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采茶戲原名“高安絲弦戲”,,是在早期高安民間燈歌燈彩和儺舞等民間藝術基礎上,,吸收了明清時期本地的瑞河戲、鑼鼓戲等劇種的有益成分演繹而成的一種傳統(tǒng)表演藝術,。而作為江西地方戲曲劇種之一,,高安采茶戲具有“語言通俗生動,、行腔淳婉清越、氣韻剛柔交錯,、表演質樸優(yōu)雅”的藝術特色,。
高安采茶戲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富于生活情趣,。傳統(tǒng)小戲《四九看妹》于1959
年受到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贊賞;現(xiàn)代戲《小保管上任》于1964
年在上海引起轟動;傳統(tǒng)大戲《孫成打酒》兩次獲得國家級最高獎項;現(xiàn)代大戲《木鄉(xiāng)長》于1995
年獲得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及“文華新劇目”等獎項,,曾三次晉京表演,,榮獲首屆“中國民族文化博覽會”稀有劇種特別演出獎。目前累計有29
個劇目獲得國家級和省級獎項,。
高安采茶戲極具藝術生命力,,發(fā)展前景廣闊,然而由于諸多因素,,該劇種處于表演隊伍斷層,、編導和音樂人才短缺等困境。
2011年,,“高安采茶戲”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