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消耗和資產質量風險上升系主因
A股上市閘門緊閉,H股IPO則迎來一陣期盼。內地銀行赴港上市停頓了三年后,,今年第四季度初,,包括光大銀行、重慶銀行,、徽商銀行,、上海銀行等多家銀行在港交所門前排好了隊,初步計算,,這些銀行的募資規(guī)模超過1300億元,。
申銀萬國的一位銀行業(yè)分析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受A股低迷的影響和外界對中資銀行資產風險的擔憂,,銀行股市凈率普遍不高,,且估值水平處于低位,很難說現在是上市的最佳時機,,但面對互聯(lián)網金融等各種新業(yè)務拓展的沖擊,,對有些銀行而言,如果不上市則會錯過發(fā)展機遇,;再者,,資本消耗和資產質量風險的雙重壓力,讓這些銀行都在搶占先機,,在第四季度掀起了一波赴港上市的小高潮,。
 |
|
趙乃育/繪 |
|
熱度 內地銀行再掀赴港上市潮
近日,光大銀行收到證監(jiān)會的批復,,核準該行發(fā)行不超過120億股境外上市外資普通股(即“H股”),,并可于發(fā)行完成后在香港聯(lián)交所主板上市。至此,,光大銀行H股上市的境內審批環(huán)節(jié)全部完成,。下一步光大銀行將通過香港聯(lián)交所聆訊審核,進行境外審批工作,。
在相近的時期,,重慶銀行也已開始為在香港H股上市進行推介,并有消息稱,,該行下周開始正式路演,,接受機構投資者認購,最快預計可以在11月份掛牌,,該行的H股主要承銷商為高盛,、摩根士丹利,計劃募集資金約不高于10億美元(約人民幣61億元),。
除此之外,,還有消息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9月底時,徽商銀行就已在境外進行了預路演,,預計不久也將在港交所進行上市聆訊,。徽商銀行計劃在H股市場募資15億美元(約人民幣91億元),;該行的承銷團隊包括交銀國際,、中金、花旗,、匯豐,、中銀國際、中信證券國際,、摩根大通等9家投行,。
作為背靠上海金融中心、最具背景優(yōu)勢的上海銀行,,前不久剛取得上海自由貿易區(qū)分行試點資格,,即便如此,該行在上市這條道路上也籌劃多時,,但遲遲不見實質進展,。今年4月份上海銀行的股東大會上,該行高層就表示正持續(xù)推進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工作,,將發(fā)行A股和H股股票并上市的決議有效期均延長一年至2014年5月28日,。
根據上海銀行的上市計劃,擬在2013年內發(fā)行12億股H股,,預計募集資金150億元左右,,上市后募集資金在扣除相關發(fā)行費用后,全部用于補充上海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并將大幅提高該行一級資本充足率和總資本充足率,。同時,上海銀行還將在過渡期內積極推進A股上市,,擬募集資金150億元左右,,進一步提升資本充足率水平。
“上海銀行很早就在著手準備上市,,也是根據A股的狀況,較早轉戰(zhàn)H股的銀行,,不過,,由于A股市凈率偏低及股權轉換問題等,阻礙了內地銀行在港上市的定價,,上海銀行正在積極爭取H股全流通試點,,因此,,對于上海銀行而言,什么時候是H股上市的時間窗,,需要權衡的問題比較多,,比較復雜�,!苯咏虾cy行的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此外,廣發(fā)銀行一直傾向于以A+H形式上市,,計劃融資規(guī)模約350億元,,其中參與H股發(fā)行上市承銷的有高盛、德意志,、花旗,、美銀美林、麥格里以及瑞信,。
動因 業(yè)務規(guī)模擴張致資本快速消耗
經過2009年的快速擴張,,境內中資銀行均面臨不同程度的補充資本金的需求。今年實施的中國版“巴塞爾III”——《商業(yè)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顯著強化了對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監(jiān)管標準,,并同時明確了流動性和杠桿率監(jiān)管要求,。有機構統(tǒng)計,截至今年6月末,,A股有7家上市銀行資本充足率下降,,5家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下降。盡管銀監(jiān)會對銀行資本充足率設置了達標的過渡期,,但長期來看,,面對未來更加激烈的業(yè)務競爭和資本消耗,不少銀行仍面臨資本壓力,。
