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狀告摩托羅拉一案,,在美國法院頒發(fā)初步禁止令和中國商務部延期審批后,,進入了膠著狀態(tài)。但客觀上說,,華為的勝算基本已定,。 而曾經光環(huán)籠罩的摩托羅拉卻再一次陷入被動,本想通過向諾西拋出橄欖枝,,緩解自己的燃眉之急,,沒曾想此舉使自己陷進了更大的迷局。觀察此案,,摩托羅拉可謂連連失棋,。 去年七月份摩托羅拉起訴華為,稱在過去的10年中,,有超過12名摩托羅拉員工,,向華為泄露了該公司的蜂窩網絡設備機密信息,而訴訟中明確提到的兩名人員,,從摩托羅拉離職已久,。摩托羅拉此舉應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為自己的“意中人”送上一份見面禮,。 然而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此時華為與摩托羅拉的戰(zhàn)略合作自2000年起,已經度過了10個年頭,。在為運營商部署無線網絡系統(tǒng)時,,摩托羅拉通過向華為采購核心網設備,貼上自己的產品標簽進行銷售,,與華為的長期合作讓其獲益頗豐,。 十年聯(lián)手笑傲江湖,一朝卻突然翻臉不認人,,難免有“過河拆橋”之嫌,。 同年7月,諾西宣布將以12億美元現(xiàn)金收購摩托羅拉無線網絡基礎設施部門絕大部分資產,。從戰(zhàn)略角度來講,,該交易將增加摩托羅拉手中的現(xiàn)金量,使其盡快恢復大傷的元氣,,這本無可厚非,。但問題恰恰在于該無線部門的核心價值,是在與華為長期合作中積累起來的,,其中涉及到大量的華為機密專利,,而這是“華為超過10000名工程師開發(fā)的”,。 華為為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和商業(yè)秘密,嘗試與摩托羅拉進行溝通,,但摩托羅拉并未顧及華為的擔憂,,始終未能承諾不向諾基亞西門子透露這些信息。很顯然,,如果華為的商業(yè)專利財產與信息透露給第三方,,華為將遭受不可估量的商業(yè)損失。這種將商業(yè)合作伙伴棄之不顧的“無情”之舉,,也很難讓人相信是那個曾經創(chuàng)造了V6銷售神話的大企業(yè)所為,。 從1988年成立以來,華為以國際化為基本戰(zhàn)略,,一路高歌猛進,,目前已坐上了全球第二大通信廠商的寶座。其中重要的一個支撐點,,就是華為在技術研發(fā)和知識產權保護上的努力,。如果摩托羅拉關注華為對其逐年遞增的專利申請數(shù)量,就應該對華為的反訴有所心理準備,。 但在美國法院于美國時間1月24日頒布臨時限制令,,禁止摩托羅拉將華為的任何機密信息透露給諾西后,摩托羅拉仍遲鈍地未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即可能因為此次訴訟導致自己與諾西的合作
“流產”,,并使自己的信譽和資產嚴重“貶值”,仍然選擇保守和沉默,。而這使摩托羅拉再次喪失了挽回局面的機會,。 華為狀告摩托羅拉,從小處說,,是其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不落他人虎口,,從大處說,則是為“建設穩(wěn)健商業(yè)社會”,,告訴人們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而作為一個百年老店級的企業(yè),摩托羅拉也應該有一個大品牌的擔當,,重新思考如何處理好與自己合作伙伴的關系,,讓那個曾經風靡的“Hello
MOTO”之聲更為清新、真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