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收官在即,
2010年上市的漫步者也交出了其2012年的答卷,,漫步者在其2012年報中的現(xiàn)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對個別科目做了大額的調(diào)整,,然而根據(jù)財務科目的勾稽關系,仍無法驗證其財務的真實性,。
多處財報科目存疑
仔細翻閱漫步者近三年的財務報表不難發(fā)現(xiàn),,漫步者財報中多處相關科目之間未形成勾稽關系。
比如,,2010年報顯示,,其他應收款共計約259萬元,其中保證金,、GST稅金和應收出口退稅共計144萬元,,員工借款34萬元,剩余還有81萬元其他應收款未標明性質(zhì),。而公司2011年報則顯示,當期未對員工支付借款,,但是期內(nèi)員工還款額卻達223萬元,。
在2012年報中也可發(fā)現(xiàn),漫步者母公司在期內(nèi)不存在長短期借款,,但是現(xiàn)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顯示,,母公司財務費用是686元。
而且漫步者2012財報也是如此:合并財務報表中現(xiàn)金流量表補充資料顯示,,財務費用是40.8萬元,,在合并財務報表財務費用明細中卻顯示,年內(nèi)的利息支出是2.4萬元,,匯兌損失11萬元,;漫步者2010年報合并財務報表財務費用的利息支出是48.6萬元,匯兌損失-29.95萬元,,其他是37.79萬元,,而母公司現(xiàn)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財務費用竟然達到165.86萬元。更典型的問題是,,更新過的2011年報中,,內(nèi)銷額6.53億元,出口銷售原本是17792.14萬元,,但在修訂后的2011年報卻寫成了7792萬元,,合計應是83058.73萬元,但披露額度卻寫成3058.73萬元,,其他數(shù)據(jù)卻沒有發(fā)生變化,。不知是工作人員失誤還是其他原因。
悄然調(diào)整上年數(shù)據(jù),?
根據(jù)2011年年報,,漫步者2011年未發(fā)生納入合并范圍的變化,,其應收項目的減少是4433.67萬元,而“應收項目的減少”由來是應收賬款,、應收票據(jù),、預付款項、長期應付款和其他應收款中與經(jīng)營活動有關的款項之和的期初與期末之差,。
2011年期末應收票據(jù)和應收賬款之和是4307.19萬元,,期初應收票據(jù)與應收賬款之和是3317.06萬元,而期初的其他應收款和預付款之和是946.75萬元,,那么即便期初的金額都與經(jīng)營活動有關,,期末的金額都與經(jīng)營活動無關,那么應收項目減少的最大額也應該是(3317.06+946.75-4307.19)=-43.38萬元,,而非4433.67萬元,,
那么,這4433.67萬元是如何出來的呢,?
然而,,漫步者2012年報中披露的2011年合并財務報表現(xiàn)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的應收項目的減少變成了-2002萬元,不再是2011年報披露的4433萬元,。
但這仍然不符合邏輯,,即便期初的其他應收款和預付款均與經(jīng)營無關,而期末的均有關,,那么經(jīng)營性其他應收項目的最小額也應該是-1435.84(3317.06-4307.19-184.48-261.23)萬元,,不大可能低至-2002萬元。
而在漫步者2012年母公司的現(xiàn)金流量表中,,應收項目的減少是765.55萬元,,其他是1.83億元,然而母公司資產(chǎn)負債表中應收項目的期初之和是319萬元(219+8+92),,即便期初應收項目全部是與經(jīng)營活動有關,,期末四大應收項目全部與經(jīng)營活動無關,那么全年母公司應收項目的減少額最多也就是319萬元,,這一計算結果與漫步者所披露的765.55萬元存在明顯差距,。
對于上述問題,漫步者董秘李曉東表示,,自己正在開會,,沒有時間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