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奉化旅游,一般都要到雪竇山看看彌勒大佛,。大佛位于奉化市溪口鎮(zhèn)的雪竇山后山海拔369米山坡上,坐北朝南,,左手提布袋,,右手握佛珠,,慈眉善目,袒胸露腹,,笑容可掬,。這是以奉化布袋和尚基本形態(tài)為造型的中國化彌勒佛像。大佛居高臨下,,與整個巖體連成一體,,扎實堅固,穩(wěn)如磐石,,宏偉壯觀,,氣勢非凡,寶相莊重,,做工精美,,栩栩如生。
佛教自印度傳入后,,經(jīng)與中國文化長期融合,,逐步趨向中國化,其重要標(biāo)志就是彌勒佛造像為五代十國時的中國僧人布袋和尚所替代,。
史料記載,,布袋和尚名契此,自號長汀子,,唐末五代時奉化僧人,。他形體肥胖,蹙額大腹,,居無常所,,語默無常,能示人吉兇,,且能知天氣晴雨,。因為他常以杖荷一布袋,故人稱布袋和尚,。后梁貞明三年(公元917年)三月初三,,布袋和尚端坐在奉化岳林寺東廊磐石上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辟十叞踩蛔�,,肉身葬于城北封山佛塔亭,。
布袋和尚圓寂后,人皆以為他是彌勒轉(zhuǎn)世,,被奉為大肚彌勒佛,。北宋崇寧三年,岳林寺住持曇振首先在寺內(nèi)塑布袋和尚像作彌勒佛像供奉,。此后,,漢地佛寺也都把印度天冠彌勒像改為中國化布袋彌勒佛像。千余年來,,奉化被稱為彌勒應(yīng)跡圣地。
近代佛學(xué)泰斗太虛大師出任雪竇寺方丈時,,首次提議把雪竇山,、雪竇寺列入五大名山,定位彌勒道場,。1987年重修雪竇寺期間,,時任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的趙樸初贊同此說,并建議重建中的雪竇寺增加一座“彌勒寶殿”,,以凸顯五大名山,、彌勒道場的特色。建造露天彌勒大佛,,是奉化市旅游發(fā)展史上的大手筆,,也是一件繼往開來的文化盛事。對推動奉化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提升奉化城市文化價值,、加快奉化建設(shè)旅游名城步伐都將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