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24小時的蘭州水污染警告
在污染源仍未最終定論的情況下,,蘭州自來水苯超標事件中“遲到的24小時”引發(fā)外界質疑。
昨日下午,,在蘭州市召開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有關負責人表示,已初步查明,,周邊地下含油污水是引起蘭州威立雅水務集團4號,、3號自流溝內水體苯超標的直接原因。
本次新聞發(fā)布會同時顯示,,實際上蘭州威立雅水務公司(下稱“威立雅”)在4月10日15時(而不是之前媒體報道的17時),,就檢出出廠水苯含量超過國家10微克/升的限制標準。
從4月10日15時發(fā)現(xiàn)自來水苯超標,,到4月11日16時有關部門在微博上向蘭州市民發(fā)布飲用水安全警示,,足足超過了24個小時。為什么反應如此遲緩,,在這信息滯后公布的24小時里,,又發(fā)生了什么?
與此同時,,在蘭州昨日初步判定水污染事件與當年的爆炸事故留下油泄有關后,,有關污染源的爭議再起,。
事發(fā)后24小時發(fā)生了什么
早在今年3月份,田曉的同事和朋友圈中,,就有“自來水有股怪味”的說法,,但田曉因為在蘭州石化工廠工作的緣故,整天都和異味接觸,,對此并沒有特別在意,。
根據媒體報道,當時蘭州的確已出現(xiàn)自來水大范圍異味的現(xiàn)象,,盡管供水和相關部門很早就獲知了消息,,卻未及時公布,從而引發(fā)外界質疑,。
更加令人吃驚的是,,蘭州市自來水苯超標事件應急處置小組有關負責人證實,威立雅在4月2日也曾檢出出廠水苯含量為13微克/升左右,,超過國家限制標準,,但外界并不知情。
直到4月10日,,蘭州的自來水問題才迎來真正的分水嶺,。
根據昨日的新聞發(fā)布會,威立雅在4月10日15時,,已經檢出出廠水苯含量超過國家10微克/升的限制標準,。
當日17時,進一步檢出出廠水苯含量高達118微克/升,,22時自流溝(威立雅自來水一分廠與二分廠之間的中間段)苯含量為170微克/升,,11日凌晨2時檢測值為200微克/升,超出國家限值的10微克/升的標準多達20倍,。
威立雅從11日凌晨3時起,,向水廠沉淀池投加活性炭,吸附有機物,,降解苯對水體的污染,。當日早上7時許,威立雅將此情況上報至蘭州市委,、市政府,。
外界由此質疑,既然早在10日下午便已發(fā)現(xiàn)問題,,此后又展開多輪水質檢測,,威立雅為何直到11日早上才將情況上報,?
對此,,威立雅(中國)有關人士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威立雅并沒有推遲公布污染的意思,目前正在配合蘭州當?shù)卣驼{查組查找污染源,。但截至記者發(fā)稿時,,始終沒有收到威立雅方面任何以集團名義發(fā)出的聲明或表態(tài)。
據媒體報道,,接到威立雅報告后,,蘭州市成立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安排建設,、衛(wèi)生,、環(huán)保、安監(jiān)等部門進行監(jiān)測復核,。甘肅省和蘭州市有關領導11日趕往威立雅,,并于上午8時許召開專門會議,進行安排部署,。
按照緊急處置方案,,威立雅停運北線自流溝,排空受到污染的自來水,,南線輸水管道正常供水,。在此期間,市區(qū)降壓供水,,高坪及邊遠地區(qū)停水,,限制生產性用水。與此同時,,加大監(jiān)測力度,,對受污染的北線自流溝分斷面進行檢測,尋找污染源,。
即便如此,,廣大老百姓對事件依舊毫不知情,直到4月11日10時許,,新華社首先向外界發(fā)布了威立雅出廠水及自流溝水樣中苯含量嚴重超標的消息,。此后許多媒體相繼跟進這一消息。
消息一經披露,,蘭州市民議論紛紛,。一時間,網絡上也是傳言四起,,對于3月份自來水問題的記憶也再度浮現(xiàn),。“3月6日,,蘭州的自來水就有股怪味,,很難喝,。于是政府辟謠了�,?刹胚^去一個月,,自來水的味道又不對了,水質安全真成問題,�,!碑敃r有市民表示。
也正是在11日中午,,田曉在水廠的朋友幾次提醒他,,不要使用自來水,一定要用礦泉水,,但對原因卻三緘其口,。
田曉對記者表示,他對11日11時之前的事情并不知情,,也沒感覺,,一切恐慌和“囤水”都從11日中午開始。
當時蘭州市的真實情況是,,不滿情緒和恐慌情緒迅速蔓延,,市民們的手機短信里到處傳遞著水質污染的信息,親戚朋友也都開始轉告,,相互提醒趕緊購買純凈水,。
一時間,得到信息的蘭州市民開始涌向大街小巷的小賣鋪,、超市等,,搶購礦泉水、純凈水,、桶裝水,。
在蘭州市民主西路的一家純凈水專賣店門口,當時就排起了長龍,,一名婦女說:“一箱水漲到了40元,,要不是自來水污染了,誰也不愿花這冤枉錢,�,!�
