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深港兩地的落馬洲大橋,八公里的距離在以往半個小時內就能通過,,但是今年以來卻常常要堵三四個小時,。因為大量的貨車往返深港“兜圈”,有時候一天甚至要兜十幾趟,。為什么還會有如此多的企業(yè)把貨物在深港兩地兜圈,?他們能從中獲得什么利益?《經濟半小時》關注蹊蹺的反復通關,,調查巨額貿易套利現象,。
一、貨物往返深港兩地兜圈 物流企業(yè)苦樂兩重天
一份貿易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外貿進出口數據大幅度提升。一季度,,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13.4%,,出口增18.4%、進口增8.5%,。而其中,,最“不靠譜”的數據是對香港的進出口數據,今年3月,,內地對香港出口增長了92.9%,,創(chuàng)下了18年以來的最高紀錄。前4個月內地對港的進出口總值達到1505.9億美元,,增長66%,。其中,深港貿易總值的增長更是高達130%,,這樣的增長,,會不會有水分呢?《經濟半小時》記者趕赴深圳,,展開調查,。
在深圳福田保稅區(qū),由于跟香港直接毗鄰,,貨物進出最為方便,。通過連接深港兩地的落馬洲大橋,,從保稅區(qū)將貨物運至香港,八公里的距離在以往用上半個小時以內就能完成,。但是今年以來,,這個時間卻一下拉長到了3-4個小時。
炳記行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伍綺文,,常年在福田保稅區(qū)做物流運輸,,她告訴記者,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福田保稅區(qū)進出香港的通道就開始長時間堵車,。公司的一些司機因為排隊大感不滿,甚至因此有了辭職的念頭,。
伍小姐說,,好幾次都因為堵車耽誤了時間,公司的車最終沒有趕上出貨的船期,。她告訴記者,,堵車的原因是因為在保稅區(qū)和香港之間“兜圈”的車越來越多了。正規(guī)車輛需要到機場裝貨,,來回需要2-3個小時,,然而“兜圈”的車無需裝卸,出去一趟很快回來,,重新再排隊,,導致過關車輛增多。
什么車在“兜圈”,?它們又為何要在深港兩地“兜圈”,?就在伍小姐為堵車叫苦不已時,許多物流運輸企業(yè)卻在暗自高興,。因為大量的貨物往返深圳和香港之間“兜圈”,,意味著業(yè)務在大量增加。
深圳福田保稅區(qū)某物流公司香港司機告訴記者,,他和同行都樂于接這樣“兜圈”的活,,因為一般都是拉一些體積小、價值高,、重量輕的貨,,例如電子產品,而且往返得越多,,他們的收入也會跟著水漲船高,。平均每個司機每月因為“兜圈”能夠多收入5、6千塊,。
二,、相同貨物十天兜圈54趟 貿易數據“被增長”600%
從去年年底開始,,這位香港司機就經常拉著這樣的電子產品在深圳和香港之間“兜圈子”,有的時候甚至一天要來來回回十幾趟,。但是到底為什么要這樣兜圈,,他自己也說不清楚。在隨后的通關過程中,,這輛車遇到了海關的現場查驗,。
海關查驗關員告訴記者,過去福田保稅區(qū)和香港之間的日均通關量在1200輛,,但今年一季度,,日均通關的車輛增加到了1800輛。而增加的都是這樣體積小價值高的電子產品在大量通關,,這使得盡管海關關員擔心走私風險的增加,還專門加大了查驗的力度,,但從通關手續(xù)與貨物查驗上卻又找不出任何問題,。如果海關查驗的申報情況跟車輛的實際貨物相符,他們對這批貨物就正常放行,。
深圳福田保稅區(qū)海關物流監(jiān)控二科副科長歐陽強告訴記者,,海關檢查時,主要核對貨品的規(guī)格和件數與申報是否相符,,如果相符就對貨物正常放行,。記者跟蹤采訪的貨柜車申報的貨品是13件集成電路,金額為975萬元,,規(guī)格和件數均規(guī)范,,因此該車被海關順利放行。
然而,,根據深圳福田保稅區(qū)海關副科長劉浩遠調取的海關通關紀錄顯示,,這輛裝載著同規(guī)格同型號集成電路的貨柜車,甚至申報數量和金額都一樣,,在4月1日到4月11日的十余天時間里,,反復進出了54趟。
記者了解到,,保稅物流,、倉儲和加工是海關保稅區(qū)的主要功能。因為保稅區(qū)的倉儲等各種成本低,。因此一般情況下,,很多境外貨物都是經過香港進入到保稅區(qū)進行加工之后,再經由香港轉口運出境外銷售,。而貨物就算是沒加工過,,只要進出一次保稅區(qū),,就是實際進出境一次,按照現行海關統(tǒng)計辦法,,貨物的全部貨值就要被統(tǒng)計一次,。
以這批申報價格為5973375美元的集成電路為例,如果以600萬美元計算,,10天時間反復進出口50次,,在統(tǒng)計上,10天的進出口數據就增加了3億美元,。也正是因為這樣來回“兜圈”貨物的增加,,海關的統(tǒng)計數據就被推高到了一個驚人的程度。今年一季度,,整個深圳對香港的進出口貿易總值增長150%,,而福田保稅區(qū)對香港的進出口增長則達到了600%。劉浩遠肯定地告訴記者,,這是一個非常異常的增長現象,。
三、貨物一日游輕松套利 1億本金兜圈兩百次可賺5億
按照保稅區(qū)的功能,,貨物從境外進入到保稅區(qū),,如果沒有進行加工就再次出口到境外的話,貨物的價值不會增加,。那么為什么還會有如此多的貿易企業(yè)將貨物在深港兩地之間進行兜圈呢,?他們從中到底能獲得什么利益?
