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手搖獅,起源于贛東金溪縣瑯琚鄉(xiāng)楊村一帶,。據傳始于明末清初,,瑯琚山水源緊缺,山下河田干枯,,人畜焦渴,,村名們常因爭水而發(fā)生械斗,于是人人練拳習武,,家家特制一條木板凳,,上面刻著一個獅面圖像,英勇兇猛,。后來水源風波平息了,,人們和睦相處,其獅面板凳便成為村民練武的傳統(tǒng),,形成了眷念土地,、企望豐收、反抗強權的一種習俗,。每逢過節(jié)或五谷登場時,,男人們便要舞弄一番,以圖吉慶,,久而久之,,變凳為獅,發(fā)展為民間節(jié)日嬉耍的手搖獅燈。
手搖獅通過兩獅格斗,,中間以一位舉燈尊老的調和等動作,,模擬兩獅和好如初的過程。整個演出程序是:先為兩獅相斗,,繼而單球表演,,再到兩獅撲球戲弄為止,全場半小時左右,。其動作優(yōu)美,、壯觀。耍燈人儀態(tài)嚴肅,,身段柔軟瀟灑,,一人一獅,雙手操作,,
利用臂,、膀、腰,、肘,、腳做下蹲步模仿獅子撲球的嬌、憨,、頑,、兇各種神態(tài)。全場分“引獅下山”,、“雙獅瘙癢”,、“單球旋轉”、“雙獅撲球”四個階段,,耍獅人始終以蹲狀,、小幅跨步,耍球人手執(zhí)單球長棍,,以球引獅,,三退三進,三躍樁出,,收樁圓場,。舞獅者始終以矮子步行走,用“蹲跳”表現獅子跳躍,,“跪步”靜止式舔毛;舞球者氣宇軒昂,機動靈活,,在整個表演過程中占主導和指揮的作用,,配合嗩吶和打擊樂合奏,,氣氛歡快熱烈,。
手搖獅與其他民間燈彩節(jié)目所不同之處,在于它的動作簡單易跳,干脆利落,,涉及的場所不大,門前寺院,,田埂谷場均可娛樂,。獅的身軀由40個竹圈連串而成,用6根小杉木棍固定成型,,兩根主干長60厘米,,四根短桿,長40厘米,,大青竹破絲120根,,每根長110厘米,外披深綠色小紡60尺,,深黃色60尺,,大紅小紡60尺;兩朵大紅花扎在獅子頭上,項系銀鈴4個,。再用10卷彩紙剪成絨毛,,形象逼真,活靈活現,。另制兩個紅球引獅,,在五彩繽紛的燈光照耀下,色彩燦爛無比,,如今手搖獅發(fā)展成為紅,、綠、黃三組,,每組兩獅一球,,滿臺奔跳,相互追逐,,狂熱歡鬧,。以前,民間傳說擁有108套表演形式,,共分八節(jié)才能演完,。可惜由于后繼無人已大部分失傳,,現僅存亮相,、玩耍、搔癢,、搶球,、戲逗、游山、群戲等套路,。更讓人揪心的是,,年輕一代正逐漸淡忘了這門古老的藝術,村里的年輕人大多數在外打工,,后繼乏人,,急需保護。
2008年,,“金溪手搖獅”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