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A股市場無疑是灰色的,股指不斷創(chuàng)出自2009年以來的新低,,甚至于極具象征意義的2000點整數(shù)關口也被擊穿,。
在監(jiān)管部門頻頻罕見地力挺藍籌的背景下,藍籌股的表現(xiàn)卻差強人意,,甚至成為股指持續(xù)下挫的“功臣”,。相反,倒是那些市盈率更高的垃圾股受到投資者的追捧,。原因何在,?
首先,,與市場投機之風盛行有關。由于股市的錯誤定位,,重融資輕回報成為A股的一大“劣根性”,。A股素有“圈錢市”的美名,上市公司在“圈錢”時往往都“獅子大開口”,,而在回報投資者時卻異常吝嗇,。有資料顯示,在A股誕生的前21年,,融資額高達4.3萬億,,但為之作出重大貢獻的廣大投資者獲得的分紅卻僅僅只有0.54萬億。投入與產(chǎn)出的嚴重不對等,,導致投資者只有通過博取差價來獲取收益,。而垃圾股由于價格普遍較低,盤子小,,股價炒起來容易,,相比于需要巨額資金才能撬動的大盤藍籌股,無疑更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其次,,垃圾股的“財富效應”更明顯。10月19日恢復上市的華數(shù)傳媒,,其當天收盤價格是停牌前的11.54倍,,意味著提前潛伏其中的投資者都獲得了巨額暴利。華數(shù)傳媒的前身是*ST嘉瑞,,這是一只典型的垃圾股,,停牌前報收1.25元,因為重組成功,,上市公司一夜之間實現(xiàn)了“烏鴉變鳳凰”,,其股價同樣一飛沖天。而在股指創(chuàng)出6124點歷史高點之后的五年時間里,,表現(xiàn)最牛的個股基本上都是重組成功的垃圾股,,像三安光電、順發(fā)恒業(yè),、國海證券等都是如此,。在證券市場中,有“財富效應”才吸引投資者,,才會有活力,,垃圾股在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其三,,市場浮躁的心態(tài),。賺快錢,、一夜暴富幾乎是絕大多數(shù)投資者的夢想,投資者在買入股票后,,莫不希望個股能天天漲停板,,但實際上這又是不可能的。盡管如此,,市場上像華數(shù)傳媒等不斷上演的財富故事又對投資者產(chǎn)生極強的吸引力,。市場的浮躁心態(tài)還表現(xiàn)在對于傳聞、小道消息的迷戀上,,以及對于個股的追漲殺跌上,。
另外,藍籌股本身不爭氣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A股市場中所謂的藍籌股,,基本上都是各領風騷三兩年。四川長虹當年是何等的風光,,當光環(huán)褪色之后,,曾經(jīng)的藍籌也逃脫不了“被垃圾”的命運。2007年大牛市階段,,中國遠洋表現(xiàn)十分搶眼,,今年中報則顯示,其以巨虧48億元成為不折不扣的“虧損王”,。工行,、中行、建行等都是藍籌吧,?但這些都是擅長巨額“圈錢”的藍籌,。藍籌與垃圾,只不過在一線之間,。而且,,垃圾股變身藍籌股并不多見,而從藍籌股加入垃圾股行列的卻比比皆是,。藍籌股表現(xiàn)不佳,,也導致投資者對其敬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