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城又“攤上事”是相對于其在2011年的尷尬處境而言的,。 由于綠城是習慣“狂飆突進”的,,對高地價,、高負債似乎總是揮揮手,,分外輕松,,但這種分外輕松在2011年“攤上了事”。 在2011年,,在更加嚴厲的房產(chǎn)調(diào)控面前,,一度位列房企三甲的“地產(chǎn)大鱷”,綠城不得不面對資金鏈斷裂拷問,,過上了“賣子求生”的狼狽日子,。在2010年,綠城的負債率高達1132%,。2011年上半年,綠城總借貸一度高達350億元,,凈資產(chǎn)負債率較2010年末再度上升31.2個百分點,。2011年,綠城差一點沒緩過來,。 2012年下半年,,一直到“新國五條”出臺,綠城顯然恢復了原來的樣子,,我行我素“狂飆突進”,在各地勇當“地王”,。隨著歷史上最嚴的房地產(chǎn)調(diào)控政策——“新國五條”的出臺,,特別是各地“新國五條”細則出臺,綠城無疑又“攤上事了”,。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對綠城2009年轟動一時的“地王”做了一線調(diào)查,,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綠城通州地王將要遭遇“北京國五條”有關細則的約束,。該地王已經(jīng)苦熬三年有余,,預計成本每平米已經(jīng)超過2萬元�,!熬唧w開盤價格還沒定,初步預計將超過3萬元/平方米”,,這是綠城銷售人員的預計,,綠城3萬元/平方米的一廂情愿正在變成不爭的事實。直接原因是,,京版國五條細則規(guī)定,純新盤預售定價要參照周邊樓盤的實際成交價格,,綠城周邊樓盤的實際成交價也是2萬元剛出頭,。如此推斷,綠城此“地王”能賺個吆喝就燒了高香了,,虧得一塌糊涂也未可知,。 “地王”的定價尷尬,,給綠城帶來多大的“事”,相信終是紙里包不住火,,能躲藏幾天,,不得而知。 去年10月底以來,,綠城“搶地”可謂“氣貫長虹”,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搶地”毫不含糊,,細讀記者對通州地王的調(diào)查,筆者也增添了不少對綠城其他“地王”的擔心,。一度位列房企三甲的綠城如果再步入“賣子求生”的老路,,
豈不可悲,! 更何況各地出臺的“國五條細則”雖有差別,各二,、三線城市的細則也相對“從簡”,,但都不是僅僅只聚焦在征收“20%個稅”上,而是組合拳,。比如,,重慶提出“加強預售管理,對報價過高,、漲幅過快的商品房項目,暫不核發(fā)預售許可證”,;合肥要求“對預售方案報價過高且不接受物價,、房產(chǎn)部門指導的商品房項目,價格主管部門暫不予以價格備案,、房產(chǎn)部門暫不核發(fā)預售許可證”等等,。 “北京國五條細則”,更為嚴厲的是對開發(fā)商的硬約束,,
這在綠城通州項目的定價中已有所表現(xiàn),。 筆者認為,地產(chǎn)商對本輪房地產(chǎn)調(diào)控應有清醒的認識,,對拿地策略,、促銷手段等做適當?shù)�,、相應的改變,對搶下的“地王”也早有盤算,,也許才能一帆風順,,特別是對去年瘋狂拿地,一路高歌猛進的房地產(chǎn)商來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