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張美國夜景的衛(wèi)星照片上,,在美國北達科他州的巴肯和德克薩斯州的鷹灘,可清晰地看到眩目的光亮,。此地遠離城市,,顯然非人類燈光。那是什么,?答案是燃燒的頁巖氣,。這似乎頗像“大蕭條”時的傾倒牛奶事件一樣,油氣巨頭為了節(jié)省貯藏和運輸費用,,寧可將大量的頁巖氣一把火燒掉,。這種浪費,會成為新的“頁巖氣詛咒”嗎,?
美國人將頁巖氣燒掉,,根源就在于頁巖氣太便宜了。這種被國際能源界稱之為“博弈改變者(Game Changer)”的氣體,,極大地改寫了當前世界的能源格局,。按照美國能源情報署預測,,2014年美國石油進口將降至25年來的最低點,,甚至有經濟學家預測,到2020年,,美國油氣產量甚至可能超過沙特居世界第一,。
“飛來橫財”讓美國人欣喜不已,,事實上也讓奧巴馬的“綠色革命”暫時放棄。但中彩票大獎的人更容易破產,,美國在頁巖氣方面的沖動也已出現端倪,。由于頁巖氣的大量開發(fā),管道和大型儲氣罐來不及修建,,而國際天然氣價格的走低,,又使得大量設施建設投入變得不太經濟,在美國不少油氣產區(qū),,將多余的頁巖氣放空燒掉,,成為“最經濟”的做法。
按照《金融時報》的一則報道,,在美國頁巖氣開發(fā)的主要地帶北達科他州,,2012年放空燒掉的多余天然氣量增長了約50%;而在德克薩斯州,,監(jiān)管機構2012年發(fā)放了1963份放空燃燒許可,,數倍于2010年的306份。但顯然,,這種放空燃燒,,帶來的不僅是能源的巨大浪費,同時還加劇了溫室氣體排放,。
這不由不讓人想起“資源詛咒”這個概念——1995年,,美國經濟學家杰弗里·薩利斯和安德魯·沃納對97個發(fā)展中國家的比較調查后發(fā)現,資源出口比例高的國家,,比資源缺乏的國家發(fā)展更為緩慢,。換言之,資源財富并未成為經濟發(fā)展的助力,,反而成為了負擔,。
如果說現在的“頁巖氣詛咒”中的一個詛咒,是指對能源的巨大浪費,;那另一個詛咒,,則是屢見不鮮的“荷蘭病”。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荷蘭,,由于發(fā)現了格羅寧根氣田,,荷蘭天然氣產業(yè)蓬勃發(fā)展,但這種發(fā)展大大打擊了農業(yè)和工業(yè),。在繁榮周期結束后,,荷蘭經濟增長崩潰。“荷蘭病”也表現在多個資源豐富的拉美國家,,成為拉美國家陷入“發(fā)展中陷阱”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國當前對頁巖氣的大量開發(fā),尤其是某些地方頁巖氣已多到不燒掉無以維持收益的狀況,,足可見資本在該領域的密集,。但資本大量進入這一領域,勢必會減少對其他領域的投入,,尤其是影響到可替代能源的開發(fā),。盡管頁巖氣告罄尚需年頭,但當頁巖氣開發(fā)殆盡后,,美國會否面臨類似的“荷蘭病”,?
此外,還不應忽視“頁巖氣詛咒”中的第三個詛咒,,則是作為世界第一大國淡化自身責任的行為,。頁巖氣的繁榮,讓美國“綠色革命”放緩,,讓美國政府對氣候變化問題將更加忽視,。在這個關系人類存亡的關鍵問題上,美國缺乏責任的行為,,結果可能是災難性的,。
索弗里·薩克斯在總結“資源詛咒”時曾指出,“只要明智地利用自然資源,,就能夠為用以啟動持續(xù)增長進程的人力資源,、科技和基礎設施投資打下基礎”。財富如果被無度浪費,,政策如果被勝利沖昏頭腦,,責任如果被短視所替代,災難性的報應遲早會來,。當美國人沉浸在“頁巖氣紅利”的時候,,更應警惕其可能的破壞性沖擊。頁巖氣確實是世界賜予美國和世界的財富,,但利用不當,,則會成為對美國的詛咒,并讓世界受到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