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產奶粉被質量問題帶入寒冬之際,,部分國內乳企正在想方設法穿著“洋馬甲”取暖,。
在澳大利亞注冊時間比國內晚4年多,雅貝氏乳業(yè)因此而陷入一場“假洋品牌”的質疑漩渦,。昨日(11月7日),,記者就此聯(lián)系雅貝氏(深圳)乳業(yè)有限公司,,該公司回復給本報的郵件里,,并未就上述疑問正面回答,,只表示“雅貝氏品牌在澳大利亞和中國分別都有注冊商標。公司認為做食品的企業(yè),,質量是最為關鍵的”,。
身份遭疑
在中國商標網上,雅貝氏最早注冊登記日期為2001年1月23日,。2009年9月23日之前,,這家公司的企業(yè)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該日之后,,該公司的企業(yè)類型轉變?yōu)椤爸型夂腺Y的有限責任公司”。其原因是,,一家名為“Australia
Vabais Dairy Products Pty
Ltd”的公司,,突然出資400萬元,占到了公司總股份的40%(注:到了2011年7月18日,,這家澳大利亞公司在雅貝氏所持有的股份已減至9.98%),。
而在澳大利亞知識產權局上,可以查出Australia Vabais Dairy Products Pty
Ltd注冊于2005年5月17日,,比雅貝氏國內注冊時間晚了4年3個月零24天,。
在雅貝氏乳業(yè)的官網上,該公司宣稱是“一家來自澳洲,,從事嬰幼兒食品研究,、開發(fā)專營的跨國公司,其擁有的‘雅貝氏’品牌產品來自綠色無污染,、優(yōu)質奶源的故鄉(xiāng)——澳洲”,。
除了上述國內外注冊時間存疑外,雅貝氏乳業(yè)還有一處疑點,,即公司稱“2003年就將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科研成果帶到中國”,。而深圳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的公開資料稱:2008年之前,雅貝氏乳業(yè)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為“乳制品(全脂奶粉)的分裝,、銷售”,,直到2008年8月25日,該公司變更后的經營范圍才加上了“特殊營養(yǎng)食品(嬰幼兒營養(yǎng)米粉,、嬰幼兒配方奶粉,、嬰幼兒葡萄糖)的生產銷售”,。
這意味著,從2003年到2008年的近5年間,,雅貝氏并無在中國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經營資格,,這與其官網說法也有出入。
有消費者稱,,青睞洋品牌多是相信其“質量過關”,。但如果用的中國奶源生產,卻說是“洋品牌”,,感覺受欺騙,。乳業(yè)專家王丁棉對此分析稱,實際上這是一種誤區(qū),,并不一定洋品牌奶粉就是好,,這種心理給一些廠家“假扮洋品牌”留下了空間。
換洋裝成本低
對此,,王丁棉分析稱,,近年來,國產奶粉食品安全問題頻發(fā),,導致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任度逐漸降低,,而紛紛倒戈向“洋品牌”陣營,這導致的一個結果是,,洋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節(jié)節(jié)升高,。
行業(yè)內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在部分一二線城市,,洋品牌奶粉市場占有率已從前幾年的30%,,增長到現(xiàn)在超過55%,一些中高端洋品牌奶粉的市場占有率更是占到了70%以上,。
在這種情況下,,國內不少企業(yè)都通過各種途徑“傍洋品牌”。正規(guī)渠道,,如光明乳業(yè)通過收購新西蘭乳企,,娃哈哈在荷蘭OEM生產奶粉,來為國內市場提供“進口奶粉”,;而有一些企業(yè),,則通過在國外注冊,生產市場都在國內,,來假扮“洋品牌”,,欺騙消費者。
據(jù)悉,,這種“傍洋品牌”的現(xiàn)象,,不僅存在于乳業(yè),,在服裝、家具行業(yè)也有存在,。比如一些號稱是來自意大利的服裝,,僅僅是在意大利注冊,但它的生生產基地以及市場,,都在國內,,專供國內市場,就自稱是意大利品牌,,價格昂貴,,欺騙了不少消費者。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實際上現(xiàn)在注冊一個國外商標并不難,,成本也不高。記者以“想為奶粉注冊一個澳大利亞商標”為由,,聯(lián)系了上海一家海外商標注冊公司,。該公司介紹,只需要交納6300元人民幣的注冊費和315元的查詢費,,就基本上可以在澳大利亞注冊一個商標,。前后所需時間在9~15個月不等,商標有效期為10年,。
當記者詢問“自己的奶粉生產基地和市場都在國內,若澳大利亞商標注冊成功后,,是否就可以稱是澳大利亞品牌”時,,這家公司相關負責人稱:“可以突出自己是澳大利亞的牌子,但產地建議不要偽造,�,!�
對此,靜海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妮表示:“如果注冊商標在國外,,但基地和市場都在國內,,也可以稱作洋品牌。但這一點給廠家夸大宣傳留下了操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