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中國世紀的階梯
西方面臨全面的衰退,。
在世界范圍內獲取經濟資源,是西方國家經濟繁榮的基礎。一旦世界資源不再大規(guī)模流向西方,西方的相對衰落就不可避免,。
從獲取世界資源的角度看,西方發(fā)展的歷史有兩個基本的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殖民地階段,通過殖民政策掠奪資源,。這條道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基本走向終結。第二個階段是“華盛頓共識”階段,。它通過構建國際經濟關系,實現“發(fā)達國家消費,、發(fā)展中國家生產”的經濟模式,使資源同樣大規(guī)模地流向發(fā)達國家。結果,過去幾十年,許多發(fā)展中國家經濟高速增長,而經濟資源卻大規(guī)模流出,。這個模式也走到了盡頭,。
過去幾百年中,建立在別國資源基礎上的繁榮走到了盡頭。西方相對衰退的時代已經來臨,。
以美國為例,美國經濟面臨漫長的結構性危機(我們將在后面詳細討論),。
讓我們以中美兩國2010年的GDP作為基數做一個沙盤推演。
我們?yōu)槊绹鲆粋樂觀的估計:假如美國精英集團不犯錯誤,事事處理得當,美國有可能避免概率不小的流動性陷阱,在未來的10年里,其經濟的真實增長率可能在1.5%~2%之間徘徊(讓我們樂觀一點,以年增長2%來計算),。當然,有些年頭高一點,可能為3.5%,有的年頭低一點,另外一些年頭還可能出現新的危機,。
據《經濟學人》雜志預測,中國的經濟總量將在2019年超過美國。它列出的基本條件是:美國經濟平均每年增長2.5%,年通脹率1.5%;而中國經濟年平均增長率為7.75%,年通脹率為4%,人民幣對美元每年升值3%,。如果這個預測變成現實,中國將在2019年成為新的超級大國,。而美國花旗銀行認為,中國將在2020年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我們認為,只要中國處理好貧富懸殊問題,中國將迎來另外20~30年的高速增長,。中國有可能在2019年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從那以后再經過大約3個五年規(guī)劃的時間,即2034年,中國經濟總量將是美國的兩倍。
中國經濟發(fā)展必須建立在內需和內生發(fā)展的基礎上,。如果中國繼續(xù)出口導向,試問在這個世界上有哪一個市場或市場集合能支撐起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目前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但是美國出口占GDP的份額遠遠低于中國,。如果中國能在2019年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總量將為19萬億美元。如果中國的出口依然相當于GDP的30%~40%,則需要大約5.7萬億~7.6萬億美元的出口市場,。如果中國經濟總量要在2034年達到美國經濟總量的兩倍的話,中國對出口市場的需求將會更加巨大,那將是一個天文數字,。這是在向不可能挑戰(zhàn)。而且,這種戰(zhàn)略帶來的潛在沖突會很大,�,?傊�,中國的世紀不可能建立在出口導向的基礎上,必須建立在自己的市場上,建立在內需、內生發(fā)展的基礎上,。
內需和內生發(fā)展需要解決收入分配不公和貧富懸殊問題,。中國有13億~14億的人口,有廣袤的國土。目前市場容量狹小是由于分配不公。如果中國能有效解決貧富懸殊問題,盡快調整收入不公,然后在這個基礎上讓中下層的消費趕上GDP的增長,那將是何等巨大的市場潛力!有人提倡眼睛向外,。在某種程度上,向外是對的,但是,中國守著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從長遠看,有哪一個市場能夠同我們自己身邊的這個市場相比?千萬不要守著金碗銀碗不要,而去尋找泥飯碗,。
公正是中國世紀的基石。中國需要用公正來打造自己的金碗銀碗,。
只要對內公正,就能復興,。這就是中國面臨的歷史機會,。
有人認為,中國需要向改革要發(fā)展、要增長,。我們認為,中國需要向公平正義要發(fā)展,、要增長。這是現階段中國面臨的歷史性機會和挑戰(zhàn),也是一種更加艱巨廣泛和全面的改革,。
這種增長模式是一種公正的,、人道的、有包容性的增長模式,是一種停止物質財富大量向西方流動的增長模式,。
上面的預測演繹的是一種歷史的可能,。它的背后,是一種復雜的歷史進程,是許多歷史力量交替作用的結果,
是歷史的重新選擇。它表明一種依靠追求不公平來推動經濟的體制和文明由于內在的矛盾開始衰退,而另一種依靠追求某種程度的公平來推動經濟的體制和文明正在興起,。
有位朋友這樣說:經濟危機炸掉了一個舊世界,炸出了一個新世界,。而中國可能就是新世界的太陽。
這就是歷史,。歷史從來就是興衰更替,。
中國只要腳踏實地走好自己的路,眼睛向內,調整經濟不平衡,實現有包容的經濟增長,提振公平正義,擴大內需,對外捍衛(wèi)好自己的國家利益,就可能在不長的時間內超過美國,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文明,一種新的價值體系,一種別樣的現代化道路,為人類提供一種新的選擇。那將是一種傳承了5
000年歷史的文明! 歷史這只手,已經啟動了這個交替的進程,。
世界上許多獨立思考的人都感受到了這只歷史之手,。當然,也有人在這只手面前驚惶。
歷史上多次演繹過晨鐘暮鼓,興衰相替,潮起潮落的故事�,,F在一場偉大歷史變革的序幕又拉開了,。假如,這種歷史交替真的發(fā)生,它會有什么連帶影響?
也許歷史會告訴我們。在羅馬帝國時期,盡管有懷疑主義哲學家在懷疑一切,羅馬帝國的價值卻隨著帝國的崛起而在遼闊的地域里擴張,。橫跨亞非歐三大陸的羅馬帝國曾經是當時“普世價值”的代表,。但是,當歷史的帷幕在羅馬帝國面前落下的時候,同它一同謝幕的,是以羅馬帝國為象征的一切價值符號。新的歷史誕生了新的“普世價值”,。如果歷史僅僅停留在羅馬帝國時期,羅馬帝國所代表的一切不僅將是普世的,而且將是永恒的,。但是,羅馬帝國畢竟倒塌了。在帝國的廢墟里,歷史的荒草不僅掩埋了羅馬帝國本身,還掩埋了羅馬帝國代表的制度和價值,。
我們不是預言家,但是,我們關注大概率事件,。在未來幾十年,只要美國不能成功地從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身上尋求出路,只要中國不犯戰(zhàn)略性錯誤,美國經濟的衰退--至少是相對衰退--概率不小。隨著美國模式一起衰退的,將包括圍繞這個模式而建立的價值體系和道路選擇。
蘇聯解體以后,有人認為歷史終結了,20世紀關于道路的爭論終結了,。然而,2008年的危機終結了關于終結的神話,。發(fā)達國家進入了全面、長期的危機時期,。社會經濟結構的動蕩是不可避免的,。歷史沒有終結,歷史才剛剛開始。
公平是通向中國世紀的階梯,。這大約是歷史發(fā)給中國的一手贏面頗大的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