記者跟隨裝載集成電路的車輛,,一路到達了福田保稅區(qū)內的一處倉庫,,因為臨近下班時間,倉庫已經沒有來接貨,。此時,,這批價值975萬元的集成電路就被司機隨意的扔在了倉庫外的平臺上。也就是說,,這批貨根本不是急于用作生產的原料,。
這種“兜圈”到底可以獲得什么樣的利潤呢?這樣的利潤又能有多少呢,?記者采訪到深圳某報關行報關員,,然而他對這個問題也糾結了很久,他接觸的同一批貨一個星期就兜轉了二十次左右,,后來他聽別人說,,看似無意義的“兜圈”行為背后有大把利潤可圖。
業(yè)內人士馬先生告訴記者,利用人民幣“內保外貸”政策,,由境內銀行開具一年的保函提供擔保,,境外銀行為境內企業(yè)在境外的關聯公司發(fā)放人民幣貸款,以深港兩地間的利差和匯差進行貿易套利,。這在業(yè)內幾乎已經成為了公開的秘密,。
馬先生向記者詳盡地說明了“兜圈”業(yè)務的運作流程。首先,,境內企業(yè)將一千萬存到銀行,,要求銀行開一張一千萬的信用證。隨后,,該企業(yè)在境外的貿易企業(yè)買進這批貨,,境內企業(yè)把信用證交付給境外企業(yè),之后境外企業(yè)就可以憑借這張信用證到境外銀行兌現一千萬,。
貨物從香港進口到了保稅區(qū)以后,,境外的關聯企業(yè)可以再從境內企業(yè)手中將這批貨買回去,貨物再往香港出口一次,,境外的關聯企業(yè)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將這一千萬人民幣付結給境內的貿易企業(yè),。這樣就完成了一次“兜圈”業(yè)務。如此反復,。通過這一批貨物不停的“兜圈”,資金就可以不斷翻滾,。那么這種“兜圈”到底可以套出多少資金呢,?馬先生了解的例子讓記者嚇了一跳。
馬先生告訴記者,,香港的人民幣貸款利率一般為2.25%-2.5%,,而內地一年期人民幣存款利率為3.25-3.3%,可套的利差接近一個百分點,;此外,,境內企業(yè)還可以通過購買境內銀行年利率高于4.3%的理財產品進行質押擔保,那么利差還可以擴大,。如果用美元付匯再以人民幣收匯,,還能賺取0.48%的匯差。那么每次兜圈的利潤就可以達到2.48個百分點,。以一億元本金計算,,兜圈200次,就能套入資金200億元,,一年下來套利就可達4.96億元,。
“兜圈”行業(yè)就是通過不停的貨物進出口,賺取兩邊銀行的利率差價,。兜的圈越多也就可以獲得越多的套利,,業(yè)內人士說的這種例子聽起來簡直不可思議,。但是實際上這種情況在一季度的廣東并不少見。根據相關機構測算,,僅在今年一季度,,至少就有400億美元的境外資金通過“兜圈”方式進入了內地。那么如此大規(guī)模的貿易套利,,背后的推手到底是誰,?
四、進出口業(yè)務萎縮,、商業(yè)銀行繼續(xù)逐利,,導致貿易套利頻發(fā)
近期,美銀美林的經濟學家就指出:除去熱錢流入的虛假貿易,,中國1-4月貿易順差實際數額只有官方公布的610億美元的1/10,。而上文提到的相同貨物十天兜圈五十多趟的現象在珠三角比比皆是。誰在背后充當了牽線搭橋的角色呢,?
