,這次失敗給索羅斯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拔覐母绺缒抢锝枇隋X,而且我有徹底破產(chǎn)的危險”,,那個時候索羅斯的哥哥剛剛開辦了自己的企業(yè),,他的錢是不能虧的。 1987年美國紐約股市暴跌之前,,索羅斯預(yù)計到日本股票市場將崩盤,,于是大量賣空日本股票。但是后來紐約股市卻先崩盤了,,10月16日紐約股市暴跌之后,,索羅斯又投入10億美元大量買入標準普爾500成分股。但是到了10月19日,,股市再次暴跌,,這一次索羅斯處理掉了所持有的所有美國股票。巧合的是,,索羅斯離場之后,,股價止跌回升了。 1987年10月,,紐約股市崩盤,,索羅斯遭受了8億4000萬美元的損失,這筆錢相當于索羅斯基金全部資產(chǎn)的28%,。當時市場盛傳索羅斯的投資生涯將就此結(jié)束,,索羅斯自己也回憶說一度打算低價處理掉所有資產(chǎn),然后空手走出辦公室,,返回倫敦,。 1998年,索羅斯在俄羅斯遭受的損失超過20億美元,。1999年1月,,歐元開始在市場上流通,索羅斯相信歐洲央行會保護歐元幣值,,阻止其下跌,,最終卻在對賭中損失慘重,。1999年達到高潮的納斯達克科技泡沫進入2000年開始破裂,,索羅斯這次又逃走得太慢了,。當年納斯達克暴跌讓巴菲特和索羅斯的收益率都下降了。 5.兩人頑強的生存本能從何而來 正如前文所說的那樣,,索羅斯與巴菲特并非永遠保持成功,。然而,當其他投資者在失敗面前倒下去的時候,,這兩個人卻生存了下來,,并且至今仍然活躍在舞臺上。 那些成功的人常常說自己對成功既不陶醉也不感到幸福,,他們的感情大概是超越了某種界限,,達到了另一個境界。其實最重要的是在整個過程中巴菲特和索羅斯從不曾離開股市,,“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那么,兩個人頑強的生存本能從何而來,? ◆巴菲特,,靠天才般的執(zhí)著從市場起落中抓住機會 當巴菲特還在掌管自己的投資組合時,他回憶說每次看到繳稅清單都會想,,如果這么一大筆錢能夠留下來繼續(xù)投資該多好�,。“头铺氐牧邌莺蛷氖≈袑W到的謙遜最終讓他成為一名在市場上屹立不倒的偉大投資家,。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價也經(jīng)歷過下跌,。 1973年~1974年美國股市處于熊市,這是美國經(jīng)濟衰退的一段時期,,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價也由每股70美元跌至40美元,。1987年10月紐約股市崩盤,當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價由每股4000美元下跌到3000美元左右,。 1990年~1991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價由每股8900美元跌至5500美元。1998年~2000年,,巴菲特買下通用再保險公司之后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價由每股8000美元跌至每股5000美元,。1999年是慘不忍睹的一年,但也是從這一年開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每股賬面價值又開始了一飛沖天的上升期,。 巴菲特具有常人難以匹敵的勇氣。他手握足夠的現(xiàn)金,,當優(yōu)質(zhì)企業(yè)遇到困難時果斷出手買下它們,。巴菲特恪守自己的價值投資原則,從不后悔,他總是將危機轉(zhuǎn)變成發(fā)展的良機,。1999年市場上全是壞消息,,重視現(xiàn)金流的巴菲特卻依靠自己的眼光,制定了偉大的戰(zhàn)略,,最終為伯克希爾?哈撒韋購買了許多能提高公司價值的資產(chǎn),。巴菲特從不考慮怎樣躲過危機,他只是堅守自己的投資原則,,他的想法從他的話語中可以體會到,。 巴菲特說自己從報紙上看到股市暴跌、投資者損失慘重的新聞時臉上會掛著笑容,。他不斷強調(diào),,當股市下跌時,賣出者最終將遭受損失,,買入者才會獲利,。這個原則用在巴菲特自己身上也很合適。巴菲特說自己總是不斷重復犯的一個最大錯誤是:他不愿意為優(yōu)秀的企業(yè)支付高價格,。他反省說,,心里總是希望能用更便宜的價格買下那些優(yōu)質(zhì)企業(yè)。