在蘭州市永昌路的一家超市,許多顧客的購物車里裝滿了各種礦泉水,。沒有搶到礦泉水的顧客開始采購各種飲料,,甚至整箱的酒。大街上到處可以看到扛著礦泉水箱的市民,。同時,,蘭州各礦泉水,、純凈水、桶裝水供應企業(yè)貨源告急,,甚至開始從周邊的西寧,、銀川調貨,。
在群眾的恐慌情緒大面積蔓延后,,政府部門在11日16時由蘭州市委外宣辦、蘭州市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蘭州發(fā)布”發(fā)布消息稱:威立雅在進行水質檢測分析時,,檢出出廠水苯含量為78微克/升,,超過國家10微克/升的限制標準。經多路水質檢測,,判定黃河水指標和自來水廠一廠至二廠南線輸水管道水體指標正常,。一廠至二廠北自流溝水體可能被污染。但仍沒有告知公眾飲用自來水是否安全,。
直到4月11日17時,,蘭州市政府首次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對外宣布:未來24小時,,自來水不宜飲用,,其他生活用水不受影響。政府并宣稱,,針對因自來水苯指標超標影響居民飲用水安全的問題,,蘭州市將組織力量保障好瓶裝水貨源的供應。
至此,,距離威立雅10日15時首次發(fā)現(xiàn)問題已經過了不止24個小時,,這期間可能有不少市民已經把苯嚴重超標的水喝進了肚子,由此引發(fā)外界廣泛質疑,。
自來水苯含量超標事件發(fā)生3天來,,蘭州市民至今還在到處采購礦泉水,對自來水依然心存疑慮,,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污染源爭議
蘭州市“4·11”局部自來水苯指標超標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13日發(fā)布消息稱,初步判斷,,此次局部自來水苯指標超標應是周邊油污造成的,。
中國甘肅網13日晚間發(fā)布的最新消息明確,含油污水的成因是原蘭化公司原料動力廠原油(104.27, 0.53,
0.51%)蒸餾車間分別在1987年和2002年發(fā)生物理爆破事故造成渣油泄出,。
這部分印證了國家環(huán)境應急專家組成員王金生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的判斷:苯或來源于蘭州石化以往發(fā)生泄漏事故后滲入到地下的污染物,。當然,目前調查組還沒有完全從技術層面核實含油污水與自流溝內苯超標水體的關聯(lián)性,,還需進一步調查取證,。
如果污染源與以往事故有關,,那么自流溝為何現(xiàn)在才出現(xiàn)苯污染?王金生對此解釋說,,自流溝是水泥結構,,每隔一段有一條收縮縫,自流溝的設計壽期到了以后,,收縮縫老化,,滯留區(qū)的含苯地下水通過收縮縫進入自流溝,進而污染到水質,。
王金生還表示,,現(xiàn)已在自流溝附近地下約一米深處發(fā)現(xiàn)污水污油,但其成分還需做進一步測試,。
就在此前的4月12日,,媒體曾報道稱,中石油蘭州石化的一條管道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業(yè)的自流溝,。蘭州環(huán)保局長也認為,蘭州石化就是苯污染源,。
所謂自流溝,,是蘭州供水集團1955年建設之初鋪設的輸水渠,鋼筋混凝土結構,,截面兩米,,全長三公里多,全程沒有排水口,,初始鋪設兩條四孔生產輸水自流溝,。
威立雅在水處理過程中,先從黃河水源地取水引流到第一水廠,,經沉淀等初步處理后,,再經自流溝引到第二水廠,再經過必要處理后由第二水廠出廠,。
但有對蘭州石化熟悉的石化業(yè)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指污染的苯來自原油管道缺乏專業(yè)性。原油是多種有機物的混合體,,其主要成分是烷烴,。
自來水中的苯是一種芳烴,原油中的苯含量很低,。苯是煤焦油蒸餾或原油煉化的產物,,即是石油二次加工的產品。苯常溫下就可以揮發(fā),形成苯蒸汽,,溫度越高,,揮發(fā)量越大。同時,,苯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目前被認定污染的4號自流溝附近只有原油管道,自來水苯含量達到檢測超標的量,,只有數(shù)以百萬噸計的原油滲入才有可能,。
另一方面,有分析認為,,蘭州石化直接產出苯的煉廠,,距離官方公布的受污染自流溝較遠,,不可能直接污染到水源,,而按照中石油內部的安全生產規(guī)范,管道泄漏會有內控流程,,層層報批,。
2008年蘭州曾斥資1.5億整治過自流溝周邊環(huán)境,中石化[微博]青島爆燃事故后,,國務院曾要求排查化工管道安全,,蘭州的排查工作顯然不到位。而蘭州石化此前就在籌劃從現(xiàn)有廠址搬至蘭州新區(qū),,不過搬遷至今沒有完成,。蘭州石化過去10年曾發(fā)生過6起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