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做一個高度精煉簡化的中國經濟分析,,最具有先行指標特征的觀察方向無疑是投資,,特別是公共投資。當下中國宏觀政策的核心是財政,,不是貨幣,。貨幣實際是從屬財政的。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講,,中國貨幣創(chuàng)生主體是各類政府經濟活動的擴張,,所以關鍵是財政擴張態(tài)勢是否有所收斂,貨幣和通脹壓力才會實質性減輕,。
關于中國投資先行指標目前呈現(xiàn)出來的幾個證據(jù)如下:
第一,,宏觀決策層態(tài)度上發(fā)生了變化�,!白顕栏竦耐恋毓芾碇贫取�,、“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最嚴格的節(jié)約用地制度”,,胡錦濤總書記最近用三個“最嚴格”強調中國的土地管理制度,。“7·23事件”后,中國高鐵投資規(guī)模開始壓縮,;停止一切主題公園建設,,清理高爾夫球場項目。這些信息表明——中國準備開始接受投資減速,。
第二,,現(xiàn)實的財政狀況可能也會迫使投資減速。今年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金收入大幅下降幾成定局,。由于土地出讓金收入是地方政府城市基建支出的主要資金來源,,可以預期新增的地方政府主導的基建投資大幅放緩或不可避免。
第三,,1—8月累計投資增速雖維持在25%的高位,,但其中中央項目已經錄得-9%的負增長,而地方項目雖然增長28%,,5,、6、7,、8月份單月投資環(huán)比卻較為疲弱,,分別為-1.54%、-1.3%,、1.38%,、1.13%。
第四,,另一個可觀測的指標反映宏調政策調整的指標是貿易順差快速增長(一是進口量減速,,二是進口價格回落。國內投資減速一般都意味著貿易條件改善),,貿易順差從年初負值回升到6,、7月分別為260億美元和278億美元的相對高位。
第五,,房地產8月份35%的投資速度和微觀層面信號呈現(xiàn)背離,。水泥市場在旺銷季節(jié)到來之前出現(xiàn)價格下跌,尤其是8月中旬華東市場的水泥開始降價,。投資可能確定減速了,,企業(yè)預期的信號往往是最靈敏的、最真實的,。
第六,,保障房的高開工率不等同于進度,開工剪彩儀式是很簡單的事,,實際進度才是真的,。目前反饋的信息,政府計劃機制或遠不如市場有效率,。
從以上論據(jù),,我們或可以得出如下結論:投資增速或真的開始下來了,通脹拐點信心是否能增加,?再滯后1-2月,,或許數(shù)據(jù)就更明顯了。
國外市場動蕩,,一則是其自身債務問題,,二則也反映了對于中國數(shù)據(jù)的預期。中國經濟減速了,,“中國因素”逐步褪色,,跨國公司的利潤增長的持續(xù)性預期就沒有了,大宗商品挺在高位的基石也松動了,,反過來也制約了美國量寬的空間,,因為即便有量寬三,對風險資產的刺激功效也會大不如前,。
或許,,過去兩年全球市場格局“美歐股市漲、大宗商品漲,,中國股市萎靡”或被逐步顛覆,,演變?yōu)椤懊罋W股市跌,大宗商品弱,,中國股市開始轉強”,。因為中國投資減速是經濟軟著陸的良性信號。
中國投資減速的宏觀效應包括:若中國投資明確減速趨勢,,全球大宗商品或下跌30%-50%,;信貸資源能更多分配給私人部門,中小企業(yè)融資條件改善,,成本降低,;由于投資被抑制,青壯勞動力緊張能得到舒緩,,工資漲幅能變得平緩下來(劉易斯第一拐點階段的特征,,工資上行更多受到基建和制造業(yè)領先的產業(yè)結構所決定,更似周期性因素,,而不具備長期的可持續(xù)性),;政府財政從擴張轉向中性,財稅改革(減稅)才有空間(增值稅從17%降至13%),。
對于未來政策,,筆者認為,,在擴張型財政逐步淡出的核心前提下,貨幣政策被束縛的手腳可能被放開,,做結構調整的空間被打開,;中央政府推出一攬子綜合性處置地方政府性債務的方案,將商業(yè)銀行從夢魘中解脫出來,;逐步降低存款準備金率,,自然地逐步釋放資金供給和需求;逐步淡出量化緊縮的軌道,,改善私人部門的資金供給,,提高效率增加供給,形成通脹治理的正向經濟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