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反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繼重慶官員雷政富后,,多地“表叔”,、“房叔”也接連曝光。
昨日,,再有微博實名舉報出現(xiàn),,財經媒體人羅昌平在其認證微博上連發(fā)三帖,向中央紀委實名舉報某部級高官,,稱其一是涉嫌學歷造假;二是與商人倪日濤結成官商同盟,,官員之子在后者公司持股并擔任董事,,三個匯豐銀行賬號多次收到公司巨額匯款;三是有作風問題,。
當事方否認舉報內容
對于這些舉報內容,,當事人之一倪日濤昨天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解釋稱,這“當然都是誹謗”,,雖然他與該被舉報官員相熟,,且官員的兒子也確曾在他公司上班,但“我和他(官員)沒有業(yè)務往來,,他也沒有批復我任何項目,,銀行貸款我都沒有貸到,貸到也是正常合法貸款,�,!蹦呷諠否認往被舉報官員賬戶打錢,,“根本沒有這么回事”。
截至記者發(fā)稿,,上述三個舉報微博的直接轉發(fā)量已超過2萬條,,評論數(shù)千條。
隨后,,該官員所在部門的新聞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對媒體回應稱:“上述消息純屬污蔑造謠”,。該負責人還說,目前被舉報官員已經得知此事,,其本人正在國外訪問,,“我們正在聯(lián)系有關網絡管理部門和公安部門,正在報案,、報警,。將采取正式的法律手段處理此事�,!北緢笥浾咴谠摬块T官方網站看到,,該官員這幾日正在國外參加重要活動。
此外,,倪日濤還向本報記者稱,,事態(tài)發(fā)展到此,可能與其公司此前一名高管的矛盾有關,,他們因為加拿大項目的原因互有攻防,。倪日濤分析,舉報信源或來自于此,。他認為舉報是拿歷史來做文章,,而舉報背后也可能存在政治或經濟利益等原因。倪日濤目前在四川,,他對本報記者說,,“這兩天我就回上海了,形成一個團隊專門處理這件事,�,!�
對于此事,本報記者多次聯(lián)系前述部門新聞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以及羅昌平,,對方電話都處于無人接聽狀態(tài),。羅昌平的舉報文章中,主要涉及商人倪日濤的商業(yè)活動,,稱他曾于七省先后租賃或收購八家造紙企業(yè),,總資產號稱數(shù)十億元,但最后八家企業(yè)僅余福建一家運轉如常。
此前的公開報道也顯示,,2009年明星陳好,、張羽在黑龍江國中水務(11.14,0.21,1.92%)股份有限公司(600187.SH,原稱ST黑龍,,現(xiàn)為國中水務)復牌后的一夜暴富,,讓銷聲多年的神秘浙商倪日濤浮出水面。
倪日濤為介入重組ST黑龍的中竹控股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此前,,該公司通過旗下中竹紙業(yè)集團,先后控制了四川雅安竹漿廠,、福建邵武竹漿廠,、江西宜春造紙廠等企業(yè),并一度控制過延邊石峴白麓紙業(yè)股份有限公司(600462.SH),、吉林紙業(yè)股份有限公司(000718.SZ,,現(xiàn)為蘇寧環(huán)球(6.51,0.05,0.77%))等上市公司。
官員子女是小股東
羅昌平稱,,倪日濤“善于在國有企業(yè)陷入困境時介入重組,,接管國企期間,不時運用抵押資產獲取銀行貸款,,或者成立上游公司以關聯(lián)交易等方式獲得資金”,,“在疾風暴雨式的收購過程中,他于國企間的進退似乎總能游刃有余,,一路綠燈,。而位居審批鏈條上的官員或其家屬,不時變身為倪氏公司的股東和高管”,。
羅昌平的舉報稱,,2003年6月,倪日濤在加拿大卑詩省注冊成立加拿大綠色資源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的股權結構為:倪日濤90%,、郭某10%,雙方共同擔任公司董事,。而郭某本是某國家局的處級干部,她于2005年12月將股東及董事的身份變更為自己的兒子劉某,。郭某的丈夫,、劉某的父親,正在國家某部門擔任要職——也即羅昌平實名舉報的部級官員,。
其中提到倪日濤有“一個極富膽色的計劃:在國內銀行貸款2億美元以上,,收購一家加拿大企業(yè)New
Skeena制漿廠。鮮為人知的是,在他赴加重組以前,,標的資產其實已被其控制的境外公司提前收購,。概而言之,這是一場涉嫌以項目撬動銀行資金,,‘自己收購自己’的跨國資本游戲,。相關人士的舉報,令這一幾欲實施的‘左右互搏’之舉終止”,。
該收購案由于功敗垂成,,“資金無法到位,無法如約投資復產,,遂驚動當?shù)厥「�,,政治影響很大”。羅昌平的舉報文章中還稱,,“此案政治影響的因素還有,,因中國一位官員以政府信譽為其背書,使這起普通的企業(yè)收購裹上一層‘官方色彩’,�,!�
對于舉報文章中提到加拿大綠色資源有限公司的股權結構,倪日濤表示:這其中確實有劉某的名字,,但這是個小股東,,因為是貿易公司,也沒多少資產,,注冊資金才10萬加元,;劉某占百分之十的股份,而且是實際到位的資金,,不是干股,,現(xiàn)在早已經退掉股份了,現(xiàn)在也已經沒關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