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上周末發(fā)布公告稱,將向不超8500名員工推出員工持股計劃,定向募資不超過60億元,。有評論指,,這意味著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式起步。招商銀行董事長李建紅此前曾公開表示:“盡管招行已經(jīng)是混合所有制商業(yè)銀行,,但它的體制可能還沒有完全符合混合制優(yōu)質(zhì)企業(yè)的結構和體系,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
從最新報告期的股東結構看,私有性質(zhì)的股份制企業(yè)-安邦財險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招行A股流通股占全部流通股13.11%,,僅次于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的15.33%,,晉身第二大股東。
從重點在于增加民營資本股份及員工私有持股計劃的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構成看,,招商銀行已完成了向民營資本開放和吸引民資的第一階段,。這個時候推出員工持股計劃從完善混合所有制層面講是順理成章、順其自然的,。招行模式對所有國有企業(yè)混改都有借鑒意義和示范標桿作用,。對混改最難啃的骨頭——國有金融企業(yè),特別是國有或國有控股銀行具有引領作用,。雖然此前民生銀行已率先推出了員工持股計劃,。但民生銀行是完全民營資本性質(zhì)的,而招行則是國有控股銀行,。這次招行在員工持股計劃上破冰,,不僅是國有銀行混改的示范,特別是員工持股計劃改革的參照,。
看招行員工持股計劃,,擬以不低于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價90%,即每股13.80元的價格非公開發(fā)行不超過43478.2608萬股,。非公開定向增發(fā)后,,員工持股總額占實際流通A股的比例為2.06%,鎖定期為36個月,。價格和鎖定期都很合理,。因此,招行首次員工持股計劃的規(guī)模和步驟是穩(wěn)妥的,,給后續(xù)改革預留了空間,。從不超過8500人的發(fā)行對象包含公司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中層干部,、骨干員工,以及下屬全資子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等看,,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主要是中高層以及子公司的高層為主,。而依據(jù)公告,原則上未來兩年每年推出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分別為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和第三期員工持股計劃,。
招行這次推出員工持股計劃,可謂收獲了一舉多得的效果,。
從國企改革高度看,,給最敏感、最難啃的國有銀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了一條可行的路子,。筆者相信,只要招行這次員工持股計劃能順利推進,,接下來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以及國有控股的股份制銀行都會很快跟上來。
從激發(fā)員工或者中高層管理人員積極性來看,,通過員工持股計劃達到連股連心,,提高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和貼心黏度等的目的。員工由打工者一變而為連股連心的企業(yè)主人,,由為別人打工轉而為自己工作,。這種心理變化,能把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徹底激發(fā)出來。
從招行資本實力看,,本次非公開發(fā)行扣除發(fā)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全部用于補充公司核心一級資本,。這既提高了資本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又開拓了創(chuàng)新的資本金補充渠道,。其實,,只要非公開發(fā)行的股票定價合理,員工持股計劃也是補充核心資本的一條有效途徑,。
在充分肯定招行員工持股計劃的同時,,也不能不看到,幾處“硬傷”也非常顯著,。從宏觀層面的爭議看,,國企是全民的企業(yè),最終股東是全國人民,。國企的全民股東所有性質(zhì)與員工持股以及管理層持股的矛盾,,至今尚未看到有說服力的答案,。以低于市場交易的價格將資本賣給內(nèi)部員工,有內(nèi)部少數(shù)人控制之嫌疑,。如何說服民眾,,還需有更深層次的理論探討。
從國企員工持股政策層面來說,,在財政部關于國有控股金融企業(yè)員工持股管理辦法尚未正式出臺之前,,招行的試水,缺乏政策依據(jù),,沒有任何政策標尺,。從這個角度說,筆者同意招行本次的員工持股計劃是打了個政策擦邊球的觀點,。
再從本次非公開內(nèi)部發(fā)行對象看,,本次的員工持股計劃對象為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等,。員工持股計劃到底應該先從高級管理人員等開始,還是先從一般員工試水,,顯然也有商榷的必要,。名副其實的員工持股計劃,似更應從普通員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