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資產收益率-3%中國去年對外投資虧損599億美元
2013年中國資本對外輸出所得與外國直接投資在中國投資所得利潤的軋差為-599億美元,,創(chuàng)出30年來的次高,僅次于2011年的-853億美元,比2012年擴大70%
外匯管理局近日數(shù)據(jù)顯示,,2013年我國對外投資收益逆差599億美元,,比上一年擴大70%。
這組數(shù)據(jù)再度激起業(yè)內人士對我國對外資產負債結構的討論,�,!岸己芮宄䥺栴}在于資產負債結構,,但并非一朝一夕可以逆轉,,無需過度炒作。目前的外儲投資多元化正在進行中,�,!币幻咏鈪R管理部門的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所謂資產負債結構主要是,,中國對外資產以外匯儲備資產為主,,對外負債以股權型(FDI、股權權證)負債為主,,即主要以股權型負債吸引外資,,通過外匯儲備對外進行以債權為主的投資。而兩者的投資收益率相差近20%,,這是造成中國對外投資收益持續(xù)逆差的根本原因,。
要調整資產負債結構,目前普遍的共識是提高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ODI)額度,,提高資本收益率,;但對于開放資本賬戶,學界還存在一定異議,。
599億美元外儲收益逆差
近日,,外匯管理局公布的2013年國際收支平衡表顯示,2013年中國資本對外輸出所得(涵蓋外匯儲備對外投資和對外直接投資)與外國直接投資(FDI)在中國投資所得利潤的軋差為-599億美元,,創(chuàng)出30年來的次高,,僅次于2011年的-853億美元,比2012年擴大70%,。
中國被公認為全球最大的債權國,,截至2013年12月末,中國央行持有的儲備資產3.88萬億美元,,對外凈資產1.97萬億美元,,但1.97萬億美元的凈資產卻換來了599億美元的投資收益逆差,投資收益率為-3%,。
外匯管理局在2013年國際收支報告中將599億美元的投資收益逆差歸因于中國的對外資產負債結構:“主要反映了我國對外資產負債的結構問題,,當期外商在華投資的收益較上年增長23%。”
根據(jù)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的測算,,2005年至2012年,,中國對外投資收益均值為3.3%;另據(jù)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資產負債表課題組的測算,,海外FDI在中國獲得的收益利差平均22%,,美國更高。
如此來算,,中國外匯儲備總額為3.88萬億美元,,資產年收益約為1280.4億美元,而中國1.5萬億美元的FDI年收益為3300億美元,。
多管齊下調整資產負債結構
一名接近監(jiān)管部門的人士表示,,我國投資收益長期為負具有結構性和歷史階段性,與我國對外金融資產在央行,、負債在民間部門的主體分布有關,,同時跟我國經濟的發(fā)展階段和經濟政策直接相關,即使不是積重難返,,但也非一朝一夕即可逆轉,。
從我國資產負債結構分析,中國對外資產過多地集中于儲備資產,,投資收益率遠低于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收益率,;而負債端則主要是FDI負債,如果不考慮巨額的外匯儲備資產,,中國私人部門呈現(xiàn)對外凈負債,,且主要是FDI凈負債。
截至2013年底我國對外凈資產為1.97萬億美元,,其中外匯儲備資產接近3.9萬億美元,,如果剔除外匯儲備資產,中國對外凈負債1.91萬億美元,,這部分主要體現(xiàn)為私人部門的對外負債,。
中國社科院基于對國家資產負債表的研究曾建議,要改善目前的資產負債表結構,,需要推進藏匯于民,,降低外匯資產在官方的集中度,同時推進中國企業(yè)尤其是民營企業(yè)的對外直接投資,,進而降低過高的FDI凈負債比重,。
中國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教授日前也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表示,中國外儲主要增長部分是資本金融賬戶,,而非經常賬戶,,如果能讓更多資本“流”出去,,中國的外儲未必增長那么多。
根據(jù)管濤日前的介紹,,2010年至2013年,,經常項目順差與資本金融項目對外匯儲備的貢獻率從之前的七三開轉變?yōu)樗牧_,而2014年一季度兩者對外儲的貢獻率更是轉變?yōu)橐痪砰_,。
“相比于通過吸引外資支持國內經濟建設,,中國應該更大程度地開放國內資本市場,通過債券市場吸引融資,,債券市場的融資成本要低于股權融資,,這是市場規(guī)律�,!币幻麣W洲在華外資行債券承銷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上述人士補充道:“這需要資本項目的進一步開放,,但從監(jiān)管機構最近的一些舉動來看,,債券市場正在逐漸對海外投資者開放,只是當前份額還非常低,,不足以影響到資產負債結構,,更直接的方式是推動更多的中國企業(yè)在海外進行投資,但鑒于中國企業(yè)海外投資經驗不足,,而且產業(yè)層次低,,目前中國企業(yè)在海外的投資收益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除了鼓勵企業(yè)走出去,,滬港通的實行也正在推動個人投資者進行跨境投資。
為了逐漸實現(xiàn)分散外匯資產過度集中于官方儲備,,強制結售匯制度也正在逐漸放松,,外匯管理局自2009年開始允許企業(yè)保持適度外匯余額以及允許境外利潤留存用于直接海外投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正在出現(xiàn)的一個新常態(tài)是跨境資金流動和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波動,,這對于中國資產負債表的改善在長期內也將起到調整作用,隨著中國經常項目逐漸實現(xiàn)平衡,,同時套利資金和套匯資金減少,,中國將逐漸告別外匯儲備快速積累的時代。
有學者認為,,轉變對外匯儲備的管理方式最為緊迫的事情是盡快削減外匯儲備余額,,進而降低外匯管理機構被動管理外匯以及官方外匯管理邏輯在資產安全與收益平衡的被動局面。
而早在年初,,人民銀行副行長,、外匯管理局易綱就表示,,龐大的外匯儲備已經超過了合適的額度,繼續(xù)增加已經不合算,,邊際成本已經大于邊際收益,。
金融改革糾正
除了鼓勵企業(yè)進行海外投資,對外經貿大學教授丁志杰認為,,包括人民幣國際化,、資本賬戶開放、利率匯率市場化等都是為了糾正過去的扭曲,,而這種扭曲是造成長期以來中國資產負債結構不合理的根源之一,。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余永定認為,資本賬戶開放并不一定能解決當前的問題,,其認為最關鍵的是央行淡出對外匯市場的干預,,解決套利、套匯問題,,然后才考慮資本賬戶開放,,因為資本賬戶開放在當前階段更多地意味著短期資本流入的波動。
而之前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教授霍德明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也表示,,資本賬戶開放的條件在當前國內外仍然存在利差的情況下很難實現(xiàn),,否則會出現(xiàn)短期跨境資本波動,影響中國金融系統(tǒng)穩(wěn)定,。
從現(xiàn)在監(jiān)管機構執(zhí)行的政策分析,,2014年應該是匯率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一方面,2月份以來的人民幣貶值為人民幣對美元日內波幅擴大提供條件,,央行已于3月17日宣布波幅擴大,;另外,央行及相關機構負責人多次強調,,將淡出常態(tài)式外匯干預,,人民幣匯率更多由市場決定。
更迅速,、更便捷閱讀深度解析,、分享新銳觀點,請掃描二維碼,,關注經濟參考報微信公共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