業(yè)內人士認為,,外貿行業(yè)整體不景氣是導致貿易套利頻發(fā)最直接的原因。受國際市場影響,,現在外貿企業(yè)進出口業(yè)務的利潤大都很低,,甚至不少企業(yè)生存都很困難。而人民幣的大幅度升值已經觸及到了企業(yè)的生死線,,面臨生死的問題,。
馬先生分析,進出口貿易受到國外市場經濟的影響,,在國外市場萎縮的情況下,,有這樣一個可以賺取利潤的機會,企業(yè)沒有不做的理由,。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告訴記者,,國內大型出口企業(yè)可承受的人民幣匯率是六塊五毛錢,而目前外貿企業(yè)面對的近期價,、中間價和遠期價分別是六塊一毛二,、六塊一毛八和六塊兩毛三,企業(yè)根本無法承受,。
今年以來,,人民幣大幅升值,市場也普遍預期未來人民幣升值步伐還將進一步加快,。同時國內經濟增長相對平穩(wěn),,利率水平相對較高,但歐美等發(fā)達經濟體一直維持低利率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使得國際投機資金進入國內市場的欲望強烈,。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yè)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說,,國內人民幣匯率存在管制,國內外利差水平也存在差異,,如此一來資本便有了一定的投機空間,。
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在操作層面,,銀行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香港市場沉淀了大量的人民幣需要釋放,。香港金管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香港地區(qū)銀行的人民幣存款達到6680.6億元的歷史最高點,。而另一方面,內地銀根緊縮,,內地銀行攬儲壓力較大,。在貿易套利過程中,內地銀行既獲得了大量的表外資金,,還可以收取可觀的手續(xù)費甚至獲取相應的利差,。
據廣州人民銀行分行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一直在關注貿易數據,涉及的相關的部門領導也在出差,,目前沒有什么進展和措施。因為沒有看到正式的文件,,也只是關注跟研究。
而對于導致熱錢涌入的虛假貿易問題,,已經引起了監(jiān)管層的重視,記者在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4月17日對廣東省內各銀行所發(fā)出的一份內部通知中看到,,央行廣州分行和深圳銀監(jiān)局分別發(fā)文叫停相關套利產品,。通知中要求各銀行即日起立即暫停辦理90天以上人民幣遠期貿易融資業(yè)務及相關組合理財產品銷售,并暫停為上述加工貿易企業(yè)開立跨境人民幣保函,。
與此同時,,海關也進一步加強了對保稅區(qū)進出口貨物的監(jiān)管,確保單貨相符,,同時還加大了對保稅區(qū)內注冊物流企業(yè)的資質審核,。而外匯管理局5月5日也發(fā)布通知,,要求加強對外匯資金流入的管理,。22日,,再次通知要求改進海關特殊監(jiān)管區(qū)域經常項目的外匯管理,。那么這些措施目前的效果如何呢?
從四月下旬開始至五月份,,在保稅區(qū)通往香港落馬洲的1號專用通道前,,車輛排隊的情況已經不見蹤影,。在各個部門的綜合治理之下,,福田保稅區(qū)的對港進出口業(yè)務也可謂是應聲回落。
深圳福田保稅區(qū)海關歐陽強告訴記者,,從今年的4月份下旬開始,進出車輛的量次突然驟減,,恢復到往年的1200輛車的平均水平。
從數據上看,,4月上旬,,福田保稅區(qū)物流貨物進出口值平均每天為11.7億美元,5月份這個數值降至1.9億美元,,下跌幅度達到了83.8%。由此可以判斷,,成規(guī)模的“兜圈”業(yè)務已經暫時消失了,但這種“兜圈”業(yè)務是不是就完全被遏制住了呢,?記者從一名司機的5月下旬的工作記錄上發(fā)現,同樣數量和重量的集成電路,,依然在深港兩地多次往返。也就是說,,少量的兜圈業(yè)務仍在繼續(xù)。業(yè)內人士表示,,即使廣東地區(qū)的銀行停止了這種業(yè)務,,不代表別的地區(qū)就不可以辦理,。只要有利潤空間,這種套利就會不斷的變化手法和方法,。正如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yè)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所說,,只要所涉的貿易量大,,其中一定會有大量的資金支付,信用證,、國際信貸,、內保外貸等業(yè)務勢必也要通過銀行來走,銀行在這其中肯定有利可圖,。
半小時觀察:
套利活動本身是保證市場效率和資本流動性的重要前提,,以美元離岸市場為例,96%的交易都是套利,、對沖或者投資功能,,只有不足4%用于實際貿易結算。因此,,也有人說資本套利本身是一個國家金融市場從封閉走向開放的必經之路,。但是當企業(yè)把主要精力放在專攻人民幣套利上;當虛假貿易成為了企業(yè)賺錢的工具,;當利差和匯差驅動下的套利活動變得猖獗時,,貿易數據難免失真。目前,,如何制止這種失真已經迫在眉睫,。否則的話,進出口實體企業(yè)沉溺于資本運作,,不僅造成貿易數字虛假,,也會加大決策層誤判外部經濟情況的風險,在流動性管理等方面造成誤差,,影響宏觀經濟的健康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