也就是說,,巴菲特喜歡某家公司,,卻嫌股票價格太高沒有買下它,然后股價又上升了,,巴菲特又錯過了買入的機會,。巴菲特對便宜的股票入迷,當股價上升,,巴菲特往往中斷購買,,這是巴菲特最常犯的失誤。 ◆索羅斯,,只要活下去就還會有機會 與巴菲特一樣,,索羅斯的生存能力也很強�,;鸸疽惶鞊p失幾億美元的事經(jīng)常發(fā)生,,許多對沖基金也因為突如其來的巨額虧損而被迫關(guān)閉。然而,,索羅斯的量子基金自1973年成立以來卻一直表現(xiàn)出很強的盈利能力,。到底原因何在?索羅斯有什么魔力,? 1987年紐約股市崩盤,,索羅斯損失慘重,,市場一度盛傳索羅斯將關(guān)閉基金。索羅斯后來回憶說自己當時的確有關(guān)閉基金的想法,。但索羅斯是個敢于擔當?shù)耐顿Y家,,在巨額虧損面前,索羅斯沒有退卻,,靠自己的出色才能在當年年底就扳了回來。在索羅斯看來,,只要能活下去,,總會有挽回損失的機會。索羅斯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所以能在金融市場屹立40年不倒,。 索羅斯曾經(jīng)一天損失9億美元,但掌管的基金卻連續(xù)保持了年均14%的收益率,。1998年,,索羅斯在俄羅斯市場遭受了20億美元的損失,當年年底旗下量子基金年收益率仍然高達17%,。索羅斯似乎擁有某種魔力,,德魯肯米勒對索羅斯的評價一語中的: “許多投資者甚至在承認失敗的那一瞬間,心里還是無法接受自己虧損的事實,。但是索羅斯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他能立刻忘掉已經(jīng)發(fā)生的損失,對外界的評論也能做到毫不在意,�,!�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德魯肯米勒看到了索羅斯的優(yōu)點,,也與索羅斯一起共事多年,,卻仍然沒能學會。2010年8月德魯肯米勒因為投資業(yè)績不理想和巨大的心理壓力解散了離開索羅斯之后自己創(chuàng)辦的基金,。索羅斯說自己最大的長處就是能夠自我克制,。說索羅斯的自制力來自于小時候面對生死考驗的經(jīng)歷并非沒有道理,因為暫時的虧損與生死存亡相比,,危險程度無法相提并論,,是輕微的損失,甚至根本不值一提,。 ◆斬倉 像索羅斯和巴菲特這樣的投資大師不使用“斬倉”之類的用語,,但是仔細分析兩人的投資方法,又分明包含“斬倉”的內(nèi)容,。巴菲特說自己發(fā)現(xiàn)所投資的公司“不再符合投資標準”的時候,,不會在乎是否盈利或者虧損,,會立刻處理掉所持有的那家公司的股票。索羅斯的情況是,,仔細聆聽市場的聲音,,當“市場反應(yīng)不對”的時候,不管損益情況立刻抽身而去,。 那么,,普通投資者為什么不愿意賣掉已經(jīng)虧損的股票?投資大師威廉?歐奈爾(William J.O.Neil)也有過類似的疑問,,為什么普通投資者在股票虧損7%~8%的情況下仍然不斬倉,?為什么基金經(jīng)理在投資組合下跌40%的時候還將其握在手中?同一只股票,,如果賺7%~8%就選擇賣出,,為什么虧損同樣的比例卻留在手中?是因為投資者預(yù)先設(shè)定的盈利目標和虧損目標并不統(tǒng)一,,還是虧損后不能繼續(xù)堅持原則,? 歐奈爾從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恩曼(Daniel Kahneman)的一個實驗中找到了答案�,?ǘ髀鼘⒔�(jīng)濟學和心理學結(jié)合起來,,開創(chuàng)了行為經(jīng)濟學�,?ǘ髀膶嶒炁c紐約一位神經(jīng)科醫(yī)生所做的實驗類似,。實驗結(jié)果表明,看到利潤之后,,人們更傾向于采取安全而非危險的投資方法,,當看到虧損時,則為了避免損失而甘愿忍受損失,。因為虧損時承受的痛苦更加強烈,,所以當虧損發(fā)生時,人們更傾向于選擇進行更加危險的賭博,。為了將自己已經(jīng)發(fā)生的虧損彌補回來,,結(jié)果會遭受更大的虧損,這是因為人們內(nèi)心對損失和獲利的反應(yīng)不同所致,。這就是所謂的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頁
關(guān)于我們
|
版面設(shè)置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