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不愿成為“雷曼第二”,,但歐債危機對于全球銀行業(yè)的沖擊,已經從此前的潛在風險變成現實的威脅,。 在債務危機的中心地區(qū)——歐洲,,銀行業(yè)受到的沖擊顯然是最為嚴重的,。近期,,至少有兩家主要的歐洲銀行采取了緊急措施應對可能出現的更大危機。
“歐洲大多數銀行已資不抵債”
據當地媒體報道報道,,為了避免接受政府援助,,德國商業(yè)銀行目前正與有關方面進行談判,準備將可疑資產轉移給一家政府所有的“壞賬銀行”,。而法國第三大銀行法國農業(yè)信貸集團也在醞釀關閉部分業(yè)務,,同時計劃提高準備金水平,削減成本,,并減弱對市場借貸的依賴,。 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邁克爾·普拉特本周表示,歐洲大多數銀行其實已經資不抵債,,隨著歐元區(qū)債務危機深化,,2012年的形勢會變得更加糟糕。普拉特是對沖基金B(yǎng)lueCrest資本管理的創(chuàng)始人,,后者管理的資產為300億美元,。普拉特表示,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銀行未來幾個月將發(fā)生儲戶擠兌現象,。 43歲的普拉特坦言:“只要有可能,我就不會保留一丁點跟銀行有關的風險敞口,�,!彼J為,如果跟對沖基金一樣每日按照市價入賬,,歐洲大多數銀行都已經陷入資不抵債的狀態(tài),。 普拉特說,,上周歐盟峰會的結果讓他很失望,,歐盟領導人過于關注削減預算,,而緊縮財政最終會導致歐洲經濟增長放慢,讓債務危機更加惡化,。他認為,,歐洲央行向經濟中注入巨量資金才是危機解決之道,可惜央行沒有這種授權,。 歐洲銀行的可信度,,已經漸漸成為一個全球性話題。美聯儲的數據顯示,,5月份迄今,,包括歐洲銀行在內的外資銀行在美國當地分支機構的存款已經下降20%,至8770億美元,,表明這些銀行的客戶正在把資金轉移到其他地方,。
全球銀行業(yè)危機一觸即發(fā)
而可能令局勢更糟的是,歐債危機可能引發(fā)一場席卷全球的銀行業(yè)危機,。華爾街日報本周撰文指出,,全球銀行業(yè)日益出現不堪歐洲危機重負的跡象。近期歐洲銀行間拆借市場的美元借貸成本已達到兩年多新高,,而部分銀行已出現資金緊張的初期苗頭,。 即便是在9日的歐盟峰會以及五大央行聯手降低融資成本的“重拳”之后,美歐市場的美元融資利率仍居高不下,。倫敦銀行間市場三月期美元借款成本近期穩(wěn)步上升,,各大市場的美元借款成本現在已經達到2009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 隨著業(yè)界對于歐盟峰會的樂觀預期降溫,,歐洲局勢近期再度惡化,。體現在市場指標上,意大利國債收益率再度突破7%的危險水平,,而歐元對美元匯率則首次跌破1.3的心理關口,,創(chuàng)下11個月以來新低。 11月底,,全球多家央行曾聯手采取行動緩解債券市場壓力,,之后銀行的短期融資成本曾有短暫下降。但事實證明,,這樣的利好只是曇花一現,。到了本周,大銀行再次無奈地發(fā)現,,他們無法進入資本市場開展融資,,很多銀行不得不轉而求助于歐洲央行,,近日歐洲央行也已加大了放貸力度。 不僅在歐美,,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繼續(xù)惡化的歐債危機也開始給當地金融機構帶來壓力。在悉尼,,西太平洋銀行本周警告說,,歐債危機將影響澳大利亞銀行業(yè)所獲信貸的價格,甚至還有可能影響到它們能否獲得信貸,。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么澳洲銀行監(jiān)管當局要急忙忙地搞銀行“壓力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