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3月6日),國家發(fā)改委主任張平在答記者問時稱,,正在研究油價形成機制的改革方案,。具體設想有:一是,計劃將周期調短,,以能夠適應國際油價頻繁變動,;二是,準備取消“連續(xù)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調價的限制,,按照一定的周期該調就調,。對此,兩大國有石油公司高層均表示歡迎,。業(yè)內人士則認為,,機制改革后國內將迎來更頻繁的調價,,或給國內市場和CPI帶來沖擊,為此應及時出臺各種配套及保障措施,。
“兩桶油”稱樂見定價機制改革
“就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來說,,及時調價是一個趨勢,市場化則是一個取向,。目前的機制只是部分市場化,,還不夠透明、不夠市場化,,各方都不太滿意,。公司煉油板塊長期虧損也與此有關,但企業(yè)不能因為虧了就少煉,。在市場機制不到位的情況下,,企業(yè)只能抓內部的能耗水平�,!敝惺瘓F一位高層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他說,目前看來,,政府改革的決心沒有問題,,只是時間問題,這與國內宏觀經(jīng)濟總體形勢相關,,“相信政府會及時作出決定,。”
中石油總裁周吉平則表示,,“我們已經(jīng)有了一套油價調整機制,,并且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需要優(yōu)化的主要是油價的調整頻率和幅度,,這些都在研究和調整,。”
此前,,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發(fā)改委已經(jīng)表示將在適當時候推進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改革,以縮短調價周期,、加快調價頻率,、增加透明度、進一步推動市場化機制的發(fā)展,。
“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與天然氣價格機制改革同等重要,。因為中國仍在城鎮(zhèn)化的進程中,對成品油的需求還處于增長的趨勢,。同時,,中國原油的對外依存度已超過56%,,如果不加以限制,在這個水平上會進一步提高,。因此,,通過價格機制的引導作用來節(jié)約資源、降低能耗,,保持經(jīng)濟平穩(wěn)有序有效發(fā)展,,這非常重要。而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如油價相對平穩(wěn)或下跌期間來推進改革將更適合,,要兼顧各方面、各行各業(yè)的承受能力,�,!笔Y潔敏說。
新成品油定價機制推出正當時
昨天發(fā)改委主任就油價形成機制改革的表態(tài)也引起業(yè)內各方的高度關注,。易貿研究中心石油分析師奚佳蕊昨天告訴本報記者,,取消4%意味著調價將只與周期相關,改革后國內油價與國際的聯(lián)動性肯定加強,,國內將迎來更為頻繁的調價,。
“但只有當國際油價較長時間運行在90美元以下時,才有利于新定價機制的推出,�,!鞭杉讶镎f。
中宇資訊分析師高承莎則表示,,嚴格按照一定周期調整油價,,將消弭過去歷次調價時遲遲無法落實的現(xiàn)象,遏制投機套利操作,。同時,,新政策也將更平衡供需面對市場的影響,既提高了民企在特殊時期的生存能力,,也將改善多年來的煉油虧損問題。
“盡管如此,,改革后隨之而來的挑戰(zhàn)也非常嚴峻,。由于調價周期或被縮短,成品油價短期變化將更靈活,,并更貼近市場,。居于中間環(huán)節(jié)的民營加油站及貿易商在實際操作中將受到限制,盈利空間或遭遇縮水,�,!备叱猩f,。
奚佳蕊也擔心,一旦國際油價今年持續(xù)上漲,,國內頻繁上調油價會引發(fā)更多的社會負面輿論,。而與國際接軌后的國內油價盡管反映了國際情況,卻與國情會有所脫節(jié),,無法反映真實的國內基本面,。
卓創(chuàng)資訊研究人員同樣表示,國內外油價接軌后,,國民享受低油價的時期將一去不復返,,對通脹也帶來考驗。為此,,各種配套機制及保障措施應及時出臺,。
“首先,為避免因價格傳導過快而影響國內基礎用油成本,,需要加快出臺對弱勢群體和受保護行業(yè)的補貼政策,,力求將價格調整對社會可能產生的沖擊降到最低。同時,,應調整稅收,,將消費稅從價內征收改為價外征收并適當減少稅額,避免重復征稅,,并適當減少稅收在油價中的占比,,將油價降至消費者可接受的水平�,!痹撊耸空f,。
此外,他強調要加強原油定價話語權,,為此可加強原油的戰(zhàn)略儲備能力,,并尋求長期替代能源。
“僅僅縮短調價周期,,那么所參照的油品品種及比例是否會產生變化,?調價消息的公布是否仍以發(fā)改委口徑為準?這些仍待進一步觀察,�,!苯疸y島分析師韓景媛則就更多細節(jié)提出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