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錢緊”態(tài)勢,,已由前期的實質性緊張演變?yōu)椤靶睦眍A期”作祟,,慣性作用造成了市場的“井繩效應”。昨日資金價格的飆漲,,很有可能是黎明前的黑暗。 南京銀行金融市場部固定收益研究主管黃艷紅表示,,除了央行表態(tài)不夠明確以及外匯占款走勢難以判斷外,,其他諸如供給、財政繳款,、季節(jié)性因素等都將對市場資金面偏利好,8月開始流動性狀況有望逐步好轉,。 “審計署嚴查地方政府債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相關新債發(fā)行,,供給降低將有利于緩解資金面壓力。同時按照歷史慣例,,8月份的財政存款上繳規(guī)模一般都不大。再加上7月末銀行沖存款動力遠不如6月末,,補繳準備金的沖擊也暫時遠去,流動性態(tài)勢會好于7月,。”黃艷紅指出,。 而昨日的市場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yè)拆放利率)及回購利率猛烈上漲,,也被多數(shù)人士認為是“最后一躍”——上海某貨幣中介公司資金主管告訴記者,價格最高并不意味著錢最難借,,實際上昨日的情況比上周四,、五要好得多,。她認為,昨日的價格上漲可能是一種資金慣性所致,,畢竟市場心態(tài)過于謹慎,。 數(shù)據(jù)顯示,,昨日的質押式回購利率全部上漲,,顯示資金中樞依舊高企。7天利率以70.21個基點的漲幅位居榜首,加權價格5.1165%則創(chuàng)下今年7月2日以來新高,。其他各期限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上漲,。 資金價格飆升帶來了資本市場的恐慌和“聯(lián)想”,成為昨日股市重挫原因之一,。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大跌1.72%至1976.31點,,跌幅為7月8日以來的數(shù)周新高。 廣發(fā)銀行資深交易員顏巖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價格高企表明市場的政策預期仍不明朗,,但隨著一個多月來的資金偏緊態(tài)勢持續(xù),機構的杠桿都已基本下調到位,。此外,,央行公開市場缺位,減少對沖操作的同時也為市場留下了“何時重啟”的懸念,。 黃艷紅指出,,7月底的銀行沖存款動力不強,因此8月初并不會出現(xiàn)類似7月那樣的大額準備金補繳,。但是要密切關注外匯占款對國內流動性的影響,。 由擔憂而造成的“井繩效應”,在普通投資者中則形成了另類的表現(xiàn),。昨日上午,一位長期與記者有聯(lián)系的上海散戶來電詢問:報紙上說本周美歐議息會議頻繁,,美國相關經(jīng)濟數(shù)據(jù)也要公布,,這會影響國內的資金面嗎?記者對此回復道:宏觀尤其是海外市場的宏觀變動,,有時會通過國外市場傳導至國內證券市場,,像期貨、股票,、債券等會有影響,。而傳導至國內銀行間市場的資金價格,已經(jīng)是最后一波了,,所以不必過于擔心,。 5月末開始橫亙一月的“資金荒”,在媒體渲染下,,無疑也為老百姓普及了相關知識,。但一朝被蛇咬就十年怕井繩,無疑會干擾正確的投資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