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媒體接連發(fā)文質疑三一重工財報海外業(yè)績有水分。其中,,三一重工普茨邁斯特“營收,、利潤大幅增長”一說,被媒體指出與其之前解釋相矛盾,。就2012年公司業(yè)務量持續(xù)下降,、庫存暴增的問題,當時三一重工給出的解釋是“收購普斯邁斯特所致”,。我們不禁要問,,三一重工收購普斯邁斯特帶來的到底是營收大幅增加還是庫存暴增?
此外,,針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質疑的“巴西項目自2010年以來的完整進程”,,三一重工卻很有技巧地僅僅回應了2011年1月18日起半年內的生產情況,避而不談自2011年7月18日起始到2013年5月3日為止的近兩年時間的生產量,。
針對媒體質疑其組織水軍攻擊記者,,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在微博上否認說,“我鄭重聲明本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水軍,,更沒有與任何水軍合作,!”
海外運營現狀成謎 巴西業(yè)績“摻水”?
據國際金融報報道,,海外營業(yè)收入無疑是三一重工年報的一大亮點,,但也成為爭論的焦點。2012年度,,三一重工國際市場收入由34.25億元飆升至87.40億元,,同比增長155.18%。據三一董秘肖友良介紹,,7.40億元是三一重工對普茨邁斯特首次財務并表后的營收數據,。“2012年,普茨邁斯特營業(yè)收入同比增長30%,,利潤大幅增長,。”
對這一說法,,有分析人士表示,,同樣是在這份年報中,2012年其業(yè)務量持續(xù)下降,,工程機械產品銷售44299臺,同比下降11.62%,,尤其是庫存量暴增40.72%,。對于庫存量的暴增,三一重工給出的解釋是“收購普斯邁斯特所致”,,這顯然與肖友良所說的“普茨邁斯特營收,、利潤大幅增長”的說法有出入。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三一重工近日以發(fā)布媒體通稿的形式回應了上海證券報對公司2012年及2013年一季報進行的解讀,,公司董秘肖友良也在接受采訪時聲稱“因地質結構原因不建(巴西)工廠”的說法不實。不過,,結合此份回應及肖友良的說法來看,,恰好印證了5月3日對三一重工巴西項目及業(yè)績“摻水”的質疑。
既然已承認“因經濟危機三一主動調整了在巴西的廠房建設節(jié)奏”,,卻又何以充滿矛盾地辯解“在巴西租用了廠房進行生產”,?更詭異的是,記者的質疑是針對三一重工巴西項目自2010年以來的完整進程的,,但公司卻很有技巧地僅僅回應了2011年1月18日起半年內的生產情況,,避而不談自2011年7月18日起始到2013年5月3日為止的近兩年時間的生產量。
三一重工財報褒貶不一
華創(chuàng)證券肯定三一重工的業(yè)績,,“三一重工作為工程機械行業(yè)龍頭,,具有行業(yè)內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管理團隊,和最為靈活的經營機制,,能夠較好地發(fā)現并滿足市場需求,,其研發(fā)、服務和營銷等核心競爭優(yōu)勢明顯,,重點產品市場份額均名列前茅,。其中,混凝土機械通過并購德國普茨邁斯特公司,,2012年銷售額超過300億元,,穩(wěn)居全球第一�,!�
但是,,中創(chuàng)宏貿易有限公司一大客戶經理質疑說,,“替三一重工銷售產品的幾十家銷售公司,基本上是原來三一重工各地分公司的翻牌公司,,三一重工通過自己控制下的銷售公司‘幫忙’就可以完成銷售業(yè)績,,銷售上的‘數字游戲’有虛增收入的嫌疑�,!�
此外,,IT時代周刊助理總編輯徐上峰表示,“4月26日,,三一重工公布了去年年報與今年第一季度財報,,其中,第一季度實現營業(yè)收入112.30億元,,同比下降23.5%,;凈利潤15.72億元,同比下降43.9%,。在行業(yè)表現算不錯,。但是,從去年年報來看,,三一重工員工大幅銳減,,2011年還有51827人,去年僅剩34887人,,裁員嚴重啊,。估計不大幅裁員財報也會很難看�,!�
向文波否認組織水軍攻擊記者
5月9日,,針對媒體質疑其組織水軍攻擊記者,向文波在微博上否認說,,“有意思,,今天居然有文章說我組織水軍瘋狂人身攻擊質疑三一重工記者,請看看評論和轉發(fā)量像組織水軍攻擊的樣子嗎,?媒體說話要有依據,,講是非。我鄭重聲明本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水軍,,更沒有與任何水軍合作,!”
向文波隨后連續(xù)更新微博說,“利用網絡,,發(fā)一篇根本沒有作者的文章,,通過公關公司瘋轉,這就叫水軍?奇怪該文章居然沒有作者名,,只有編輯,,但轉得挺歡的,怎么回事,?”“不知道寫這文章的記者朋友能否告訴我該水軍屬哪個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