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網(wǎng)站28日消息,11月22日,中國金融會計學會在京召開2013年學術年會,,會議主題為“利率市場化對金融機構及金融市場的影響”,。會議由中國金融會計學會會長馬德倫主持,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中國金融會計學會常務副會長潘功勝出席會議并做主題演講,。潘功勝行長重點指出,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仍面臨一些約束因素,。
潘功勝副行長首先做了“關于利率市場化的宏觀思考—利率市場化,、銀行資本充足性與金融市場結構”的主題演講,闡明了我國利率市場化的重要意義和進程,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思想和規(guī)劃,,以及當前推進利率市場化面臨的主要約束,,重點論述了利率市場化、商業(yè)銀行的盈利能力,、資本充足性與金融市場的宏觀結構間的高度關聯(lián)性,。他指出,利率是資金的價格,,其形成機制的優(yōu)化直接關系到資金的配置效率,。通過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讓市場在利率的形成和變動中發(fā)揮決定性作用,,有助于實現(xiàn)金融體系與實體經(jīng)濟的良性循環(huán),。近年來,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穩(wěn)步推進并取得重要進展,,貨幣市場利率,、債券市場利率、外幣存貸款利率先后實現(xiàn)市場化,,人民幣貸款利率管制也全面放開,,目前僅保留對人民幣存款利率的上限管理,市場機制在利率形成中的作用顯著增強,。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思想是:堅持以建立健全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利率形成機制為總體改革方向,,完善市場化的利率體系和利率傳導機制,充分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提高中央銀行利率調控能力,,增強宏觀調控的有效性,穩(wěn)妥有序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潘功勝行長重點指出,,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仍面臨一些約束因素,特別是利率市場化與商業(yè)銀行資本充足性及金融市場結構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lián),,是利率市場化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宏觀因素之一,。發(fā)展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可以有效降低我國經(jīng)濟增長對商業(yè)銀行資金供給的依賴程度,有效分散風險;同時,,社會融資渠道多元化也為商業(yè)銀行拓寬外源性融資渠道創(chuàng)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