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住建部規(guī)定,,6月9日是各地政府公布保障房建設信息的最后期限。截至6月8日,,僅有天津,、合肥等少數城市有所響應。包括北京,、上海在內的大部分城市仍未公布保障房建設具體信息,。
按照原定計劃,今年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必須在10月底前全部開工,。但最新數據顯示,,保障房整體開工率不到3成,,土地與資金短缺仍為最大障礙。
在空前的保障房建設壓力下,,各地政府陸續(xù)推出商品住宅地塊配建保障房的模式,,期望一舉解決保障房建設中土地、資金雙重短缺的難題,。然而,,普遍的土地流拍和低價成交令土地市場步入低谷,“捆綁”模式遭遇尷尬,。
 |
一邊是民眾翹首企盼的“民生工程”,,一邊是“躊躇不前”的社會資本,社會資金的顧慮在哪里,?社會資金進入保障房建設的瓶頸如何打破,?(資料照片) |
政策 “捆綁”配建成硬性規(guī)定
“十二五”規(guī)劃提出,未來5年中國將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2011全年1000萬套保障房任務業(yè)已下達到各省市,;并明確要求本年度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土地面積為7.74萬公頃,與2010年實際供地3.24萬公頃相比增加了近140%,。
據測算,,1000萬套保障房建設任務所需資金約為1.3萬億元,,中央財政初步安排的資金為1030億,前期追加部分僅為280億,。保障房任務分攤到各省市后,,地方政府只能通過提高土地出讓金的方式獲得資金。
在資金壓力之下,,各地普遍的做法是,,在普通商品住宅地塊出讓中“捆綁”保障房性質地塊。
目前,,在北京,、廣州、杭州,、石家莊,、蘭州等地“捆綁”模式已經陸續(xù)推行。西安,、福州,、邢臺等地則出臺硬性規(guī)定,要求新出讓的“所有商品房地塊”必須配建一定比例保障性住房,。例如,,邢臺市要求“在普通商品房建設項目中配建保障性住房10%以上,并將保障房配建要求作為土地出讓前置條件”。
杭州今年將計劃供應4500畝的經營性用地,,其中10%將作為保障性住房用地,。杭州市國土資源局土地利用處一位官員表示,杭州此后將根據地塊的區(qū)位,、大小,、周邊配套等情況采取集中或分散等多種方式配建或代建保障性住房,。
石家莊于5月集中出讓的這9宗地塊均為住宅或商服住宅用地,,其中6地塊公告中明確須按規(guī)定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
一位業(yè)內人士說,,商品房用地配建保障性住房已經成為各地慣用的做法,,配建的具體比例則由地方政府自行確定。而國內各個城市的標準一般在3%到5%之間,。相當于一個10萬平方米的樓盤中,,最多需要配建5%即5000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
安徽省合肥土地有償使用服務中心副主任宋衛(wèi)東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捆綁的一般步驟是,,由政府完成具體地塊商品房配建保障房詳細規(guī)劃,再由土地有償服務中心完成交易,。
早在今年3月份,,安徽省政府曾下發(fā)一份文件,要求全省新建普通商品住房,、經濟適用住房,、拆遷安置房項目,都要配建10%的保障性住房項目,。
合肥學院房地產研究所所長朱德開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政府已經出臺硬性規(guī)定,開發(fā)商要么接受,,要么選擇別的途徑,。”但是,,究竟哪些地塊適合配建,?怎么配建?這些配建地塊的后期管理又應該怎樣,?合肥還在進一步規(guī)劃中,。
北京陽光100置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范小沖表示,配建“捆綁”模式將成為此后土地出讓趨勢,�,!霸诘胤匠袚芰τ邢藓椭醒雴栘熤贫惹疤嵯�,,商品房與保障房捆綁制度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解決渠道,�,!�
不過,保障房與商品房分處于不同地段是業(yè)內共識,,“捆綁”地塊的位置選擇和具體配建標準目前尚沒有公認的合理模式,。
市場 房地產開發(fā)商反應冷淡
5月份,杭州要求配建10%保障房地塊以及石家莊同等性質“捆綁”地塊先后流拍,。而這并非流拍個案,,大部分“捆綁”性質地塊出讓過程因為應者寥寥而以低價成交,更有城市部分保障性質地塊流拍后降價入市仍然乏人問津,。
