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lián)儲當地時間22日宣布,將聯(lián)邦基金利率維持在零至0.25%的水平不變,,以刺激美國就業(yè)增加和經濟復蘇,。美聯(lián)儲在會后聲明中還稱,將在今年6月底結束去年推出的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2),,并維持將到期的國債本金進行再投資購買美國國債的政策,。
繼續(xù)將聯(lián)邦基金利率維持在超低水平,,并把到期國債本金再次投入市場,表明美聯(lián)儲仍將刺激經濟的希望寄托于寬松貨幣政策之上,。問題在于,,QE2結束后,這種強行注水的做法,,對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流動性短缺的美國經濟來說,,究竟能起到多大的功效?
回頭看QE2,,美聯(lián)儲的預期目標原本相當明確:通過給金融體系注入天量流動性以壓低美國中長期利率,,提升通脹預期,鼓勵企業(yè)借貸擴大生產,,促進就業(yè)創(chuàng)造和居民消費,,避免美國經濟陷入停滯的境地。但QE2的實際效果卻差強人意——在國外,,美聯(lián)儲被指濫用美元霸權,、肆意印鈔,遭到多方抨擊,,在國內,,美聯(lián)儲也被譴責應對不利,未能肩負起“促就業(yè),、穩(wěn)通脹”兩大使命,。美國失業(yè)率最近重拾升勢,5月份升至9.1%,,而國內物價在能源,、食品的帶動下也逐漸走高,核心消費價格指數5月份上漲0.3%,,為近三年來新高,,顯示出通脹壓力已向非能源和食品等眾多商品價格以及生產環(huán)節(jié)傳導的跡象。在這一背景下,,美國民眾的消費意愿受到抑制,,奧巴馬政府的支持率也降至新低。
最關鍵的問題是,,QE2所釋放的巨大流動性并未被實體經濟吸納,,而是轉到了資本市場興風作浪。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原IMF首席經濟學家邁克爾穆薩稱,,盡管QE2令美國中長期利率下滑,催生了股市上揚并導致美元貶值,,但除資本市場以外,,QE2對美國實體經濟的刺激效果至今不明顯,。
經濟學家指出,鑒于貨幣政策具有“非對稱性”的特點,,即在經濟擴張,、需求膨脹時實施緊縮性貨幣政策效果明顯;但是,,在經濟衰退,、需求不足時,采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效果不明顯,。在QE2推出之際,,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就已經指出,美國當前最嚴重的問題是有效需求不足,,而非貨幣供應量不夠,,用QE2治療美國的經濟頑疾是藥不對癥。
QE2退出后會不會還有QE3或QE4,?美聯(lián)儲的聲明和伯南克當日都沒有提及在近期要推出QE3,。有分析指出,在QE2刺激實體經濟復蘇效果不明顯以及國內外批評聲較多的背景下,,美聯(lián)儲對于是否推出QE3仍處于政策觀望期,。
也有分析認為,美聯(lián)儲宣布將到期的國債本金進行再投資以購買美國國債,,同時維持歷史超低利率不變,。這其實是在用變相的方式實施折中版的QE政策,不妨將其稱為QE2.5,,實質就是美國將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繼續(xù)維持低利率的寬松貨幣政策,,美聯(lián)儲若用其資產負債表下數萬億美元證券投資組合的收益進行再投資,將會繼續(xù)在全球資本市場上創(chuàng)造出龐大的流動性,。《貨幣戰(zhàn)爭》作者宋鴻兵在其微博中指出,,包括美聯(lián)儲所持美國國債,、MBS(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和ABS(資產支持證券)等資產到期的本金和利息,每月大約為350億到450億美元,,“這雖比不上每月上千億美元的QE2,,但規(guī)模也不小”。
值得警惕的是,,金融危機以來的美國貨幣政策路徑表明,,美國貨幣政策的主要關注點是國內目標,對國際溢出效應關注相對較少,;雖然QE2是在今年6月底到期,,但美聯(lián)儲的寬松貨幣政策遠未收官,,美國經濟能否強勁復蘇尚待觀察,但新興市場對于資產價格泡沫風險和債權損失風險卻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