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縣建豪華辦公樓”、“貧困縣官員追求奢靡”等新聞近日屢見報端,,引發(fā)熱議,。網民認為,貧困縣“不差錢”,、“愛炫富”導致國家財政資金被揮霍浪費,,嚴重影響政府公信力。
網民呼吁,,未來應在完善貧困縣退出機制的同時,,改善貧困縣的評估認定和考核方式,強化問責和監(jiān)督機制,,確保扶貧資金“好鋼用在刀刃上”,。
“豪衙”扎堆傷民心
有網民表示,貧困縣建豪華辦公樓的“炫富”行為造成了不良社會觀感,,贏了面子,,卻傷了民心。
據報道,,一些國家重點貧困縣開始扎堆建“豪衙”,。安徽省利辛縣耗資4億元建多座豪華辦公樓,建筑面積超國家標準4倍,。湖北省房縣花費8000多萬元興建豪華辦公樓,,投資遠超審批規(guī)定,面積超標嚴重,。
“教育,、科技、醫(yī)保,、社保沒錢,,蓋豪華衙門卻不惜血本。人民如何能夠容忍,?”網民“向松祚”說,。網民“劉曉琳”也表示,面對貧困縣的豪華辦公樓,,建設者有沒有想過老百姓的看法,?作為貧困縣,群眾還沒有走上富裕之路,,就蓋起了豪華大樓,這是在給人民群眾“添堵”。貧困縣蓋豪華大樓,,贏了面子傷了民心,。
網民認為,貧困縣“亂花錢”折射扶貧監(jiān)測和評估機制缺失,、資金管理體制不完善和地方政府的“逐利”沖動,。
有報道指出,黑龍江省海倫市在“十一五”末(2010年)時,,還是一個農民年人均純收入8895元的小康縣,,到2010年11月申報時,財政數據卻變成了年人均純收入不足1300元,。2013年則獲批成為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這種現象說明有些所謂的貧困縣有造假‘戴窮帽’的嫌疑,,也反映了我們的扶貧制度中存在貧困動態(tài)監(jiān)測,、評估調整機制滯后的紕漏,到了該彌補的時候了,�,!庇芯W民表示。
“退出”機制待完善
有網民指出,,要全面評估和考核扶貧對象,,避免暗箱操作和弄虛作假。在對貧困縣實行動態(tài)管理的同時,,形成“退出”機制,。使得扶貧資金投入到真正的貧困縣,并主要用于改善民生,。
“一旦對貧困地區(qū)及其貧困狀況有了‘全息圖’,,就能夠進行精準式扶貧,對貧困人口和地區(qū)采取更具針對性的扶貧措施,�,!本W民“南國先生”說。
網民“王偉”表示,,貧困縣的入選需要陽光操作,,其設定標準、申報,、初選,、入選等要向社會公示,從而真正接受各界監(jiān)督,。對于違規(guī)募集資金,、超標建設豪華辦公樓的現象,,更需要嚴格問責提升違規(guī)成本,形成威懾力,,避免國家財政資金被揮霍浪費,。
還有網民建議,對貧困縣主政官員的考核要科學民主務實,,尤其是應該把提高貧困人口生活水平和減少貧困人口數量作為主要指標,。“長久以來,,對貧困縣官員的考核多停留在經濟指標上,,尤其是側重GDP規(guī)模和增速,這使得一些貧困縣官員花大力氣招商引資,,盡管表面上也有改善貧困的效果,,但往往造成環(huán)境破壞、產能過剩等后果,�,!本W民“董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