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收費公路專項清理工作領導小組7日宣布,,從8日零時起,鄭州黃河公路大橋終止收取通行費,,回歸公益,。針對有關該橋此前違規(guī)超期收費的質疑,河南省發(fā)改委副主任王紅解釋,,收費是“經過認可的合法行為”,。 大橋收費是否合法,若讓政府方面的人來裁判,,他們自然會自認合法,。如果站在“局外人”立場上,這事很復雜:1986年建成通車,,到1996年收費還貸完成,,收費似乎可以理解。此后收費,,已經國家審計署2008年認定為“違規(guī)收費”,。但河南方面2000年把它轉為“經營性收費公路”,而且“經批準”了,,意味著2000年以來的收費既是“違規(guī)”的,,又是“合法”的。 這種情況很滑稽,,所謂合法性是由政府自我賦予,,而且自我裁判。你說我收費“違規(guī)”嗎,?那咱就埋個表格,,履行一下手續(xù),由有關部門蓋幾個公章,,就“經過認可”了,,行為“合法”了。加上政府又不是一個統(tǒng)一的政府,,而是由許多“有關部門”組成,,結果就是依據(jù)文件甲合法,根據(jù)文件乙又不合法,。因時制宜,,需要它不合法的時候它就是不合法的,,需要它合法的時候它又是合法的,完全滿足當?shù)卣叩撵`活性,、變通性原則要求,。 關鍵的問題是,什么叫“合法”,?政府“依法行政”之“法”的概念,,應指憲法與立法機構通過的法律,它們把政府置于法律框架之下,,其根本目的是約束權力,、保障權利。依法行政,,不能自授合法性,。但現(xiàn)在很多政府官員所謂“合法”,其實是“合規(guī)”,,即符合政府內部某種規(guī)定,,而這種規(guī)定未必符合法律規(guī)定。現(xiàn)在很多收費收稅項目,,都是政府自己授權,。內部開個會,定個調調,,發(fā)一份文件,,就成了行政的
“法源”依據(jù)了。 結果就是“合法性”與“不合法性”同時并存,,不僅老百姓看不懂,,就是政府部門也理不清頭緒,常常無所適從,。乍看起來很荒唐,,但這幾乎成了一種宿命。原因是領導隔三岔五地換,,大家的理念,、出發(fā)點、態(tài)度不同,,正所謂“有治人”而無一定之“治法”,。就是同一位領導施政,也有“世易時移,,變法宜矣”之說,;或者文件發(fā)得多了,自己都記不清了,,以至朝令夕改,。 這樣的合法性,打著“法”的旗號,,將“人治”包裝成“法治”,,實際上是行人治之實。在“法”的旗號下,,違規(guī)收費振振有詞,,老百姓不僅折財,而且還輸理,。但正當你絕望之時,,可能又有人援引某個政策條款,來一番“治理整頓”,,展示某種“法治”色彩,。鄭州黃河公路大橋2000年轉變成經營性收費公路,本來是“合法”了,,但2011年突然冒出一個“五部委”清理收費公路,,它眨眼間又不合法了。權力自授合法性的結果,,就是百姓權利只可僥幸得之,,卻不可能得到恒久保障。 “合法”一詞用得太濫了,,已經失去其代表的權威性與人民認同程度,,我的建議是,可將官員口中所謂合法性分成合法與合規(guī),,符合憲法與法律者始謂之“合法”,,符合政府文件者謂之“合規(guī)”,“合規(guī)”者不可僭用“合法”的名義,。既然有關部門那么在乎自己的合法性,,那么實際上是否合法,不能由政府部門自己說了算,,凡有所懷疑者可以入稟法院,,由司法作出裁決。
|