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究換分倉”,,這條基金行業(yè)“定律”不僅適用于行業(yè)或個股研究報告,,如今也適用于基金研究報告。與證券研究報告以其研究質量爭分倉相比,,基金研究的利益鏈條則更為隱蔽,,是通過推動基金銷售來換分倉。
在研究機構與研究對象之間牽扯上利益關系后,,本應獨立的研究就變得不那么獨立了,。
“交易量”換“規(guī)模”
從公開可查的基金研究報告來看,,目前基金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基金投資建議和指導,、基金行業(yè)狀況分析和基金倉位測算報告等。對于保險等機構投資者而言,,上述研究報告中唯一有參考意義的可能只有倉位測算報告,,但對普通的個人投資者,,基金投資建議和指導顯然更為有用,,這就暗藏著基金研究對于券商的“重要之處”,。
“經紀業(yè)務需要基金評價,,對基金銷售幫助很大,�,!鄙钲谀郴鹧芯繂T表示,,這也是各家券商都在積極申請基金評價資格的主要原因,。
北京某券商基金研究總監(jiān)對記者坦言,,他所在的證券公司,基金研究主要服務于經紀業(yè)務,,即基金銷售及客戶服務,。所以基金投資建議類的研究報告,就是提供給券商營業(yè)部,,希望借此能推動基金銷售,,并最終能以此換得基金分倉,。但實際上,這一行為已經違反了相關規(guī)定,。
2007年,,證監(jiān)會曾下發(fā)《關于完善證券投資基金交易席位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規(guī)定基金管理公司不得將席位開設與證券公司的基金銷售掛鉤,,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證券公司承諾基金在席位上的交易量,。
但事實上,基金公司拿交易量換規(guī)模已經成為業(yè)內潛規(guī)則,,比例一般在1:20到1:40之間,,即券商賣出1億元基金,基金公司承諾貢獻20億元到40億元的交易量,。而為了規(guī)避政策,,此類約定都是私下談妥,不會出現在正式協(xié)議中,。上海某基金公司市場銷售人員在被記者問及此事時閃爍其詞,,但默認了以銷售換分倉是業(yè)內普遍的現象。
此外,,部分主要服務基金公司,,針對產品的研究報告,基金公司可能也會直接給報告打分,,然后換取分倉,。
除了經紀業(yè)務,券商的資產管理部門也是基金研究的服務對象,。近幾年來,,券商集合理財發(fā)展勢頭良好,FOF(基金中的基金)也迅速擴軍,。根據Wind統(tǒng)計數據,,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尚在存續(xù)期的FOF已有36只,,總規(guī)模接近235億份,。FOF以基金為主要投資對象,自然離不開自家券商基金研究的支持,。
而對于基金公開數據的研究,,則也會為券商的策略部提供一些思路。
獨立機構難獨立
既然基金公司與證券公司之間有千絲萬縷的利益關系,,基金研究也就很難做到真正的獨立,。一些有“地位”的研究員,甚至直接向基金公司開價賣報告。一篇粗糙的新產品推介報告,,竟可開價到3000至5000元,。
深圳某基金研究員對記者坦言,基金公司經常會主動找研究員,,請他們去公司做調研,,實際上就是讓其出一份利好公司的報告。而對于研究員找上門來的走訪,,基金公司也非常熱情,,甚至會讓投資總監(jiān)親自接見。
該研究員表示,,深圳某小基金公司就曾主動邀其去調研,,在分別約談基金經理、研究員,、總經理等人以后,,他寫出一篇比較中立的報告,但基金公司總經理“非常不高興”,,要求他不能對外發(fā)布該篇報告,。
“我們沒辦法得罪基金公司,因為這會影響到我們的分倉量,。我們領導還讓我向(上述公司)總經理道歉,。”該研究員非常無奈,。
即使是一些所謂的獨立第三方研究機構,,其實也是利字當頭。對于這類研究機構,,由于在市場上也有一定知名度,,為了避免其出具負面報告,基金公司也會與其簽訂服務協(xié)議,,研究機構負責以中立第三方的身份,,出具有利于基金公司的研究報告。尤其是在基金公司發(fā)行新產品或者進行持續(xù)營銷時,,也會選擇讓基金研究機構給予研究支持,。這樣的合作形式在業(yè)內非常普遍,更成為這類研究機構的重要收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