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昨天(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國國內生產總值(GDP)1406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創(chuàng)2009年以來的新低,。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為6.2%。
數據一出,,個別悲觀者驚呼,,中國經濟有二次探底風險,有硬著陸之憂,,還有的預測7%不是底部,。筆者認為沒那么悲觀。前期公布的先行經濟數據,,特別是3月份進出口數據有較大幅度滑落,,市場紛紛預測一季度經濟增速會“破7”,而最終維持在7%的水平,,說明一季度經濟走勢并沒有那么糟糕,。此外,一般來說,,一季度經濟指標大約只占全年經濟指標的1/5,。因此,一季度經濟指標對二季度乃至全年經濟走勢的折射力和影響力并不大,,不能就此得出經濟會繼續(xù)走低,、全年經濟可能二次探底的結論。
而且一季度經濟增速中也不乏亮點,,GDP含金量在大大提高,。集中表現為一季度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320萬,失業(yè)率在5.1%左右的低位,。說明經濟增長對就業(yè)的拉動力在提高,。此外,結構調整出現成效,,一季度GDP結構向好,,第三產業(yè)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51.6%,比上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高于第二產業(yè)8.7個百分點,。
一季度經濟增速下滑在預料之中,因為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以后,,增速換擋,、增速回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調結構和轉方式,一季度7%的經濟增速仍保持在今年全年目標值的合理區(qū)間,。當然,,經濟下行壓力的確在持續(xù)加大,,總量矛盾與結構性矛盾匯集,既有需求不足,,也有供給不足,。關鍵在于傳統經濟拉動力均在下降,而新的拉動力孕育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經濟動力換擋期,,穩(wěn)增長需要時日。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后,,會在新動力牽引下很快穩(wěn)定下來。中國經濟無論是投資領域,,還是消費領域,以及出口動力,,潛力都是巨大的,。
本屆政府圍繞著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改革目標,正在大力釋放向市場放權,、推動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改革紅利。同時,,加大減稅降費的大力度讓利措施,,以及附之于必要的貨幣政策工具手段,多策并舉,、綜合施策,,中國經濟應該能夠頂住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