在此情況下,,光大銀行早已制定了資本補充管理規(guī)劃,并在股市低迷的情況下,,通過其他方式補充資本基礎,。繼2012年光大銀行成功發(fā)行67億元的次級債券后,近期,,銀監(jiān)會又正式批準了該行發(fā)行不超過162億元人民幣的二級資本債券,。同時,光大銀行本身也在強化內源式資本補充,,核心資本充足率由2012年底的8.00%提升至2013年6月底的8.34%,。即便如此,光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在A股上市銀行中也僅高于平安銀行,。
分析人士預計,,光大銀行一旦H股IPO完成,,則可以提升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4-1.8個百分點。
近兩年來,,銀監(jiān)會限制了城商行的擴張,,并要求這類銀行立足于當地市場,但不少城商行依然每年都會以增資擴股來支撐規(guī)模擴張,,彌補資本消耗,。就重慶銀行而言,該行的資本充足率呈現出逐年下滑趨勢,,資本充足率從2009年末的13.75%下滑到2012年末的12.63%,;核心資本充足率從2009年的9.76%下滑至2012年末的9.39%。
為此,,重慶銀行制定了2013-2015年“兩步走”的增資擴股方案,,即第一步為確保2013年業(yè)務發(fā)展和資本充足率達標,擬在2013年初通過增發(fā)2.6億股本,,共計補充約13億元的核心一級資本,;第二步,如果到了2014年IPO前景仍不明朗,,該行擬在當年再次增發(fā)人民幣普通股股票補充約12億元的核心一級資本,,確保2014-2015年的發(fā)展需要。
按照銀監(jiān)會新監(jiān)管要求和對資本充足率計算的規(guī)定,,重慶銀行內部估算,,如果繼續(xù)維持當前的股利分配政策,剩余留存利潤全部用于補充核心資本的話,,那么,,預計2013年末該行的資本充足率將為9.60%,低于監(jiān)管指標,;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則為7.53%,,逼近監(jiān)管紅線。
同樣面臨資本壓力的還有上海銀行,。截至2012年末,,該行資本充足率為13.17%,核心資本充足率為9.23%,,雖然高于同行水平,,但此前上海銀行將2012-2014年目標資本充足率由原來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一級資本充足率9%,、總資本充足率11%”指標分別調整為“9.5%,、9.5%和12%”,同時增加杠桿率指標目標5%,。如果上市不能在2013年完成,,上海銀行則只能通過新一輪定向增資擴股,對核心一級資本進行必要補充,。
農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認為,,目前銀行的利潤增長幅度在下降,要求分配利潤的壓力在增加,,從明年開始,,各銀行補充資本金的壓力會更重。
估值 預計發(fā)行價僅略高于1倍市凈率
從中資銀行市場估值水平來看,,自今年6月底以來,,H股市場中資銀行股持續(xù)反彈,部分中資銀行H股相對A股出現一定溢價,,但目前整個中資銀行無論A股還是H股估值仍處于較低水平,。同樣是城商行的寧波銀行和南京銀行,目前靜態(tài)市凈率分別只有1.04倍,、0.95倍,。
作為重慶銀行承銷團之一的建銀國際在一份報告中稱,“重慶銀行目前的估值介乎168億元至194億元,,相當于2013年盈利的5.8至6.7倍,。假設內地調控出現了A股‘軟著陸’的情況,重慶銀行的價值可能達170-200億元,,即重慶銀行2013年預測市凈率(P/B)合理值為1.25-1.43倍,,中位數為1.34倍�,!�
不過,,鑒于內地中資銀行股的整體市凈率水平,大多分析師判斷,,重慶銀行,、徽商銀行在H股的發(fā)行價定價也不會太高,發(fā)行價可能略高于1倍市凈率,,不過,,最終發(fā)行情況取決于發(fā)行時經濟環(huán)境狀況以及流動性狀況。對于上海銀行而言,,如果申請H股全流通試點成功,,增資擴股則會容易很多,整體的估值水平和市值也會高很多,。
“按照目前在港股上市的內地銀行估值,,2013年對應的中信銀行H股約為4倍市盈率和招商銀行6倍市盈率水平,預計光大銀行本次H股IPO發(fā)行價格區(qū)間為4-5港元/股,,募資380億-470億人民幣,�,!遍L江證券銀行業(yè)分析師劉俊認為,“光大銀行H股一旦上市,,其資產規(guī)模及業(yè)務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將進一步推動光大集團完成金融控股公司整合�,!�
實際上,,“境外普遍質疑中資銀行的資產質量,并且在新一輪投資開啟,,過去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還未有解決的情況下,,多個因素都可能導致明年銀行資產質量面臨下滑,那么,,明年越到后面,,H股上市的環(huán)境可能更為艱難,因此現在誰能搶占先機,,誰就為今后的發(fā)展奠定了資本基礎,。”申銀萬國一位銀行業(yè)分析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