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曝光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存在嚴重污染問題,。8日,哈藥集團發(fā)布公告,,承認媒體報道的有關“三廢”污染屬實,。經(jīng)權威機構檢測,,哈藥總廠隨意排放的污染物嚴重超標。該企業(yè)寧愿一年花5億巨資做廣告卻稱無力治污,,其廣告投入是環(huán)保投入的27倍,。網(wǎng)民們紛紛對此表示憤慨。
口號精彩 道德敗壞
署名“ecvvchendong”的博客文章說,,“無論如何,,污染嚴重且影響周圍居民健康安全的藥廠,都不能像‘毒源’一樣矗立在居民的身邊,。對污染的漠視以及聽之任之,,損害著民眾的切身權益。而藥廠‘品質至上,、追求人類健康’的愿景怎么看都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華聲在線署名“譚浩俊”的文章說,,太多的跡象顯示,,哈藥的“黑色幽默”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孤立的。哈藥一邊“做良心人”,、一邊行昧心事的行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長期的、經(jīng)常的,。
署名“郁崇幽”的博客文章說,,“想想看,一個從各方面污染周圍居民生存環(huán)境的企業(yè),,它們能全心全意追求人類健康嗎,?我們不需要‘保護環(huán)境功在千秋’的宣傳口號,只需要不污染環(huán)境還人民健康,�,!�
署名“比翼鳥”的博客文章說,“邏輯上說,,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作為將‘做良心人,制精品藥’發(fā)展理念喊得地球人都知道的制藥業(yè)巨頭,,作為一家年銷售額上百億的全國醫(yī)藥工業(yè)的‘百強企業(yè)’,,每年多拿出點銀子解決一下自家一畝三分地上的污染問題,就能讓市民滿意,、媒體表揚,、輿論稱贊,對其自身發(fā)展來講,,更是‘善莫大焉’,。”但縱觀其發(fā)展歷程,,哈藥卻是寧信“廣告”,,不信治污“療效”,原因何在,?
企業(yè)逐利 責任缺失
署名“薛漢波”的博客文章說,,哈藥整天在電視里做廣告宣傳其產(chǎn)品,一個號稱為人類健康負責的全國著名制藥企業(yè),,其對環(huán)境的漠視竟然到了如此觸目驚心的程度,,人們在震驚之余,應該做什么樣的反思呢,?哈藥并不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企業(yè),,也不是一個沒有經(jīng)濟實力的企業(yè),但其對環(huán)境治理非常不重視,,有錢做廣告,,難道就沒有錢治理污染嗎,,顯然不是錢的問題,關鍵是責任心缺失,。
“比翼鳥”說,,一個簡單的道理,溫情脈脈的道德邏輯顯然抵不過趨利避害的市場邏輯,,逐利是企業(yè)的本性,,相比較砸進若干銀子卻不顯山不露水的污染治理,動輒帶來百倍千倍利潤的廣告效益,,更為觸手可及,,更讓企業(yè)心動。而更為重要的是,,哈藥并沒有因為喪失“社會”,、“大眾”觀念,且未承擔起必要的治污責任,,而受到政府監(jiān)管部門的警示乃至懲罰,。
為保政績 政府失語
“譚浩俊”的文章說,,“如果說哈藥的污染行為只是偶爾為之,,或剛剛發(fā)生不久,那么,,對政府及其職能部門來說,,還可理解為失察,至多是失職,。但是,,哈藥的污染行為已經(jīng)不是一年兩年了,它一直在當?shù)卣捌渎毮懿块T的眼皮底下發(fā)生和存在著,,既沒有得到糾正和改變,,也沒有得到治理和改進,那這就不是失察或失職,,而是縱容和犯罪了,。”
署名“陳凱華”的博客文章說,,“問題如此顯見,,各方吁請不止,而污染始終存在,,這恐怕不能用‘失察’或是‘盲區(qū)’來解釋了,。一些利稅大戶,仗著對當?shù)亍暙I巨大’,,就利用地方‘不敢得罪’的心態(tài),,不把一些法律法規(guī)放在眼里,。而一些地方,明知企業(yè)有問題,,但為了留住利稅大戶,,面對舉報質疑,或‘睜只眼閉只眼’,,或‘捂蓋子封口子’,。本該發(fā)揮‘貓捉老鼠’作用的環(huán)保部門乃至司法部門,也常常失語,、失職,。”
“ecvvchendong”的博客文章說,,很多時候,,出于地方利益著想,出于GDP主義,,地方政府對造成污染的企業(yè)(特別是地方上的大企業(yè))往往視而不見,,甚至縱容包庇,寧可公利受損,,也不愿私益受傷,。在現(xiàn)行的政績考核制度下,一些地方政府與當?shù)仄髽I(yè)的利益無形地糾纏在一起,,難以分割,。在這種情況下,有法不依自然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