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在日前浙江省政協(xié)十一屆一次會議民建,、工商聯(lián)聯(lián)組討論會上,民營企業(yè)代表集體對銀行抽貸現象進行了抨擊,。
中央要求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擴大對實體經濟信貸支持規(guī)模,,而銀行也紛紛表示,,一定按照中央的要求,做好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服務工作,,提高實體經濟在新增貸款中的比重,。但令人不解的是,為什么出現了銀行不斷抽貸,、不斷給實體企業(yè)施加壓力的情況,?
事實上,從這幾年銀行投放的資金情況看,,更多的資金還是投到了政府融資平臺,、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以及壟斷行業(yè),、壟斷企業(yè),,甚至是產能嚴重過剩行業(yè)的超大企業(yè)。
如果把信貸資金的投放重點,,放到了政府融資平臺,、開發(fā)企業(yè)等,而忽視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無疑是本末倒置,、輕重不分。不僅對經濟社會發(fā)展不利,,對銀行自身也極為不利,。僅溫州一個地區(qū),實體經濟每年就向銀行提供高達200億的利潤,。如果把實體經濟搞死了,,銀行的利潤從哪里來?其他產業(yè)還如何發(fā)展,?
要想改變銀行只會錦上添花,、雪上加霜,而不會雪中送炭的局面,,依靠銀行自覺已經是不可能了,。就算溫州的金融改革能夠取得比較明顯的突破,在整個金融體制沒有大的調整與改革的情況下,,也不可能有明顯的成效,。特別是沒有進行金融改革的地方,仍然會受到銀行這樣和那樣的刁難與折磨,。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特別是擴大直接融資的規(guī)模與數量,讓企業(yè)能夠不再在銀行“一棵樹上吊死”,。
近年來,,在資本市場的完善和建立方面,應該說已經做出了不少嘗試,。如發(fā)行企業(yè)債券,、中期票據、私募等,,相當一部分企業(yè)已經從直接融資市場籌集到了資金,。同時,上市渠道拓寬,,也為企業(yè)直接融資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問題在于,由于這些資本市場剛剛開始,,且受到政府行政手段的強力控制與制約,,其作用從起步階段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與影響。如債券市場,,相當一部分是政府融資平臺發(fā)行的,。也就是說,不僅銀行信貸資金被政府融資平臺等占領了,,債券市場也被政府融資平臺占領了,。去年全國社會融資總量20萬億,真正流到實體經濟的仍然十分有限,。
這樣的局面,,必須改變。如果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立,,仍然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控制在政府融資平臺手中,,那么資本市場的開放與建立,,就失去了意義。發(fā)展實體經濟,,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眼下,IPO近乎于完全停擺了,。從表面看,,是為了緩解市場資金壓力,實質上,,是一種不自信,,特別是面對政府的行政壓力不自信,。因為,在排隊的企業(yè)中,,不乏政府想上市的企業(yè),,如地方銀行。
筆者的觀點是,,IPO不應該繼續(xù)暫停,,而應該放行。但是,,放行的首先應當是實體企業(yè),,而不是銀行等非實體企業(yè)。如果讓更多的實體企業(yè)進入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無疑對緩解當前實體企業(yè)的資金矛盾十分有效,。
有關方面應當加大改革力度,并提高改革效率,,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為實體企業(yè)融資提供強大支撐,為打破銀行壟斷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