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周六宣布,,自2014年3月17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將由1%擴大至2%。此舉是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以及放松外匯管制上的最新舉措,,但由于市場此前已普遍有所預期,因此對于央行今日之舉并不意外,。
中國最近一次擴大人民幣匯率波動區(qū)間是在2012年4月,,央行當時將人民幣對美元即期浮動區(qū)間由0.5%擴大至1%。
而自2月份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多次出現(xiàn)“毫無預警”的大幅貶值現(xiàn)象局面,,面對熱錢等短期套利資金持續(xù)流入的局面,市場在揣測央行“刻意”壓低人民幣匯率的同時,,也普遍預期央行此舉是在為兩會之后即將進行的擴大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鋪路,,因此央行此舉并未太多出乎市場預料。
市場此前已普遍預期,,人民幣匯率波動區(qū)間的擴大范圍會選擇在相對保守的1.5%至相對激進的3%之間,。
央行表示,“擴大匯率浮動幅度充分考慮了經(jīng)濟主體的適應能力,有步驟地推進,,調(diào)整幅度在各類市場主體可承受的范圍內(nèi),。總體來看,,此次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浮動幅度擴大至2%是適當?shù)�,,風險也是比較小的�,!�
隨著人民幣對美元浮動區(qū)間的擴大,,央行如果“刻意”引導人民幣在短期內(nèi)迅速貶值,將會使得短期套利資金的套利風險加大,,同時也有利于緩解套利資金對人民幣匯率趨勢“只升不降”的慣性預期,。
央行解釋稱,擴大人民匯率浮動區(qū)間是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的制度安排,,與人民幣匯率升貶沒有直接關系,,人民幣匯率變化主要取決于以國際收支為基礎的外匯供求狀況。但是,,目前人民幣均不存在大幅升值和大幅貶值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