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料照片 |
中信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田國立15日出任中國銀行黨委書記,,中行在其官方網站中已披露田國立的簡歷,。對于有著豐富金融機構從業(yè)經驗的田國立而言,,執(zhí)掌中行后,,他將面臨新的挑戰(zhàn)。
田國立其人
從中國銀行網站披露的田國立的公開履歷來看,,田國立有著豐富的在金融機構工作的經驗,。自1983年畢業(yè)于湖北財經學院之后,1983年7月至1993年1月間,,田國立在中國建設銀行多個崗位工作,,先后擔任支行副行長和支行行長。1994年7月至1997年7月任中國建設銀行總行營業(yè)部總經理,1997年7月至1999年4月任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助理,。
1999年,,中國國有銀行改革開啟,信達,、華融,、東方和長城四家資產管理公司相繼成立,并對口接收四大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就在此時,,田國立離開建行,來到信達資產管理公司,,1999年4月至2010年12月,,歷任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總裁,,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在田國立的任期內,信達發(fā)展迅速,,成為四家資產管理公司中業(yè)績最好的一家。他也推動了信達的商業(yè)化轉型:2010年7月16日,,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2012年3月16日,信達正式引入全國社�,;�,、瑞銀資本、中信資本,、渣打銀行四家戰(zhàn)略投資者,。此后,在2010年12月至2013年4月間,,田國立擔任中信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其間曾兼任中信銀行董事長、非執(zhí)行董事,。
“從田國立的履歷來看,,他和前任董事長肖鋼在監(jiān)管部門有較多工作經歷不同,他有著更多地在金融機構的履職經驗,。尤其他是從建行的基層一步一步地做上來的,,應該說具備很強的業(yè)務能力和管理能力�,!鼻迦A大學博士后研究員付立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他還表示,在信達的經歷也使得田國立具備多元化經營的經驗,而這些經驗可能也會被他帶入未來中行的發(fā)展戰(zhàn)略中,。
內外兩線的選擇
實際上,,自從2003年肖鋼就任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之后,尤其是從2004年股改之后,,中行的重心就開始向國內業(yè)務轉移,。肖鋼在2010年3月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如此表示,“中行在調整國內和海外業(yè)務比重,,今后外匯資產占總資產比重會下降,,來自海外的收入和利潤占全集團比重也會下降,但這一比例始終會保持在20%以上,�,!�
在2008年末啟動的四萬億大投資中,中行抓住機會,,投入巨大信貸資源“重倉”國內業(yè)務,。尤其是在2009年,在國家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的大背景下,,中行實施了比較激進的信貸投放,。2009年當年,全年中行新增人民幣貸款創(chuàng)下1.17萬億的天量,,是當年全國9.58萬億人民幣新增貸款的12%,。中行的此種戰(zhàn)略轉變被外界解讀為“向內轉型”。
這一思路的調整也在中行的數據中有所體現:2004年,,中行海外資產占比為52.89%,;2005年,這一比例降為40.6%,;2006年,,中行海外資產占整體集團資產比重只為23.5%,海外機構營業(yè)利潤貢獻率為37.1%,;2007年,,這一比重再次下降,分別為22.6%和32.5%,;而在2008年,,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這一比重僅為24.8%和7.2%,。根據2012年年報的最新數據,,中行海外機構資產總額和稅前利潤在集團中占比分別為23.52%和18.62%。當然,,盡管海外業(yè)務占比在不斷下降,,但是中行的國際化程度在國內同行中仍然坐穩(wěn)第一的位置,,而且比其他國有大行高出不少。
但是,,這種業(yè)務戰(zhàn)線向國內收縮的思路也遭到了一些質疑,。一位中行人士對記者說,中行因為此前長期在海外發(fā)展,,所以對國內網點的開發(fā)不如其他銀行,,國內網點在數量上和同為四大行的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農業(yè)銀行相比完全不占優(yōu)勢,而網點正是銀行吸收存款業(yè)務的基礎,。
“在四大行中,,中行的資產規(guī)模最小,但是海外業(yè)務占比最高,,這意味著一旦遇到外部風險,,它的反應會更加敏感。在金融危機之后,,中行的業(yè)務結構調整應該也是出于這方面的考慮,。不過,中行的業(yè)務網點少是它的劣勢,,在國內的同質化競爭中,,還是不容易的�,!备读⒋褐赋�,。
業(yè)務重點再轉移
實際上,對中行而言,,重新提升海外業(yè)務比重,,已經成為其確定的目標,。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在中行2012年業(yè)績發(fā)布會上表示,,“未來三到五年,海外業(yè)務所占比重包括海外創(chuàng)造的稅前利潤或營業(yè)收入所占比重能達到30%左右,�,!�
“不過,田國立的經驗更多的是在國內,,海外工作經歷不多,,兩者的融合也是田國立可能要面對的問題�,!备读⒋赫f,。
事實上,在海外業(yè)務的發(fā)展上,,中行也面臨著來自工行等競爭對手的壓力,。與中行新設網點的內生式增長方式不同,,工行的并購和申設機構并舉的國際化擴張速度更快。數據顯示,,工行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末,,工行境外機構總資產1627億美元,,占集團總資產5.8%,;稅前利潤16.7億美元,,同比增長21.8%,。“在未來,,中行也可以更多地考慮這種并購方式,�,!备读⒋褐赋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