繼杭州,、石家莊后,福建首宗保障房“捆綁”商品房用地因無人競標宣布流拍,。據了解,,當地政府已經將保障房建設規(guī)模細分“捆綁”到具體地塊。但是首宗“捆綁”地塊入市即流拍令當地政府始料未及,,不得不重新規(guī)劃保障房建設方式,。
北京東亞新華地產一位內部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目前仍處于政策調控期,,國家的宏觀調控力度和空前的保障房建設規(guī)模令調控效應初步顯現。各地土地溢價率下降,、土地出讓金減少表明開發(fā)商對未來的市場預期并不看好。
而“捆綁”模式地塊流拍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開發(fā)商熱情不高,。保障性質項目回報期長且收益不高,“捆綁”后反而影響商品房的銷售收益,。
南京銀城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總經理傅建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南京市場,,一塊單純進行商品房開發(fā)的住宅地塊地價大概在每畝500萬,,捆綁保障房建設后,地價大概降低到每畝400萬,。
“表面看起來地價降低,但是政府其實并沒有損失,,因為能參與配建保障房的地塊多數位于偏遠地區(qū),�,!备到ㄕJ為,,“相反,,開發(fā)商雖然低價拿地,但是在后期開發(fā)面臨規(guī)劃,、管理等一系列難題,。”
傅建解釋,,保障房與商品房針對不同消費群體,,很難在同一小區(qū)內針對兩大群體提供出統(tǒng)一的物業(yè)管理標準和建設水平�,!吧唐贩績r格相當于保障房的兩倍以上,,同一地塊配建保障房以后,商品房銷售額會直接下降,�,!�
其中,政府在“捆綁”地塊中針對地價的折價部分,,并不能彌補商品房受損部分的利益,。“‘捆綁’地塊總體地價成本雖然減少100萬,,但商品房部分地價并未減少,,而后期銷售收益反而要損失更多�,!备到ㄕf,。
范小沖亦表示,企業(yè)更看重商品住宅地塊開發(fā),。通過綜合評估土地成本,、未來銷售收益和市場預期,開發(fā)商對保障房捆綁地塊缺乏熱情,。況且保障房需要前期墊付大筆資金,,這對企業(yè)資金鏈也是一大考驗。
對策 亟待配套投融資政策
上述東亞新華內部人士說,,希望政府在主導“捆綁”模式時,,能夠同時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比如針對開發(fā)企業(yè)在稅收,、信貸方面予以政策優(yōu)惠,,同時在許可范圍內加快保障房審批驗收環(huán)節(jié),。
除了如何在保障房配建模式中縮短資金回籠周期,,房地產企業(yè)更關心的則是地方政府對投融資政策的推動,。
一位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人士反映,去年的保障房項目貸款一般是維持基準利率,,甚至能享有下浮10%—15%的優(yōu)惠,;今年以來一般是上浮10%—15%,甚至達到30%,。按照這樣的資金成本,,保障房項目建設不但無利可圖,且極有可能虧本,。
該人士認為,,順應保障房和商品房“雙軌制”的政策取向,應將兩類貸款實現分類管理,,并落實中央關于支持保障房建設的金融政策,,確保貸款額度和優(yōu)惠利率;與此同時,,加強監(jiān)管,,防止企業(yè)“套貸”用于商品房開發(fā)。
范小沖表示,,理論上任何一種政策都不能強制推行,,但是開發(fā)商目前面臨的處境是,“要想進入市場,,只能順應趨勢,,接受政府的游戲規(guī)則,分擔保障房建設壓力,�,!�
“政府將保障房建設任務轉移給開發(fā)商后,既沒有讓利,,在相關配套政策上也缺乏誠意,,實際的做法是,一旦拿了配建地塊,,保障房不建,商品房則不予驗收,�,!狈缎_認為,僅僅強制性的“捆綁”配建,,而沒有投融資方面的政策扶植,,很難調動開發(fā)商參建保障房的積極性。
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研究報告稱,,未來市場商品房配建保障房,、“限地價,、競保障房面積”等模式將被廣泛采用。如果地方政府在保障房“捆綁”商品房模式中,,給予企業(yè)更多的稅費優(yōu)惠,,嘗試成立保障房投融資和管理公司,則有利于房企提早打通融資渠道,。
南京市房地產市場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智表示,,政府主導“捆綁”模式,應該針對某些特定地塊,,進行精準規(guī)劃后再具體實施,。如果地方政府在投融資渠道盡快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對各方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