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山西省國土資源廳了解到,該省今年將安排5億元資金用于地質找礦行動,,同時鼓勵和支持包括民間資本在內的各類社會資金進入地質勘察領域,,形成多元投資、多方聯(lián)動的礦產勘察機制,。
自2005年以來,,山西省不斷探索建立礦業(yè)權價款找礦新機制。2013年,,山西省共安排地質勘查經費5.6億元,,批準立項找礦項目95個,,驗收往年地質勘查項目75個,新增煤炭資源量30.88億噸,,鐵礦,、鋁土礦、冶鎂白云巖,、石墨等礦種新增了一批資源量,。
山西省國土資源廳廳長李建功表示,今年山西省將從礦業(yè)權價款中安排資金5億元,,加強基礎地質調查與研究,,推廣勘察新技術、新方法,,努力尋找新的找礦“靶區(qū)”,,爭取找礦有新突破,形成大型礦產基地,,繼續(xù)開展老礦山深部和外圍接替資源勘察,,增加老礦山資源儲量。
據了解,,2013年6月,,山西省出臺了《省級地質勘查基金管理暫行辦法》,不斷完善地質勘查投入機制,。李建功表示,,今年山西將積極開展地質勘查投入機制改革,統(tǒng)籌中央和地方地質勘查資金,,重點用于基礎性,、公益性和戰(zhàn)略性地質勘查項目;同時,,以地質勘查基金中心為平臺,,拓寬和理順找礦資金渠道,積極吸引社會資金開展商業(yè)性地質勘查,,明確投資盈利分配方式,逐步形成健康有序的地質勘查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