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ETC聯網的消息再次牽動高速公路公司和車主的神經,。日前,,有關部門發(fā)出通知,,決定組織開展全國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ETC)聯網工作,,力爭到2015年年底基本實現全國ETC聯網,,主線收費站ETC覆蓋率達到100%,全國ETC用戶數量達到2000萬,,這需要上百億資金,。到2020年,汽車保有量達到2億輛,,全面實現ETC需要投入資金或達千億元,,而這些成本基本上是由高速公路公司和車主來承擔。更需擔心的是,,目前力推的技術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技術,,不但遠遠落后于當前的技術形勢,而且不能有效解決路徑識別和干擾問題,。
目前我國通行費收取普遍采用的是“入口發(fā)卡、一車一擋,、出口繳費”的人工方式,,每次進入高速公路都要發(fā)卡建立臨時電子身份,收費過程中形成重復發(fā)卡,、收卡工作流程造成效率低下,。提高高速公路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已成為極為迫切的問題。
從全世界范圍來看,,ETC技術被認為是解決高速公路收費站擁堵的利器,。根據有關部門的測算分析,1條ETC收費車道相當于4至6條人工收費車道的通行能力,,與人工收費車道相比,,單車通過ETC車道的平均延誤將減少58秒,。
自1997年開始,,我國有關部門就開始進行基于5.8GHz ETC技術的研究,、開發(fā)和實驗。近幾年,,為了保障5.8GHz ETC技術在全國的大面積推廣,,相關部委出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然而,,推廣了這么多年成效并不顯著,。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上半年,,全國已有26個省(區(qū),、市)建設開通了該系統,但是開通ETC車道僅5762條,,ETC用戶數僅600萬,,ETC交易量僅占全國高速公路總交易量的8%至9%。
《關于開展全國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聯網工作的通知》要求明年底全國ETC用戶數量達到2000萬,。然而,,根據交通運輸部預測,我國2015年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5億輛,,假設2015年我國有2000萬輛汽車使用ETC,,對應的ETC普及率為13.3%,與日本2006年市場普及率20%還相差甚遠,。
業(yè)內人士稱,,ETC聯網工作已推動多年,一直進展不理想是由于5.8GHz設備價格貴,、不能有效解決路徑識別和干擾問題,。清華大學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表示,5.8GHz的產品是有源的,,有源產品電池需要更新,、需要維護,“有源的卡比無源的成本大概要高出5倍,。我國5.8GHz產品的制造工藝和技術水平比較落后,,不利于國有化,易被國外控制,�,!�
對5.8GHz產品出現的問題,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王笑京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美國和歐洲分別在2月和3月宣布以5.8GHz專用短程通信為基礎的互聯車輛系統開始推向應用,,并開始產業(yè)化,,我國也是這套技術,,但是有自主產權,現在也在向互聯車輛推進,,至于速度慢,、不支持多路徑等均為不懂技術的說法。5.8GHz技術是由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研發(fā),。
相關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底,,汽車保有量達到2億輛,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6萬公里,,預計將建收費站約7500個,,需要建設ETC車道3萬條,�,!盎�5.8G技術建立的ETC車道,,一個車道成本約50萬元,,用戶要花300元左右購買一個標簽,,平均150元用于電池更換,。到2020年,,全面建設ETC需要投資上千億元,。”一位接近交通部的相關人士表示,。
巨額投資由誰來出呢,?《關于開展全國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聯網工作的通知》指出,,對于ETC專用車道建設,、聯網收費系統改造、客服體系建設,、配套設施建設及ETC運營管理費用,,交通運輸部要求各省(區(qū),、市)應將其納入通行費支出范圍或財政預算給予保障,。對于交通投資資金本來就捉襟見肘的地方來說,如何保證資金到位成最大難題。
一些地方開始出現“綁架”車主消費的現象,,比如,,沈陽規(guī)定繞城高速公路免費,,前提是車主安裝ETC設備,否則繳納通行費全程需要36.9元,。
5.8GETC是唯一選擇嗎,?“5.8GHz ETC技術是三十年前國外使用的技術,現在已經遠遠落后于當前的發(fā)展形勢,,它并不屬于物聯網技術,,只是過渡技術,,最終還是要落到物聯網意義上的RFID(射頻識別)技術上來,�,!鄙鲜鋈耸勘硎�,。
據記者了解,,RFID可應用于車輛身份認證、電子收費認證,、交通流量統計,、運輸狀態(tài)監(jiān)控,、貨物信息收集等方面,�,?杉訌姾谲嚭吞着栖嚨墓芾怼B(yǎng)路費征收稽查和運政管理,。從頻率使用上看,,5.8GHz只能使用于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很難在它的技術平臺上設定更多的增值服務,,不能解決城市道路的管理,、尾號、城區(qū)擁堵等問題,而RFID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更重要的是,,RFID成本低,安裝一個車道成本不超過20萬元,,安裝一個標簽成本不超過20元,,基于RFID技術建設全國統一的高速公路綜合管理系統,共需建設資金95億元,。
長安大學交通運輸管理教授王建偉表示,,RFID技術采用BOT等方式,由金融機構或投資機構投資,,在一定區(qū)域內建立基于RFID技術的高速公路路徑識別及不停車收費系統,,交通部門因采用此技術節(jié)省下來的管理費用即可支付該設備的租賃和維護費用。汽車上的電子標簽可由金融部門出資免費發(fā)給車主,,如此可形成一個RFID技術商業(yè)運營良性循環(huán)發(fā)展模式。
明知技術落后,、成本高還被當成標準在全國推廣,,那么到底是市場配置資源還是政府配置資源?“如果政府職能不到位,,就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逆市場現象,,交通主管部門不能保護落后,有關部門應打破部門利益,�,!眹倚姓䦟W院教授張孝德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車主購買ETC電子標簽是市場行為,,由于ETC技術,、產品不止一種,交通主管部門不能自己選定技術,,不能替代市場,,應該通過公開招標采購,按照市場規(guī)則運作,,市場越大,、用戶越多、成本應該越低,,交通主管部門應該幫助各方降低成本,。
更迅速、更便捷閱讀深度解析,、分享新銳觀點,,請掃描二維碼,關注經濟參考報微信公共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