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話題總是社會一根敏感神經,。近一段時間,,關于“個稅起征點能否上調至萬元”的討論一直在持續(xù),在個稅起征點每每成為討論中的焦點之時,,有關個稅改革乃至稅制改革的種種話題也會接踵而至。
“萬元個稅起征點”討論引發(fā)
近日,針對個稅起征點提高的討論不斷。根據某網站推出“個稅起征點提至萬元是否可行”的調查,截至26日,,共有5921人次參與,其中,,61.1%的網友表示“支持,,對中低收入者征稅越少越好”。
的確,,個稅起征點的上調帶來的減稅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去年9月,包括上調起征點在內的個稅改革,,讓中國6000萬人告別個稅,,納稅人數減至約2400萬人,如個稅起征點進一步上調至萬元,,繳納個稅的人數也會更明顯減少,。
此外,在支持個稅起征點上調的意見中也同時提出,,目前個稅收入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6%左右,,所以,個稅起征點上調至萬元,,對財政,、稅收收入的影響并不會是全局性的,因此是可行的,。
但是,,一些業(yè)內人士提出了觀點,如果將個稅起征點上調至萬元,,沒有其他配套改革,,收益最大的將是高收入者,而稅收除承擔籌集國家財政收入的職能外,,還有對社會經濟調節(jié)的杠桿職能,,個稅納稅面降低不利于發(fā)揮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jié)作用。
可以看出,,個稅起征點的討論背后折射出的是百姓對減稅實效,、對個稅改革、對稅負公平等的種種期待,,真正完善的稅制,,需要的是真正給予低收入以寬厚的免稅政策,同時通過嚴格的征管手段盯緊高收入者。
個稅改革不應僅僅調整“起征點”
如果單純將個稅起征點上調至萬元會怎樣?中國社科院財貿所研究員張斌算了一筆賬,,目前繳納個稅最高稅率45%的納稅人每月減稅450元,符合最低繳費標準的納稅人則減稅30元,�,?梢姡瑔渭兩险{起征點無法發(fā)揮個稅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作用,。
個稅是整個稅制體系中一個非常復雜的領域,,且聚集了很多的社會關注。正如一些專家所說的,,個稅改革一定是一項綜合的改革,,應該涉及起征點、稅率等多方面,,而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更加科學,、嚴謹、審慎的測算,,多方聽取意見,。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近日也表示,目前,,個稅改革的關鍵不在“起征點”,,也不能光盯著工薪階層的工資收入。未來的目標應當建立健全綜合計征的個稅稅制,,在調節(jié)收入分配上發(fā)揮更大作用,,使稅負更加公平。
綜合計征個稅稅制,,是將納稅人各種收入以年為單位匯總計稅,。通常所說的個稅起征點,實際是個稅中工資,、薪金所得的費用扣除標準,,綜合計征是將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收入、財產性收入等收入綜合確定費用扣除標準,,這無疑更有利于公平稅負,。
國家開發(fā)銀行原副行長劉克崮指出,今后一段時間,,我國個稅改革重點應是完善綜合計征的配套機制,,首先需要建立一個信息共享機制,覆蓋家庭成員組成,、收入情況,、住房情況,涉及公安、社保,、稅務多部門,,這是推進個稅走向綜合計征的基礎。
減輕稅負痛苦要加快構建直接稅體系
個稅,,在一些西方國家歷經百年,,是目前最重要的稅種。以美國為例,,個稅收入占稅收總收入的40%以上,,是聯(lián)邦政府最大收入來源,嚴格說,,美國個稅起征點,,只要有收入者都要報稅,但因有退稅機制,,很多家庭報稅后是不用繳納個稅的,。
為什么這些國家會對個稅情有獨鐘?首先,作為以人為征稅對象的直接稅,,個稅不易進行稅負轉嫁,,可以最直接有效地調節(jié)收入分配�,!皞稅因有收入越高稅負越重的稅率設計,,被稱為經濟的‘自動穩(wěn)定器’,即經濟高漲時,,很多社會成員稅負自動調高,,使經濟降溫;經濟蕭條時,則稅負下降,,使經濟升溫,。”賈康曾撰文指出,。
我國現行稅制中,,以商品和服務為征稅對象的間接稅比重占到70%以上,大量稅收內嵌于商品價格之中,,便于稅負轉嫁,。“這種稅制結構使得愈是低收入者,,其收入中基本消費品支出所占比重越大,,承擔的間接稅稅負越重,稅負痛苦程度越大,,而高收入者則更多地購買發(fā)展資料,、享受資料,稅負痛苦程度要小很多�,!辟Z康還指出,。
提高個稅、房產稅等直接稅在稅收中的比重一直是我國稅制改革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并被寫入“十二五”規(guī)劃,,但因為征管手段等原因至今仍未獲得實質性突破。應該說,,構建直接稅體系是發(fā)展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也更符合現代稅法核心——稅負公平和量能納稅的原則,,必須破除種種障礙,,加快速度推進。
必須看到的是,,一個又一個個稅話題背后是公眾對進一步加快推進稅制改革的期待,。正如一些業(yè)內人士所指出的,當前,,要加快構建起中國的直接稅體系,,推動個稅走向綜合計征,當然,,這都需要在整個稅制環(huán)境中環(huán)環(huán)相扣,、由此及彼的整體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